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肾功能中的应用

2022-12-14王艳杨蓉通讯作者

人人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营养状况尿毒症肾功能

王艳 杨蓉通讯作者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200)

尿毒症指的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导致肾脏功能呈进行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肾功能完全丧失引发临床症状以及代谢紊乱所组成的综合征,即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换言之,尿毒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至晚期的临床综合征。该病可引发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表现,能够波及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血液系统、骨骼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等多个系统,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可危及性命[1]。尿毒症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只有通过血液透析疗法来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但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周期长,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严重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临床建议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本文提出个性化饮食护理,该护理模式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实施针对性饮食营养护理,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0 年12 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8 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均等分组,设置组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 例患者。

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5 例;年龄34 岁~76岁,均值(52.31±2.48)岁。

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7 例;年龄32 岁~78岁,均值(56.37±2.83)岁。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常规基础护理。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入院以后主动与其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提高患者血液透析配合度。同时加强病房巡视,控制温度与湿度,保持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此外,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向其说明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方法、重要性以及易出现的并发症,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个性化饮食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个性化饮食护理小组。选取一名专业营养师、一名科室医生与若干名护理人员组成专业的饮食护理小组,由科室医生组织组员参与系统培训,学习个性化饮食护理知识,在培训结束后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即可上岗。针对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营养方案,并对患者实施为期6 个月的个性化饮食护理。

(2)评估营养状态。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前,护理人员应调查并记录患者基本情况,制作个人档案,准确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饮食习惯、身高、体质量、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于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检测营养指标。同时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检测水电解质、肾功能,了解患者3 天24 小时饮食情况,综合以上指标后系统性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并以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日常饮食喜好,以此为依据制定方案。

(3)饮食健康宣教。结合患者文化水平、理解能力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个性化饮食护理知识宣教,采用视频、动画、图片、一对一口头宣教等多种方式进行讲解,提高患者正确认知,促使其认识到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物质、保持膳食营养平衡以及营养状况与预后之间的利弊关系,充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掌握简单的计算方法,主动配合护理人员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

(4)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方案。为每一位患者制作一份营养表单,以便患者随时查阅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保证饮食规范性,在此基础上叮嘱患者严格按照饮食方案进食,以免影响机体健康。督促患者合理控制每日必需的3 种营养物质,在保证低蛋白质的标准下适当补充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减少体内氮质代谢物的堆积,保护残余肾单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控制在1.0 克/千克~1.2 克/千克,60%为优质蛋白质,且要以优质动物蛋白质为主,比如鸡肉、鱼肉、牛肉等。且要保证每日40 克左右豆制品的摄入,同时控制脂肪摄入量,控制在每日总能量的20%~30%,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导致脂肪代谢紊乱,避食含有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还应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得超过3 克,以免加重肾损害。除此之外,护理人员应叮嘱家属采用正确的食物烹饪方法,比如少油、少盐等,尽量少用植物油和现成的酱料。

1.3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护理前后营养指标、肾功能指标和生存质量评分,营养指标包括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肾功能指标包括24 小时尿蛋白、尿素氮和血肌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检验方式为t,计数资料检验方式为χ2,结果表示形式分别为均数±标准差和百分比,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护理前后营养指标

护理前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护理前后营养指标(,n=34,g/L)

表1 对比护理前后营养指标(,n=34,g/L)

白蛋白 血红蛋白 前白蛋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3.26±4.49 45.69±4.32 95.43±20.41 110.84±13.69 270.69±14.72 290.35±15.47对照组 33.41±3.97 40.31±5.18 95.37±18.35 102.41±15.04 270.51±14.63 275.74±15.31 t 0.146 4.651 0.013 2.417 0.051 3.914 P 0.884 0.000 0.990 0.018 0.960 0.000组别

2.2 对比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

护理前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n=34)

表2 对比护理前后肾功能指标(,n=34)

尿素氮(mmol/dL) 血肌酐(mmol/dL) 血钾(mmol/L) 血磷(mmol/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14.39±82.46 128.45±46.53 475.73±24.42 276.53±17.42 4.89±0.64 4.12±0.36 2.43±0.35 2.02±0.07对照组 213.46±81.73 156.49±31.72 475.51±23.94 365.43±17.59 4.87±0.52 4.57±0.13 2.51±0.42 2.33±0.19 t 0.047 2.903 0.038 20.939 0.141 6.855 0.853 8.927 P 0.963 0.005 0.970 0.000 0.888 0.000 0.397 0.000组别

2.3 对比护理前后生存质量评分

护理前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82.53±10.37)分高于对照组(69.35±1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有助于挽救患者生命,延长存活时间。但研究发现,随着血液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部分患者会出现机体营养状况不佳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进而增强抵抗力,改善透析效果,促使患者尽快恢复社会活动[3]。

本文为此提出个性化饮食护理,并与常规基础护理进行对比。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机体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肾功能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个性化饮食护理在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究其原因,临床能够通过组建个性化饮食护理小组的方式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丰富知识,为患者提供规范性护理服务,并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饮食喜好等情况,全方位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以保证饮食方案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饮食方案的作用、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争取获得患者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充分提高饮食干预积极性[4]。另外,护理人员能够通过交流的方式了解患者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社会地位等,采取相应的语言形式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程度,并全面制定饮食方案。在此基础上实施饮食方案,帮助患者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结合患者身体状况计算每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能量的摄入量,并叮嘱患者改变烹饪方式,日常饮食以少油、少盐为主,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进而改善机体营养状况[5]。

血液透析属于肾脏替代疗法,其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是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而生存质量又与营养状况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见,个性化饮食护理能够通过合理摄入各种营养物质的方式改善患者精力与体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自主规范生活行为[6]。另外,通过个性化饮食护理可以增强患者免疫力,均衡营养,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护残余肾功能。

综上所述,在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用个性化饮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肾功能,同时可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营养状况尿毒症肾功能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人物
2015-2016年北京市门头沟区在校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营养状况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急诊输尿管镜解除梗阻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心电图分析
357例恶性肿瘤患儿营养状况调查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