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 “互联网+农业” 教学改革探索

2022-12-17韩群鑫孙昀皓陈青春李春梅

科教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农业课程

刘 凯,韩群鑫,孙昀皓,陈青春,李春梅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 广东 广州 510225)

1 课程简介及其特色

“互联网+农业” 是指将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提高农业智能化程度、优化资源配置、消除信息不对称、创新商业模式,从而加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步伐[1]。 “互联网+农业” 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以下简称 “我校” )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针对已有植物保护专业基础知识的大三学生开展的课程。

近年来,国家全力推进信息化和现代智慧农业建设,农林院校必须能够把握时代脉博,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力度,使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反映时代主题和最新知识创新成果, “互联网+农业” 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开设的新课程[1]。该课程以传统农业生产管理和当代农业生产发展需求这一矛盾为出发点,运用农业基本知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当代互联网最新科技手段,讲授当今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型互联网加农业模式,使学生掌握基于 “互联网+” 的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农业装备技术、农村信息服务、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基本知识[2],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当今前沿科技与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在具备农业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利用创新思维驱动的学习现代农业知识,提高学生解决传统农业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农业的自信感与使命感,为以后投身于实际生产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新农科背景下,植物保护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走向多元化。 “互联网+农业” 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植物保护专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教师、学生一同寻找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辩证地对待考试成绩与学习能力的关系,不能仅仅以课本上的知识点为教学目的,而要不断拓宽视野,紧握当今前沿科技信息,让学生不断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能利用创新思维逐步分析、解决该问题,而不能仅停留在解决问题能力上。因此,拓宽学生的信息科技视野、寻求新型教育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授课老师在教学改革中的首要任务。

2 “互联网+农业” 教学改革建议

2.1 拓宽科技视野,掌握科技信息新动态

“互联网+农业” 是一门具有很强时效性的课程,科技不断进步,授课老师首先需要掌握最新的科技动态。在 “互联网+” 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授课老师必须不断在互联网上涉猎最新信息,实时更新课程内容,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呈现给学生。如今的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农业加上科技的翅膀,已不仅仅局限在例如环境条件智能检测、有害生物预警等传统方面,互联网+已在直播带货助农、食品安全溯源、互联网共享菜园(果园)等方面大展身手;其次,要积极与社会交流学习,参与实际农业生产,发掘 “互联网+农业” 的实际应用。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去,多参与培训与学习。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和科技优势,实时参观广州、深圳地区的 “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园” “智慧农业云平台” “现代智能温室” 等实体应用;最后,应及时与学生交流,带领学生参加 “互联网+农业” 科技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知识及时地转化为新的科技生产力。

我国当前培养的植物保护人才主要服务于基层农业生产当中,其中多数缺乏农业与信息技术、农业与科技结合的能力,而信息学科人才对农业知识层面也没有过多的涉及,目前正缺乏 “互联网+农业” 的融合型人才[3-4]。因此,我校应该发挥高校优势,组建学院间的 “交互培养” ,该课程的授课可由植物保护专业的老师为主讲师,同时聘请信息技术专业、管理学专业老师为辅讲师,展开 “互联网+农业” 的深入讨论,同时思考 “互联网+农业” 未来的发展方向,助推科技兴农,助力培养新型人才。

2.2 改变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寻求新型教育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需要重新定位师生的角色。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准确地讲,是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能力素质培养、知识和技能建构为中心。这必然引起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5]。由于 “互联网+农业” 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实践性,所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在课堂和实践中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具体来说,老师可以由传统的 “老师讲,学生学” 转变为 “学生学,老师评” 的新型教育模式。基于该课程没有具体的学科基础知识,因此上课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老师自由掌握。例如在课程初期,老师可以先讲解当今 “互联网+农业” 的由来和概况,阐述原始农业、固定农业、近代农业的发展,肯定 “互联网+农业”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举出例子,课余时间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 “互联网+农业” 的事例,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随后,全班划分为两到三人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收集,围绕收集到的材料相互讨论,并形成最终的课堂汇报。老师对每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打分。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汇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且对自己收集的事例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同时,其他同学对 “互联网+农业” 有了更广范围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进一步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知道自己对哪个方面的知识感兴趣,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2.3 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构建交互关系

“互联网+农业” 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其作用是在深化农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以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为手段,来应对传统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新农科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各个学科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孤立看待。用联系的观点勘察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各类学科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统筹规划,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 “土壤肥料学” 的同时,可以一同学习与该课程有关的 “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 “一体化智慧灌溉” ;学生在学习 “昆虫预测预报” 的同时也可以一同引出 “农作物病虫害实时预警系统” ;学习 “农药剂型与加工配制” 的同时可以学习 “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互联网+农业创新营销模式” 等,交互学科的引入能够更大范围地扩展学生思维。学生在学习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引发其对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思考,更深入地理解 “互联网+” 思维具体如何运用到农业实际生产当中,使学生在各个学科中均能发现联系,构建植物保护大知识的脉络。

