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定点旋转法联合骨盆复位调整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22-12-09刘达星刘其昌高典明陈蕴熙黄文立杨青宇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骨盆手法脊柱

刘达星,刘其昌,高典明,陈蕴熙,黄文立,杨青宇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浮市中医院) 针推科,广东 云浮 52730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kherniation,LDH)为临床常见病,主要为日常生活中腰椎旋转、负重、受寒所致的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引发本病[1]。既往临床多认为LDH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忽略了骨盆在LDH过程中的病因及在治疗中的作用。随着美式整脊理论引入,国内有学者逐渐关注骨盆与LDH的关系,发现LDH可并发腰骶关节错位等,大部分LDH患者采用常规腰椎手法复位效果不理想,且容易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慢性腰痛,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腰椎定点旋转法联合骨盆复位调整法能够调节骨盆、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从而有效弥补常规腰椎手法复位的不足[2~3]。故本研究将腰椎定点旋转法联合骨盆复位调整法治疗40例LDH,并与40例LDH行腰椎定点旋转法作为对照,旨在评价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LDH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岁~58岁,平均(40.12±3.29)岁;病程6个~13个月,平均(9.03±1.63)个月。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5岁~59岁,平均(40.25±3.38)岁;病程7个~14个月,平均(9.06±1.7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做对比研究。

1.2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指南》[4]中LDH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病变部位于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④经X线检查显示两侧髂嵴左右不等,髋骨左右不等宽,CT可见骶髂关节不对称;⑤均签订知情同意书;⑥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肾、心等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结核、类风湿等脊柱病变者;③骨折及后纵韧带钙化或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者;④既往有心脏手术史者;⑥精神疾病者;⑦妊娠期、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行腰椎定点旋转法治疗。取侧卧位,屈髋、下肢保持自然伸直,医师面对患者站立,一手置于肩前,另一手屈肘置于臀髂部,两手以反方向转动腰部,当腰椎转至最大位且病变节段位于扳动支点时,做突发有控制的扳动,以闻及“喀”复位弹响声表示复位成功。1次/d,每3 d间歇1 d,治疗2周。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骨盆复位调整法治疗。对髂骨向后下移者,取侧卧位,医师一手按住肩膀前推,另一手按于髂后上棘后板,双手扭转脊柱至弹性限制位,稳住患者躯干不动,另一手做突发扳动,朝患肢股骨纵轴用力。对髂骨内外旋转错位者,取仰卧位,医师立于患肢侧,一手按于膝部,另一手将小腿下端托住,顺、逆时针环向摇动,顺、逆时针分别为内摇、外摇,内旋用内摇,外旋用外摇。1次/d,每3 d间歇1 d,治疗2周。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于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应用视觉模拟法(VAS)对两组测评,总分10分,0分表示无痛,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重。②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应用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估量表(JOA)对两组评价,包括主观症状(9分)、体征(6分)、日常活动(14分)、膀胱功能(-6分)四个方面,分数越低表明障碍越重。

3.2 疗效标准[5]

显效:腰腿痛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彻底消失,直腿抬高>85°,经骨盆X线检查显示两侧髂嵴左右对等,髋骨左右等宽,CT可见骶髂关节对称,工作及生活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直腿抬高在70°~85°,经骨盆X线检查显示两侧髂嵴左右对等,髋骨左右等宽,CT可见骶髂关节对称,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标准。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 d、1周、2周各时段,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3.4.3 两组JO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JOA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该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JOA评分比较分)

4 讨 论

LDH为临床常见病,好发于20岁~50岁患者,是腰椎间盘的髓核、纤维环或软骨板发生退行性改变,外力作用下,椎间盘纤维环被破坏,导致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对相邻脊神经根形成压迫与刺激,从而产生疼痛或下肢麻木等症状,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需及时治疗。目前临床对本病多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通过降低椎间盘内压、增加外压解除对神经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粘连,对受损组织进行修复,达到治疗目的。

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为目前治疗LDH应用最多的一种手法,主要通过长杠杆力学作用使退变的椎体结构产生移位,在旋转的同时椎体可发生屈伸及侧弯运动,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但临床实践发现,约1/3的LDH患者伴骶髂关节错位,该类型患者存在骨盆生物力学失衡,可导致脊柱朝一侧倾斜,从而增加侧间盘纤维张力,若不及时干预可导致椎间盘破裂,进一步加重病情[6]。故对该合并症者若仍使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不及时调整骨盆平衡,可一定程度影响治疗效果。

通过调节骶髂关节部位,可对整个骨盆空间结构产生良性影响,利于使关节组织应力重新分布,从而恢复脊柱力学平衡,通过调整骶髂关节可维持骨盆平衡,缓解间盘纤维张力[7]。骨盆复位调整法根据骶髂关节错位情况给予对应手法,对旋转错位者应用关节错位反方向旋扳手法复位,对前错位者应用屈膝屈髋按压加逆时针旋转,后错位应用顺时针旋转,通过对腰-盆-髋复合体进行调节,可有效恢复脊柱整体生物力学平衡,改善腰-盆骨运动节律,缓解局部肌肉群紧张状态,利于调节运动协调性,纠正盆骨结构,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最终改善脊柱病变[8]。骨盆复位调整法联合腰椎定点旋转复位法用于LDH治疗中可发挥协同作用,减轻对神经根压迫,还可恢复脊柱整体生物力学平衡,弥补单一腰椎手法复位治疗的局限性,获取更好治疗效果。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骨骼,是身体的支柱,有负重、减震、保护和运动等功能,附着在脊柱的肌肉、韧带及骨盆平衡对脊柱维持良性的生理状态起着重要作用。邹会宁[9]等研究中显示:腰椎及骨盆手法复位治疗LDH的总有效率为95.31 %,明显高于传统治疗加手法复位的76.5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与上述研究结果无明显差异。同时,观察组VAS评分、JOA评分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上述手法联合治疗LDH不仅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

综上所述,腰椎定点旋转法联合骨盆复位调整法治疗LDH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骨盆手法脊柱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层递手法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一例犬骨盆骨骨折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