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润肺清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2-12-09付喜顺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金汤润肺血气

付喜顺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 102400)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患者气管、支气管壁及周围组织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导致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发病于老年人群[1]。临床上常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并伴有咳喘等症状。本病具有病理进展缓慢、病程长以及常急性发作等特点,若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有甚者会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目前,西药单纯的对症治疗和抗感染存在着诸多的局限和不足,致使效果不理想。润肺清金汤是一种中药配方,所含沙参、麦冬等中草药具有养阴润肺、清热化痰之功效,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2]。另外,中药穴位贴敷是通过将具有温肺化痰、活血行气功效的中草药制成贴剂敷在相应穴位上,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病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本文为了深入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润肺清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5月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41例和联合组4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55岁~73岁,平均(61.42±2.18)岁;病程3 a~11 a,平均(7.51±0.84)a;急性发作病程1 d~3 d。联合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53岁~75岁,平均(62.04±2.24)岁;病程 2 a~12 a,平均(7.63±0.92)a;急性发作病程1 d~3 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用药治疗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 纳入标准

①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诊断学》[4]中肺病辨证为燥邪伤肺,符合以下特征者:干咳无痰或少痰、痰中带血丝、胸痛、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象滑或滑数或细数等;②西医诊断根据《内科学》[5]中对慢性支气管炎症状描述,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并伴有喘息、哮鸣声,经胸部X线检测,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的患者;③急性发作病程在3 d以内的患者;④知晓本次治疗过程且配合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①其他因素如结核、真菌、过敏等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心肺功能障碍者;④对本次治疗用药过敏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润肺清金汤治疗。药物组成:桃仁12 g,苍术15 g,麦冬15 g,沙参18 g,鱼腥草20 g。将上述药物水煎至200 mL,每日1剂,每天早晚温服。

2.2 联合组

在服用润肺清金汤的同时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药物组成:甘遂20 g,延胡索10 g,细辛5 g,白芥子5 g,肉桂2 g,吴茱萸2 g,丁香1 g。将上述药物磨成粉末状,用姜汁调配制成乳膏状,将其均匀涂抹于天突、大椎、定喘(双)、肺俞(双)四大主穴位以及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涌泉、丰隆、肾俞配穴,配穴选取视患者具体症状而定;每个穴位涂抹面积约1 cm2,涂抹药物约1 g,并使用自黏性纱布固定,4 h~6 h/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在贴敷过程中若出现皮肤发痒、起泡过敏者,应立即取下,停止使用;且在治疗期间需嘱患者忌辛辣、海鲜及油腻食物等,不宜剧烈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中医症状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中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描述,评估中医症状积分。对患者咳嗽、咳痰、喘息、哮鸣及咽干口燥等症状进行评估,按无、轻、中、重分别给予0、1、2和3分,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②血气指标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采取局部麻醉,然后对患者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最强部位穿刺、取血。采血结束10 min后,使用美国Nava Biomedical公司制造的stat profile CCX血气仪对血液的血气指标(PaO2和PaCO2)进行分析。③肺功能指标:使用上海伊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AS-507肺功能检测仪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第1秒呼气容积(FEV 1)、1秒钟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 %)、用力肺活量(FVC)以及最大呼气流量(PEF)。

3.2 疗效标准[6]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显效: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声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恢复到急性发作前的状态;有效:咳嗽、咳痰、喘息、肺部哮鸣声等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血常规指标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能得到改善或恶化,血常规指标未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3.3 统计学方法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 %和73.1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咳嗽、咳痰、喘息、哮鸣及咽干口燥)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4.3 两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均降低(P<0.05),但联合组血气指标水平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气指标PaO2、PaCO2水平比较

3.4.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经治疗,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 1、FEV 1 %、FVC和PEF均得到较大提高,但联合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状况更为优异(P<0.05)。见表4。

表4 肺功能指标比较

4 讨 论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是由于患者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而导致气道炎症细胞浸润,黏液腺分泌黏液增多,痰液量多而稠且不易咳出,堵塞呼吸道,加剧患者咳嗽、喘息等症状。中医学将慢性支气管炎归为“咳嗽”“喘证”“痰饮”等范畴。本病主要由六邪外侵而正气不足,导致肺阴津受损、燥热内盛、肺失濡养,迁延不愈、发作反复致使津聚成痰、痰凝淤阻、肺气不得宣降,气逆则表为咳嗽、喘息、咳痰之症状,迁延日久则发为肺肾气虚、肺脾气虚。另《景岳全书》中指出,咳嗽的发生主要是由外感伤肺和内伤损脏造成:“外感之咳,其来在肺”“内伤之咳,先因伤脏”。因此治疗此类症状应多以养阴润肺、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止咳平喘为主[8]。

润肺清金汤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原则为“甘寒润肺”,其以桃仁、麦冬、苍术、沙参和鱼腥草为主要配方。方剂中沙参、麦冬性甘寒,具有滋养肺阴、清除燥热之功效;鱼腥草、桃仁具有清肺泻毒、活血通络的作用;苍术则具有健脾化顽痰的效果。诸药合用,共奏化痰清热、清肺养阴、活血通络之功效[9]。本研究中,对照组在中医症状积分、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润肺清金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这与张支全等人[10]的临床研究相一致。

穴位敷贴是一种使用特定药物刺激相应穴位的治疗方法,通过药物持续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起到疏通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穴位敷贴的方剂组成为甘遂、延胡、细辛、白芥子、肉桂、吴茱萸、丁香等中药。其中甘遂泻下逐饮、祛除痰涎以通肺气;延胡索活血行气;细辛温肺化饮;白芥子温化寒痰;肉桂、吴茱萸、丁香等具有祛痰镇咳、温经通脉、活血行气的功效[11]。另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原则,将上述药物调制后贴敷于具有宽胸理气功效的天突穴、升阳提气的大椎穴、补肺阳气的肺俞穴以及止咳平喘的定喘穴等主要大穴上,外加贴敷在补元气、肾气、脾气的辅助穴位上。如此通过中药及穴位的共同作用,可起到疏通经脉、调畅气机、振奋诸阳的功效,从而达到解痉平喘、活血化瘀、行气散结的效果[12]。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在中医症状积分、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穴位贴敷联合润肺清金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提升血气指标水平,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金汤润肺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寒露保暖润肺脾 补冬不如补霜降
润肺、通二便的紫菀
咳嗽可以用吃梨润肺解决?
范扬作品
鸭绿江公园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初秋润肺正当时
两种不同方式供氧对新入高原某部官兵血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