APP下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传承与发展

2022-12-17潘红玲

科教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体育教师传统

唐 艳,钟 雯,潘红玲

(1.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217;2.长沙理工大学 湖南 长沙 410114)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高等特殊教育学校中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研究人员采用网络问卷(问卷星)的调查方式,调查了全国八所特殊教育高校的575名听障大学生和25名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师,并且还与被调查对象进行访谈来了解一些具体情况。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1.1 听障大学生学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情况

1.1.1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

研究人员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只有约54.61%的听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大概的认知。为了调查听障大学生是否真正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人员将具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精神放在一起让听障大学生进行选择,在回答 “您认为以下哪几项是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范畴” 时,69.04%的听障大学生认为爱国、勇敢是属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范畴,表明一部分听障大学生已经能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联系起来。在关于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否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的问题上,73.74%的听障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数据表明,一是虽然部分听障大学生能较好地把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但是比较多的听障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不高,理解存在局限性,认识还不够深入、不够准确、不够全面。二是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3个运动项目中,选择武术运动的人数最多,说明了武术运动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也体现了武术运动在校园的推广与普及较其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广。

1.1.2 对于学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积极态度

在提及 “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报以何种态度?” 时,有58.78%的听障大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了解听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度,研究人员提出了 “您认为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哪方面的素质?” 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占比超过80%,选择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占比超过70%,选择法律素质占51.83%。为了进一步了解听障大学生对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态度,研究人员提出了 “您认为是否有必要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这一问题,29.74%的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非常有必要。

上述数据表明,大部分听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积极的态度,认为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有必要且有益的,这一点对于未来在听障大学生群体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能起到促进作用。

1.1.3 对学习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动机不强

在问及 “您平时是否会主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时,有55.48%的听障大学生选择了会在平时主动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进一步明确哪些因素会吸引听障大学生参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互动时,选择为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占75.3%,为了增加实践学分的占70.09%,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占64.52%,为了获得奖品的占53.04%,47.48%是为了结交朋友,42.09%是学院强制要求参与。

结合上述调研结果不难发现,虽然听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积极态度,认为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益于自身的发展,但是主动学习的人却不多。并且听障大学生参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也并非完全自愿,其中也有一部分外在因素,比如为了加学分,为了获得奖品,又或者是学院强制要求他们参与。体现了听障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动机不够,故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要增强听障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1.2 体育教师对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情况

1.2.1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较高

为了了解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师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研究人员提出了 “您认为教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提高听障大学生哪方面的素质?” 88%的体育老师选择的是思想素质;84%的体育老师选择的是道德素质;84%的体育老师选择的是心理素质;80%的体育老师选择的是政治素质;68%的体育老师选择的是法律素质;72%的体育老师还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听障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听障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全面发展。

1.2.2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积极态度

当研究人员提出了 “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以何种态度?” 有60%的体育教师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4%的认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需要进行转换;当研究人员问及 “您认为对听障大学生有没有必要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 时,56%的体育老师认为非常有必要;32%的认为有必要。

通过调查以及访谈,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积极态度,认为在听障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必要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知识,且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助于提升听障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对听障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积极作用。但是在推动这项工作时,遇到的困难是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且缺乏相关激励机制。

1.3 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情况

1.3.1 活动开展较少且形式单一

研究人员问及 “您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活动?” 结果发现有22.96%的听障大学生反映学校每年定期开展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活动,19.13%的听障大学生反映经常开展相关的活动。相同的问题,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师的调查结果是,认为学校经常开展活动的占24%,偶尔开展活动的占56%。

1.3.2 主阵地作用发挥不明显

学校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听障大学生表示主要是通过社团活动(68%)、竞赛活动(60.07%)、文艺汇演(49.39%)、讲座(45.39%)、课堂教学(22.26%)。相同的问题,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师的调查结果是,社团活动占76%,竞赛活动和文艺汇演占60%,讲座占44%,其他活动占24%。

1.3.3 组织机构不健全

当研究人员问及 “您所在学校是否有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学生组织?您是否参加过?” 时,61.22%的听障大学生表示学校有设立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学生组织,其中26.09%表示自己曾参与该组织开展的活动。

1.3.4 宣传推广力度不大

为了掌握听障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途径,研究人员提出 “您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何种途径?” 这一问题,排名第一的是校园活动,占69.04%,其次是体育竞赛活动,占67.83%,然后是课堂教学,占51.13%,通过网络媒体了解的有37.91%。

当问到 “学校官方微信、官网、抖音等网络平台是否向您推送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内容?” 时,大部分听障大学生表示不太清楚(42.43%),32.52%的听障大学生表示曾经推送过相关内容。

上述数据表明,一是体育课堂是听障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阵地,很显然主阵地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不容乐观,很少开展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活动,且活动类型比较单一;三是高等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组织机构不健全,较少建立与之相关的学生组织;四是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听障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途径相对较少,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主要来自校园内的学习和各类学生实践活动,缺乏从其他渠道接触了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机会,导致比较多的听障大学生对于学校活动的开展情况、学生组织、相关知识都不清楚。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2.1 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的听障大学生体育课程体系,要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教学大纲,进教材,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纳入学校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中,在课堂上除了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还应以理论课的形式传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建立相应的体育课程考核指标,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培养作为考核的重点。加强听障大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建立多种类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类社团,不仅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2.2 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育教师是听障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执行者,因此,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上要积极发挥体育教师主导作用,提高体育教师的意识,要让体育教师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听障大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引入、改造、开发适合听障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外要提高体育教师的能力,通过培训班、学术交流、研讨会等多种渠道的培训活动,提升听障大学生体育教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技能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素养。

2.3 建立健全支持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宗教、节庆集体活动中的自我传播为主,曾强、刘旭东等人研究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困境与突破对策,认为应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采用多元化传承方式与争取多元主体扶持。因此国家层面不仅要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而且要在各地方体育院校开设各具地方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并且举办各级各类高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颁布竞赛规则,设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等级标准。各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则要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工作经费、科研项目等方面,加大听障大学生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力度;从年度考核、选拔培训、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方面加大激励措施。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体育教师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