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诊断效果

2022-12-14张健

人人健康 2022年21期
关键词:供血椎动脉内径

张健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附属均安医院 功能检查科 广东顺德 528329)

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在任何年龄段人群中发生,以颈背部疼痛、僵硬、上肢放射性疼痛等为典型症状表现,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均造成严重影响[1]。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形成对椎动脉的直接压迫,或者因为血管痉挛,可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影响脑干、小脑等大脑部位的血流畅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四肢麻木等相关症状。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及时诊断、规范治疗对于症状减轻、改善预后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需要对疾病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准确诊断,确诊后结合实际病情、临床治疗资源等,为患者制定合理、科学的对症治疗方案,以期获得理想的疗效[2]。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需结合查体、影像学检查结果,对颈椎病类型进行确定,并评估椎动脉供血不足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应用,可以对椎动脉颅内血流情况进行探查,诊断效果好[3]。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为了提高检查准确率、诊断效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以及同期健康者各100 例进行对比研究,探究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00 例,以及同期健康者100例,分别纳入试验组与对照组。

试验组男性50 例,女性50 例;年龄28 岁~59岁,平均(40.24±2.05)岁;体重指数20 千克/平方米~25 千克/平方米,平均(23.05±0.24)千克/平方米。

对照组男性48 例,女性52 例;年龄29 岁~60岁,平均(40.31±2.06)岁;体重指数20 千克/平方米~25 千克/平方米,平均(23.06±0.25)千克/平方米。

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全部内容知情,自愿参加。

纳入标准:(1)精神状况良好者;(2)临床资料完整者;(3)依从性高,对检查积极配合者。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心、肝、肾存在严重功能障碍者;(4)语言或听力障碍者。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检查宣教,告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意义、具体方法、费用、注意事项等。对患者及家属做检查前心理疏导,给予言语鼓励,介绍以往案例,增加信心,提高检查依从性。选择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配套高频线阵探头L14-5,频率5MHz~14MHz。指导患者取舒服半卧位,头向前稍微倾斜,向一侧偏,充分暴露颈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上均匀涂抹耦合剂,对受检者颈部进行全面扫描,从颈部中间正后方开始,逐渐向外缓慢移动,彻底扫描。扫描过程中对受检者颈椎深处椎动脉进行仔细观察,需要清晰可见。对受检者颈部椎动脉进行纵向切面扫描,获得清晰图像.

检查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操作,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相同,检查方法、流程均相同,排除人为操作、仪器设备造成的误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由两名高年资医生同时阅片,认真观察超声图像结果,分别给出各自的诊断意见。对于出现不同诊断结论的病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需进行讨论与分析,得出一致意见。如果意见一直无法统一,需邀请第三名医生加入,采取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确定最终诊断结论。部分病例图像清晰度低,无法清晰辨认,需交由上级医生阅片,给出明确诊断。

1.3 观察指标

比较椎动脉左侧内径、椎动脉右侧内径、椎动脉阻力、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试验组椎动脉左侧内径、椎动脉右侧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均更小。试验组椎动脉阻力明显大于对照组。试验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组别 椎动脉左侧内径(mm) 椎动脉右侧内径(mm) 椎动脉阻力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cm/s) 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cm/s)试验组(n=100) 2.34±0.45 2.51±0.51 1.28±0.35 19.24±3.24 9.12±2.01对照组(n=100) 3.72±0.51 3.42±0.56 0.58±0.21 40.24±4.24 17.52±2.67 t 20.290 12.014 17.150 39.354 25.13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颈椎病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与平时不良姿势有关,导致颈椎侧弯,在失代偿以后,会发生头晕、头痛等症状表现,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4]。有研究指出[5],随着颈椎病病情发展,对椎动脉可形成直接压迫,或者存在椎管狭窄等情况,会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使得脑供血不足,容易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诱发弥散性病变,损伤大脑。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与骨质退行性变有一定关系,患者颈椎肥大增生,骨赘突出,压迫椎动脉,造成管腔弯曲狭窄[6]。同时,骨刺的存在刺激人体交感神经,引发椎动脉痉挛,管腔变小、变窄,对椎动脉血液流通形成阻力,引发供血不足。特别是患者在转动头部时,颈椎动脉在牵拉力作用下,导致椎动脉一侧的血流量显著减少,供血不足现象加重。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需要以颈椎病病变位置、供血不足严重程度等为依据,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与实施,需要准确的诊断,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较为常用,效果好。X 线、CT、磁共振成像、超声等在颈椎病诊断中均有应用,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X 线可以对颈椎病患者有无骨破坏、颈椎畸形等进行明确,同时可以将骨刺、椎间隙狭窄等表现进行清晰显示。CT 可以对病变节段椎体前后缘处有无骨质增生、钙化等情况进行显示。磁共振可以将椎管受压部位、脊髓受压部位的形态改变进行清晰显示,对于脊髓损伤、肿瘤及炎症的鉴别诊断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但是,上述检查均无法将患者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显示出来,对于判断椎动脉供血不足方面存在不足。

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多普勒效应显示出颈椎病患者椎动脉的血流状态,以此可以判断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存在异常,在判断椎动脉供血不足方面有很好效果。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存在异常改变,相比于健康者而言,患者椎动脉由于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存在局部刺激,造成管腔狭窄,血液阻力加大。另外,颈椎病椎动脉狭窄患者的内径变小,血液流速变慢,均与健康者存在显著差异,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参考。同时,通过分析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可以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评估,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是,超声检查结果准确性与医生的经验、操作技术等有很大关系,需要由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进行操作,以此保证检查有效性,提高诊断准确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中应用,具有诸多优势,主要包括操作简单、无创、费用低、无电离辐射、可重复进行等。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舒适度高,容易被患者接受,检查依从性高。在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根本原理是利用检查设备发射声波,通过超声在人体介质中前进时产生的效应进行显像,获得动态、实时的内部组织器官声像图。在椎动脉狭窄程度判断、血流速度测量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检查时可直接观察患者内部组织形态、病变位置等,方便医生作出正确判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时,虽然优势大,结果准确,但是依然存在漏诊概率。可能原因是:部分颈椎病患者病情较轻,椎基底动脉解剖变异性较大,或者位置比较深的情况下,管腔发生狭窄的程度小,椎动脉剩余可流通的管腔依然较大,血流动力学指标可能无明显变化,对医生对疾病的判断和病情评估均会造成直接干扰。另外,患者存在盗血或者代偿问题时,会造成血流速度发生改变,从而对诊断结果造成影响,容易出现漏诊。

综上所述,对颈椎病椎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价值高,可以清晰显示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医生鉴别诊断疾病、评估病情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供血椎动脉内径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及高敏C反应蛋白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