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邯郸市文化消费现状及消费趋势研究

2022-12-09李少虹

北方经贸 2022年11期
关键词:邯郸市邯郸居民

李少虹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一、引言

文化消费主要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费精神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服务的行为。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积蓄的增多,消费意识的提升,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将迅速进入“扩张时代”。作为一个传统的资源型工业型城市,近几年来,邯郸市文化消费支出占比并没有随着生产总值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文化消费氛围薄弱,居民文化消费意愿不强,在文化消费方面表现得比较谨慎。从全国范围内看,我国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也在持续下降,由2015年的4.8%下滑至2019年的3.9%,距发达国家文化消费通常占到居民整体消费的30%相差较大。这说明我们的文化消费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三产业的发展反映出文化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反映出文化消费的水平。从下表可以看出,邯郸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6年到2020年逐年增加,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加,尤其2017年到2018年增长明显,文化产业呈上升势头,但2019年和2010年增长不太明显。

表1 邯郸市历年(2016-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三产比重

从国家到省到市,各级政府都在强调文化消费的重要性,纷纷出台文件,这些文件和政策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拉动文化消费增长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

这些政策和文件分别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需求、消费能力释放、消费网络、消费环境等多方面给予了指导,对文化消费起到了引领作用。

表2 国家、河北省、邯郸市关于文化消费的部分政策文件(2016-2021年)

二、当前邯郸文化消费现状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数据,从消费水平、消费类型、消费结构、消费环境和城乡消费差距等几个方面了解当前邯郸文化的消费现状。

(一)消费水平不高;文化消费以传统消费为主,但正逐渐向网络等新型消费过渡

调查显示,在各项文化活动消费支出中,电影和纸媒消费支出最高,支出最少的是文艺演出。

消费类型上,调查显示居民消费最常见的是看电影和网络文化消费,其次是纸媒消费。网络文化消费正在突起,说明消费活动正在从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过渡。

(二)文化消费结构单一,文化消费尚处于较低层次,文化消费环境有待加强

调查发现,有33%的居民从来没有看过文化展演,有31%的居民一年看一次展演,28%的人从来没去过博物馆,而46%的人一年只去一次博物馆。

居民对精神性文化产品或高端消费如文化演出、艺术展览、艺术品收藏等投入和关注较少,消费积极性不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本地文化产品数量少质量低。消费场所单一,无法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居民对本市的文化消费环境有56%的人基本满意,有23%的人不太满意,有9%的人不满意,有64的人认为邯郸的文化消费环境有待改进,说明文化消费环境有待优化。

图1 邯郸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占比统计

图2 邯郸居民主要文化消费项目

图3 邯郸市文化消费存在问题统计

(三)文化消费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

对比邯郸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以及邯郸市和河北省历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百分比,可以看出:

第一,邯郸市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均为连年增长,且收入增长速度是连年上升(除去2020年疫情影响造成收入增长速度下降)。

第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要略高于城镇居民。由此可见,农村居民蕴含着潜在的文化消费潜力,未来文化消费的一大趋势是推进农村市场文化消费,促进城乡文化共享,积极引导农民走进影院、书店、剧院等消费场所,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

越来越多的农民渴望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切实了解农民需求,以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为导向,提供给广大农民能看得懂消费得起的文化产品,推行文化消费奖励机制,开展消费惠民活动。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的潜在文化消费意识,由被动消费到主动消费。提高广大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层次,形成消费文化氛围。

表3 邯郸市历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百分比之对比(2016-2020)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历史原因及其他因素,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消费之间仍存在明显落差,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高于城市,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务工和进城务工还是主要收入来源。加之农村的保障机制仍然不健全,文化基础设施不足,文化消费意识更不具备,还停留在低水平初级文化消费期。乡村文化建设依然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广大农村,文化消费依然是所有消费中排在最后的。

图4 邯郸市城乡居民收入对比

数据来源:邯郸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文化消费主体多元,但消费主力正发生变化

本市居民消费主体涵盖50后到00后各个阶层,但消费主力正在转移,90后和00后消费人群和消费潜力正在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

随着10后、20后成长起来,国家三胎政策的放开,这批新人将会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将明显区别于之前。而作为10后、20后父母的80后、90后,他们在教育和文化上的消费观念既不同于之前的60后、70后,这部分群体将会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和上一代消费观念不同的是,他们表现出超前消费的态势,在文化消费上投入更多,这种消费观必将深刻影响他们的后代,文化消费将会呈现出叠加愈强的态势。

政策层面上,“双减”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居民将会有更多收入用于文化娱乐消费。同时因为“双减”政策的落实,学校将会有更多时间培养孩子们在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演艺、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长,而这部分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升无疑将促进未来文化消费理念的转化和培育。

三、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一)收入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也呈上升趋势,但通过对比河北省和本市居民收入,可以看出邯郸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图5 邯郸和河北居民可支配收入对比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直接因素。收入过低,就会造成消费文化发育不足,消费风尚难以形成。

(二)物质和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过高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教育文化、医疗、其他用品、生活用品、交通通信等。下表4显示近五年邯郸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指数。从以上数据分析可知:

第一,消费指数(CPI)上涨最多的是医疗保健、其他生活用品和服务以及食品烟酒,这部分是人民生活中的“刚需”,交通通信消费除了2017年外,呈现出下降趋势。衣着和居住类消费最近两年上涨趋缓,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类上涨相对于食品来说,并不大。

