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贴敷联合手法按摩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2022-12-09权小燕

中医外治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髋部手法穴位

权小燕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31500)

髋部骨折是外科常见的骨折类型,当前临床通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效果[1~2]。但人体髋部解剖结构复杂,生理力学较为特殊,术后恢复期长,长时间活动受限,深静脉血栓(DVT)发生风险较高。如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术后DVT发生风险,对提升骨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DVT属于中医学“脉痹”范畴,主要由静脉血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故临床干预应以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为主。穴位贴敷、手法按摩均是中医常见的护理技术,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主要通过穴位刺激,激发人体经络之气,以调整人体机能[3~4]。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手法按摩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DVT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于我院行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6岁~72岁,平均(48.26±2.1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 h~4 d,平均(2.22±0.42)d。对照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25岁~72岁,平均(48.30±2.20)岁;受伤至手术时间5 h~4 d,平均(2.25±0.44)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符合髋部骨折手术指征;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悉同意;精神状态良好。

1.3 排除标准

合并传染性疾病者;术前已经存在静脉血栓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旋转活动,20次~30次/min,3次/d;术后持续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协助患者选取舒适体位,协助、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踝关节活动,活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手法按摩进行干预。①穴位贴敷:选用我院自制化瘀通脉膏进行穴位贴敷,药物组成包括三七粉、血竭粉、制乳没各100 g,大黄炭、黄柏、车前子、苍术各50 g,丁香、肉桂、冰片各10 g。将化瘀通脉膏置于穴贴上,厚约0.2 cm~0.3 cm,对准双侧太冲、足三里、血海及箕门穴进行穴位贴敷,2 h~4 h/次,2次/d,持续贴敷10 d。②手法按摩:选取患者髀关、伏兔、足三里、三阴交、委中、承山穴,由医师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标记,随后按照经络方向,采取纵推按手法,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逆向按摩,按摩过程中应保证用力均匀、手法柔缓手法及力度合理,患者感受局部酸胀麻感受后,维持 30 min,再点按5 s~10 s,1 min/穴,依照手法步骤,反复按摩,维持15 min~20 min,持续按摩10 d。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DVT:对比两组DVT发生率。②凝血指标:对比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干预10d)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水平。③护理满意度: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评价,共19个条目,采用1级~5级评分法,满分95分。非常满意:≥77分;满意:57分~76分;不满意:≤56分。

3.2 统计学方法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DVT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88 %(2/34),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4.71 %(5/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7,P=0.231)。

3.3.2 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PT、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3.3.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4 讨 论

手术是治疗髋部骨折的重要方式,但手术会造成局部血管损伤,术中长时间体位固定、麻药等易造成静脉血流滞缓,加之骨折术后长时间活动限制,进一步加重血流淤滞风险,易诱发DVT,严重影响术后行动、生活等。DVT对患者关节功能康复影响较大,如未能得到及时干预,血栓脱落还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临床应针对髋部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5~6]。

常规护理中护理人员多遵从医嘱为患者提供基础性的护理服务,缺乏针对性,在降低术后DVT发生风险方面效果不甚理想[7~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DVT发生率相近,但观察组DVT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后PT、APT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穴位贴敷联合手法按摩在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发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从中医角度而言,骨科术后DVT属于“股肿”范畴,其病机在于气虚血瘀、血脉痹阻,故临床干预应以活血化瘀、行气通脉为主[9~10]。本研究针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穴位贴敷及手法按摩进行干预,以通过穴位刺激、药力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等功效。穴位贴敷将我院自制化瘀通脉膏贴敷于患者相应穴位,方中三七、血竭有散瘀之效;乳香、没药调气活血;大黄炭凉血化瘀。诸药配伍,共奏逐瘀通络、行气活血之功。穴位贴敷时将中药膏持续敷于太冲、足三里、血海和箕门穴位,可通过经脉传导,发挥药物、腧穴和经络联通作用,有效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预防DVT的发生。手法按摩通过对人体穴位进行按摩,产生穴位刺激,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本研究对患者髀关、伏兔、足三里等足阳明胃经穴位进行手法按摩刺激,具有补血生血、疏经通络之效。手法按摩还可促使微静脉与毛细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液流动速度,减少下肢DVT的发生。穴位贴敷与手法按摩联合应用于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能够起到协同作用,加快气血运行,避免血流瘀滞,获得较为理想的DVT预防效果,故患者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穴位贴敷联合手法按摩在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术后DVT发生风险,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髋部手法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层递手法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