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分析

2022-12-14李彩霞黄晓玲张慧

人人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胸腔镜外科个性化

李彩霞 黄晓玲 张慧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协和中心(全科医学科) 广东广州 510080]

在临床中,肺癌属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非小细胞肺癌是由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引发的恶性肿瘤疾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予以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效果[1]。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通过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包含了循证医学证据的多种围手术期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干预阻断或减轻手术创伤及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2]。本研究选取我科接收的非小细胞肺癌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观察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价值。研究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取我科2019 年1 月~2021 年8 月收治的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78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观察组,各39 例。

对照组女性19 例,男性20 例;年龄36 岁~75岁,均龄(62.5±1.22)岁。

观察组女性23 例,男性16 例;年龄23 岁~81岁,均龄(51.08±1.12)岁。

两组基础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者;(2)无其他脏器疾病者。

排除标准:(1)存在沟通障碍者;(2)存在癫痫疾病者等。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根据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相关标准展开常规护理。具体为:

(1)术前宣教。为患者讲述快速康复护理知识,术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让患者配合手术各项操作,告知康复各个阶段目标及时间,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

(2)采取合理体位。指导患者平卧位,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适当将床头抬高,一般情况下控制在15°~30°。

(3)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实施心电监护方法,对各项体征进行观察,比如血压、呼吸等。

(4)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引流管实际情况,将其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根据患者病情康复情况调整体位,方便患者引流。与此同时,对水柱波动情况进行观察,注意引流管情况,对堵塞现象进行预防。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将引流液情况详细记录,包括引流量、颜色及性质。

(5)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和输液量,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6)合理饮食。手术结束6 小时后可喝少许清水,手术结束1 天后指导其饮食,从半流质食物向普食过渡,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7)尽早下床。手术结束6 小时后,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尽早下床或坐立在床边。

(8)疼痛护理:护理人员采用广东省人民医院疼痛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必要时采用止痛措施[2]。

(9)手术结束24 小时后实施床边胸部X 线检查,肺复张欠佳使用负压吸引;胸管无漏气患者符合标准可将患者胸腔引流管拔除。

(10)静脉血栓的预防。在手术结束后,评估患者VTE 风险,使用弹力袜,实施加压泵气压治疗,在床上开展踝泵运动,即指导患者缓慢、用力、尽量最大角度足背伸,到最大角度维持5 秒;脚尖缓缓下压,到最大角度后维持5 秒(让脚尖向下),然后放松5秒,对于高危患者再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

(11)心理护理。实施音乐疗法、深呼吸等方式,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

观察组在施行常规护理之上外加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体为:

(1)术前及术后进行肺康复呼吸锻炼。①腹式呼吸。在手术开展前,指导其腹式呼吸锻炼,选择坐位、卧位或立位姿势,放松肌肉经鼻深吸气,然后屏气2秒~5 秒,适当延长至8 秒~10 秒,缓慢呼气,腹内收缩,训练时间控制在20 分钟[3]。②缩唇呼吸。待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鼓励患者进行缩唇呼吸[4],即患者用鼻缓慢吸气。然后以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呼气时间比为1∶3,每日2 次~4 次,每次10 分钟~15分钟。鼓励患者咳嗽排痰,取坐位或半卧位,空掌叩击患者的胸背部,然后护理人员使用双手将患者的胸壁按住,深吸气后排出痰液,预防肺部感染。③咳嗽、咳痰锻炼。调整呼吸方式,开展腹式呼吸,双手交叉抱胸后呼气,反复训练,护理人员在必要的时候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按压,并叩击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咳痰。④呼吸操的锻炼。护士请康复科会诊后,每日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放松身心后直立,双脚间距和患者双肩保持同宽,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然后平静呼吸,吸气,前倾呼气,上举上臂后吸气,将双手放下,呼出气体,双手抱头并吸气[5]。

(2)护理人员仔细查阅相关手术资料,在手术开展前制定肺部3D 可视化系统分析方案。护理人员使用动画视频的方式开展关于复杂知识的宣教工作,然后在3D 打印模型的辅助下讲述肺部结构,提高认知水平,从而提高宣教效果[6]。

1.3 观察指标

分析各项围手术期指标(置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测评值。

1.4 统计学方法

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所有数据利用SPSS16.0 软件进行检验,各项围手术期指标以()表述并实施独立样本t 检验。两组数据作正态分布和方差分析,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P<0.05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各项围手术期指标

观察组围手术期指标更接近正常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详见下表。

分析两组各项指标()

分析两组各项指标()

组别 置管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40) 3.56±0.36 16.59±0.49 5.79±0.33观察组(n=40) 1.23±0.09 11.38±0.21 2.97±0.11 z-6.11 -7.08 -7.07 P<0.001 <0.001 <0.001

3 讨论

肺癌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人类机体健康产生较大威胁,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应激激素以及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对机体产生相应影响,若刺激产生时间较长会对机体产生程度不同的损伤,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减轻应激反应对机体产生的危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威胁[7]。常规护理开展虽有一定效果,但护理内容缺乏全面性及综合性,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求。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作为现阶段新型的护理方式,是依据循证医学作为证据,来将护理、医疗、麻醉等围术期相关治疗措施进行综合优化,尽可能降低手术操作对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促进机体尽早恢复健康,有效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出现[8]。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其核心内容是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因素,缓解机体组织的代谢及分解,以此来促进术后机体的恢复,减轻存在的炎症反应,缓解机体全身状况,从而实现快速康复的最终目的。

在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中使用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通过观察组置管时间(1.23±0.09)天、下床活动时间(11.38±0.21)小时、住院时间(2.97±0.11)天较对照组短,P<0.001,可以发现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方法,锻炼患者的呼吸功能,改良健康宣教的方法,可增强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信心,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评估患者心理情绪,予以针对性心理鼓励和安抚,解决心理问题,有助于减少其焦虑抑郁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机体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起到了缩短康复时间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开展个性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腔镜外科个性化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