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格局下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探究

2022-12-09玥,刘

北方经贸 2022年11期
关键词:通关双循环黑龙江省

沙 玥,刘 生

(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哈尔滨 150025)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全球产业供应链也进行了收缩调整,要保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必须更多地依靠国内需求的增长。2021年3月在我国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双循环格局”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格局和实践命题被正式提出,即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1]在新冠疫情冲击各国产业供应链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愈发严峻,而“双循环”格局的提出有利于扭转这一局势,充分发挥国内市场规模庞大的优势,不断拉动我国内需增长,最终实现国内国际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日渐成为带动国内外商品进出口的重要力量。跨境电商突破了各国之间的地域限制,满足了消费者复杂多样的消费需求,对拉动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双循环格局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应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力推进与周边各国的电商贸易往来。因此,探究如何使黑龙江省跨境电商成为持续释放“稳定国际贸易、促进国内经济”的新动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历程及现状

黑龙江省属于我国边境地区,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接壤,多年来与俄罗斯保持着友好的贸易往来关系,有着悠长的合作历史,为发展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行业提供了天然的地缘优势。

(一)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历程

2013年,国内首家对俄跨境贸易流通的物流企业“俄速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黑龙江省跨境电商产业也已进入起步阶段。[2]2014年,经海关总署批准,黑龙江省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相继获批为国家跨境电商试点城市,[3]进一步改善了跨境电商通关、核验、支付、监管的服务体系,为外贸进出口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2016年,黑龙江省政府发布了《黑龙江省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工作方案》,力争进一步提高全省跨境电商物流仓储能力,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综合试验区。据《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21)》披露,全省跨境电商所辐射到的国家除俄国以外,还有北美、欧盟国家、东盟国家、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等,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涵盖范围也甚是广阔。

(二)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据黑龙江省政府官网报道,2020年8月黑龙江自贸区挂牌成立,仅一年时间黑河片区对俄罗斯的进出口贸易就达到了20.7亿元,同比增长66.32%。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行业起步虽晚,不及江浙沪一带发展历程久,但是就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综合试验区、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企业的数量以及跨境物流规模等方面来看,成绩颇佳。

1.批获试点城市和综合试验区

以哈尔滨为首批获的三个试点城市和三个综合试验区,按照政府的正确引导、市场的运作规律以及优化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了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良好成效。

2.电商平台不断发展

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起步虽晚,但却不断涌现出优秀跨境电商平台,例如COME365商城、绥易通、中机网等,使得跨境电商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4]2019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的“黑龙江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旨在构建一个既能对接境内外供货商和代理商,又能融合省内各家电商平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全流程服务链条。

3.跨境电商企业队伍壮大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20年末,全省电子商务企业已达631家,在成立综试区后,还在不断吸引新的电商企业入驻,逐渐壮大跨境电商企业队伍。

4.跨境物流规模扩大

黑龙江省跨境物流已经集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三位一体”的运输服务体系,跨境物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方式是国际小包装(其中70%由邮政承担),以及跨境专线物流、国内快递提供的国际服务、国际快递、海外仓储或边境仓储模式等。[5]

黑龙江外贸交易额在近几年逐年增加,但增长率有小幅度波动。据海关统计,2018年黑龙江省跨境贸易总额同比增长了36.46%,呈现出大幅增长,其中出口额同比下降了17.49%,但进口额却较上一年增长了57.24%。2019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865.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6.76%,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49.4亿元,进口额1516.5亿元。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仅1537亿元,同比下降17.63%。而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黑龙江省作出适当调整,2021年实现了1995亿元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不论是出口总额还是进口总额都相较于前几年有所增加,分别为447.7亿元和1547.3亿元,表面跨境电子交易水平在逐渐凸显。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2016—2021年黑龙江省货物进出口交易额(单位:亿元)

显然,由于具有节省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的优点,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了黑龙江省发展外贸的新动力,得益于国家的政策支持和省政府的正确引导,其跨境电商行业正逐渐发展,但是在略有成效的背后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意味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因此黑龙江省应积极顺应国家跨境电商的发展趋势,及时解决隐匿在发展过程的问题,在响应国家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同时,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三、“双循环”格局下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存在的问题

(一)跨境电商营销方式老旧

双循环格局的提出将朝向促进全球消费水平、扩大消费规模的方向迈进,而跨境电商营销方式是提高产品销量中的关键一环,因此创新营销方式将成为跨境电商迎合双循环格局的大势所趋。目前,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平台营销方式较为传统,尽管从早期的B2B模式转变为B2C模式,但仍然暴露出跨境电商平台之间同质化竞争等缺点,由于产品在国外知名度低,各平台采取低价营销的策略吸引流量,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而且有悖于顾客的高质量消费要求。此外,传统的营销方式缺少个性化、场景化与互动性,所以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平台要有所改进,努力挖掘更适合双循环格局的营销方式。