第二,除了2020年外,医疗支出和医疗费用上涨最快,食品烟酒类除了2017年为负增长外,其余年份在消费支出中占比都较高,尤其在2020年达到6.4%,是所有消费中支出最高的。此外,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支出较多。这意味着用于文化消费的“闲钱”并不太多。

图42016-2020年邯郸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指数

2020年,全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6.1%,但是食品烟酒类消费却上涨了6.4%,尤其是猪肉价格和鲜蔬价格上涨更多,这部分刚性消费占据了家庭收入的大部分。2019年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9.8%,但医疗保健类消费上涨了8.5%,食品烟酒类紧随其后,也达到了5.3%;2018年收入比上年增长9.2%,但医疗消费上涨5.3%,这一年,衣着消费类、生活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其他用品和服务类消费增长都到达了五年中的最高水平,居住类消费增速也比较快。

图6 邯郸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情况

这说明在不确定情况下,居民会抑制消费增加储蓄抵抗风险,抑制消费时首先受到压缩的就是文化消费支出。

根据2020年度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2020年因疫情影响,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8.15万亿元,同比多增4.93万亿元。(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2020年全国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绝对数是2592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2.1。(国家统计局·2020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说明,只有在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的情况下,人民才有可能向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迈进,所以要努力降低恩格尔系数,释放居民消费需求。

(三)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

邯郸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三产中第二产业长期居主导地位,第三产业近年来虽有发展,但居民文化消费习惯尚未完全养成,这是制约文化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近年来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费的主要方面依然集中在衣食住行等基础消费方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文化消费占工资收入10%以下的占比接近70%,说明大部分人的文化消费并不高。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通常居民文化消费要占到居民整体消费的30%,而我们始终在10%左右徘徊。

四、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的措施建议

(一)培养居民消费习惯,引导居民文化消费

事实上,并不是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多到一定水平,文化消费就会增多。这是因为文化消费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消费不是一种刚需,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或综合素养才会进行文化消费,因此要逐步引导和培养民众,使之树立起文化消费的意识,并转变免费文化消费的观念,在实现文化消费的“刚需”的同时,提升文化消费层次。

(二)产品赋能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精细,尤其是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文化消费的要求更高,人们对消费的口味越来越挑剔,但是现有的文化产品无法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我们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

要明确本市文化发展定位,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扩大有效供给,制造消费热点。针对本市文艺产品少的问题,拨出一定的创作基金,打造一批能代表邯郸特色的,融入邯郸历史文化内涵的标志性、特色类文艺演出精品节目,如以成语为依托的演艺节目、和邯郸有关的以经典作品为代表的曲目如落子、音乐、舞台剧、室内演出、实景演出等等,既能满足本地居民消费,又可让外地游客了解邯郸过去、历史及发展。

在提升文化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消费价格。争取让每一个居民每一年都能看得起一场演出、一部电影,进一次展览馆博物馆等。

(三)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服务水平

邯郸市文化场所的绝对数量和人均占有量均不足,文化消费场馆少,所以要加大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力度和免费开放力度,仅以公共图书馆为例,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数量从2016年到2019年始终为19个,数量没有增加。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的数量2015年 为1.9个,2017、2018、2019年为1.8个,不增反减。鼓励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及中午不间断服务,实现公共场所网络全覆盖,营造舒适便捷的文化消费环境。

(四)建立消费保障机制,让人民群众能放心消费

居高不下的房价、医疗费用以及大量生活用品支出会影响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和服务的支出,普通民众会捂紧钱袋子通过增加储蓄或其他保值产品来构筑能让自己放心的自我保障机制,这势必会影响文化消费。因此要逐步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提高人们消费信心,实现放心消费。

(五)加强对文化消费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

建立文化消费数据库和消费年鉴等,统计并完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化消费年均增长率等相关数据,以及各个阶层消费特点、文化消费的区域差异等各类消费情况。这么做一是有助于准确把握各个消费群体的消费情况,对各个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研判,挖掘新的消费需求,预测新的消费趋势;另外可以对文化消费市场准确定位,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六)构建新型消费模式

随着互联网消费环境日趋完善与成熟,消费客户群体也日益壮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消费正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较2020年12月增长2175万人。其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人,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占网民整体的31.3%。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7%。

网络及网络衍生消费正在成为主流,90后、00后、10后已经成为非常活跃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文化消费不同于传统基础型文化消费,对新的文化消费方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倾向于沉浸式消费体验和互动式消费体验,有自我表现和自我展示的欲望,不再满足于被动消费,更愿意主动参与,他们的身份也不再是单一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文化产品创作者。

而网络的普及也加速了儿童和老年消费群体的触网,他们也将成为文化消费增长的新驱动力。年轻一代求新求异,老年一代求稳求健康,他们不同的需求将带动新一轮文化消费。

五、结束语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高品质的文化消费,完善消费设施,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文化消费水平,加快实现消费升级,将有助于提高邯郸区域文化竞争力,加快推动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

邯郸市邯郸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邯郸在哪里?
中国人民银行邯郸市中心支行
邯郸市
邯郸-电镀厂主非法排污获刑
高台居民
三破邯郸梦 三出陇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