由于该课程的开展对象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该类学生对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等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因此授课老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互联网+” 思维,必要时引进互联网相关学科的助教,详细地介绍现代农业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分析该种联系的逻辑,引导学生分析现代农业发展已具备的关键技术和模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地寻找互联网与农业的可联系之处,有助于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4 重视学科与实际应用的关系

植物保护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实践应在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比重。学生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的能力[6]。在 “互联网+农业” 的教授过程中,老师更要注重该课程与实际的联系。 “互联网+” 的理念不能脱离实际成为空谈,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口号,而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生产问题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解决或优化该问题。老师应该多带学生走出校园,寻找身边的 “互联网+农业” 案例,例如 “病虫害监测系统” “互联网+温室大棚” “物联网智慧鱼塘” 等应用比较成熟的实例,这些实地考察更生动地体现课堂上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知识层面的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实际民生问题,例如可以抛出 “如何让农民接受和学习使用新型农业科技” “如何让农民成为科技应用的内行” 等类似问题,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与农民交流,拟定解决方案,让学生体验实际情况下所面临的困难,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触类旁通,践行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

2.5 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学习考核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传统的课程考核体系采用 “期末考试为主、平时作业为辅” 的形式,缺乏对学习过程中的素质和能力的评价[7]。学生通常在学期将要结束时进行集中复习,对知识的掌握短暂而肤浅。考核的目的不是单纯地查看分数,更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低进行分类,而是为了不断改善现有教育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 “互联网+” 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不能以传统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转变考核方式。例如在课程后期,授课老师可以模拟举办一场 “互联网+农业” 科技创新项目比赛,以解决目前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主题,以最新农业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收集资料、分析案例、拟订方案,最终进行方案汇报。老师可以根据小组任务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问题解答和学习指导,由传统的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 转变为 “学生找出问题请教老师”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老师以最终汇报的内容进行打分,根据学生汇报时的表述能力、学生选题的新颖性以及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实施性进行不同比重的评分,从而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将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小组向校级等推优、鼓励其参加比赛,既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让学生享受知识专化为成果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增强了科学技术意识,激发了科技兴农的思想,开阔了视野,最终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

3 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形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确立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8]。 “互联网+农业” 作为一门新兴的农业课程,授课老师应当着重关注如何将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容贯通,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9]。在课上与课下,授课老师需以身作则,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并确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农业及智慧农业领域的发展大势,培养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建立远大抱负并脚踏实地的信念,做到明确 “四个正确认识” 、增强 “四个意识” 、树立 “四个自信” 。我国想要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农业强国,就必须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 “互联网+农业” 思维,深化高新科技与现代农业生产的融合,急需培养一批拥有深厚农业知识底蕴、与前沿科学接轨、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型融合型农科人才。

在新农科背景下,应该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课堂,并不断延续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运行 “课前—课中—课后、线上线下” 思政教学反馈机制[10]。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和学生分享与该节课内容紧密相关的时政要闻,或播放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记录片、最新科研成果等视频片段,勾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让学生了解最新农业新形式与国家新政策。课中,教师的部分授课内容应与课前分享内容紧密联系,形成教学闭环,给学生展现新事物的现象后逐步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本质。课后,老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等途径分享思政内容,提出思政问题,引导学生寻找思政素材,展开学术讨论。

例如在学习智慧农业时,授课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物联网、智能大棚、农业无人机等科普视频(如央视记录片《智慧农业新科技》),让学生对智慧农业最新科技分支有大致的了解,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老师通过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土壤墒情检监测系统、大田环境监测系统等智慧农业的产物逐步引出智慧农业的本质概念,随后回归课前分享内容进行逐一分析讲解。课后,老师抛出 “传统农业如何转变为智慧农业?” “如何让我国农民接受智慧农业?” “我国‘三农问题’能否与智慧农业产生联系?” 等问题,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 “三农问题” ,并试着讨论和分析我国现代农业生产遇到的瓶颈,培养学生关注国家时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结语

随着 “互联网+” 热潮逐步深化演进,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传统农业与现代化智慧农业的衔接中,出现了 “互联网+农业” 这一门极具特色的交叉式学科。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授课老师应掌握农业科技最新资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还需要寻求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成绩考核方案,结合思政内容,形成教与学的循环。教师应注重学科间的联系,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层面,积极学习党的指导思想,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我国农业专业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农业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