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时候正视精神健康问题了

2022-12-14陈一竹

人人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柳叶刀污名精神障碍

■陈一竹

主编信箱:rrj k365@126.com倾听您的声音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约10 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困扰,每40 秒就有一人因自杀而失去生命,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7%。另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 万,每年大约有28 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新冠疫情的暴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球精神障碍疾病负担,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病例分别增加了28%和26%,抑郁症患者激增5300 万,增幅高达27.6%。

2021 年发表于《柳叶刀》上的研究提到,新冠大流行使得公共卫生安全因素变得突出,但其他和不平等相关的复杂社会因素并未消失,此前已有研究显示,疫情给妇女和年轻人带来的影响最严重。

与此同时,大众对于抑郁症还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很多抑郁症患者依然面临着病耻感强、疾病教育缺失、就医困难等问题。

一篇来自《柳叶刀》的“结束精神健康问题污名化和歧视重大报告”指出,污名化可能比疾病本身更可怕。该研究由全球50 余名专家合作完成,包括来自北京、广州、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应机构的学者,他们系统性地回顾与分析了污名化带来的影响,以及能有效减少污名化的干预措施。

报告指出,污名化会导致精神健康问题的亲历者(下称PWLE)遭受社会排斥,从而造成歧视与个人权利的丧失,包括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就业权利以及长期的健康状况。 在工作环境中,污名化也导致就业机会和收入相应减少。许多患者不敢公开自己的健康状况,因为不少公司认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不稳定,无法正常工作。这意味着他们往往得不到公平的工作或晋升机会,也更容易遭受职场欺凌。

羞耻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WLE 寻求医疗帮助的积极性。即便就医后,来自医护人员的偏见也可能导致误诊——将躯体症状解释为“不过是精神/心理有问题”。同时,与大多数躯体疾病不同,精神健康问题也被大部分健康保险计划排除在外。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在工作和生活中采取行动,以改善我们自己、亲人、朋友和同事的精神健康。结束精神健康相关问题的污名化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1991 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的活动报告,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 月10 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发育障碍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今年是第31 个“世界精神卫生日”,给予精神卫生问题优先关注是本年度的主题。本期头条,邀请各位读者深入了解有关精神健康的相关内容。是时候对精神健康问题予以关注了,本刊也在此呼吁结束对精神健康问题一切形式的污名化与歧视。

猜你喜欢

柳叶刀污名精神障碍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乳癌手术后病床口占
污名的道德解析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