(二)跨境电商配套设施不完善

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战略要求,建立高质量发展的跨境电商体系需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然而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起步较晚,在时间短、经验少、没有扩展和完善相关体系建设的情况下,只是依靠模仿借鉴跨境电商发展出色地区的经验和制度,就被推向了外贸发展的前沿。

首先,黑龙江省缺少专业化程度高的一流跨境电商企业,企业整体竞争力小,难以带动“买全球、卖全球”的发展。其次,本省没有打造出影响力大、服务质量优异的跨境电商平台,而跨境企业业务开拓又受电商平台知名度的制约,企业本着最优原则不愿入驻小平台,因此本省电商平台建设改革势在必行。最后,支付体系不健全也是跨境电商基础设施不完善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由于跨境支付不能直面实物,这对国外消费者买卖交易的严谨性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三)跨境物流服务能力较弱

双循环格局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但从目前来看,黑龙江省跨境物流服务能力较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前黑龙江省鲜有智能化处理的物流设备,例如全自动化的包裹机、贴标机、装箱机等设备应用较少,大部分运输流程还是人工操作的,而且对于跨境物流顾客也比较注重精细化的增值服务,例如物流跟踪进度、理赔咨询等还可以提高服务水平。第二,黑龙江省的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路线均已成熟,但运输时间长仍然是一大难点。综合来看,目前跨境物流难以做到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的运作效果。

(四)进出口贸易通关难度大

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要求保证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效率,但目前黑龙江省实行查验货物后由海关放行的出口程序,通关便利较差。且贸易出口通关办理手续非常复杂,银行、税务、海关、商检等相关部门与跨境电商企业及平台是进行单一沟通的,[6]办理通关、结汇、纳税等业务需要企业分别去指定地点办理,这些部门之间不存在信息共享,拉长了手续办理的周期。虽然实现高效通关率是黑龙江省建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主要目标之一,但由于缺乏经验,“单一窗口”通关模式仍面临许多问题。[7]在双循环格局的发展模式下,流通货物势必会大量增加,通关便利化问题亟待解决。

(五)缺少跨境电商方面的人才

现阶段,黑龙江省跨境电商高素质人才缺口较大,无法满足双循环模式下跨境电商高素质发展的建设需求。[8]自2017年起,全省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设立数量大幅增长,人才缺口也随之不断扩大。跨境电商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极高,首先要求从事相关行业人员能讲一口流利的商务外语。此外,不仅要了解国内外市场行情、擅长网络营销,还要精通与跨境电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单一的专业背景无法满足跨境电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黑龙江省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不多,毕业生初次入职也难以胜任电子商务岗位的工作,而且近几年黑龙江省人才流失现象愈发严重。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自2009年至2019年,黑龙江省人才净流失约5.7万人。

四、“双循环”格局下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之策略

(一)运用数字化思维,创新营销模式

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时代下,黑龙江省跨境电商也要加快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努力向实现本省跨境电商在“双循环”下的高质量发展迈进。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产品供应端,构建协同发展的供应链体系,以期能够适应市场环境的多变性与复杂性,增强电商企业对突发情况反应的灵敏性和处理问题的柔韧性,提高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除此之外,改进营销模式也是适合黑龙江省跨境电商发展的优质策略。结合当下最热潮的直播产业的发展,提供与顾客正面沟通交流的机会,通过社交平台的搭建,辅助顾客更快更深入地了解产品,使消费者能在互联网上安心购买自己心仪的产品,从而促进消费,开拓营销渠道。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综合平台服务

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强化建设。黑龙江省跨境电商企业要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及市场竞争力。其次,在融合国内外双循环策略、鼓励跨境电商大力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跨境支付体系势在必行。在保证消费者支付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其在跨境购物时使用网上电子支付方式,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全面促进跨境电商支付体系建设,实现商家资金快速回笼。除此之外,黑龙江省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还需要根据市场的反馈结果,不断优化产品信息质量以及精细化平台服务,为海外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逐渐吸引综合实力强的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入驻,将跨境电商综合平台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健全跨境物流体系

在“双循环”格局下,黑龙江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跨境物流体系的建立健全。首先就是要进一步稳固跨境运输渠道,在此基础上加强各大货物运输枢纽建设,拓展运输新通道,搭建起覆盖面积广、运输效率高的物流运输网。同时,要积极发展智能物流,构建现代物流平台,实现物流系统的智能化、便捷化。其次,解决跨境物流的运输时间难点依然要依靠建立海外仓和边境仓。在跨境边界设立边境仓,以此来提高货物运输速度;在国外设立海外仓,以此来实现海外营销、本地派送的销售模式。考虑到因此提高的仓储成本,就要加强对仓储系统的管理,创造推动海外仓共享仓储的条件,以期切实做到提高配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

(四)提高进出口贸易的通关效率

为改进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通关效率,绥芬河市已经设立了中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将货物出口流程中的通关、结汇、纳税等业务办理汇聚一处,在提高通关效率上具有显著效果。黑龙江省其他地区可以借鉴绥芬河市的做法和经验,开设对多方国家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持续完善“单一窗口”的服务功能,尽量将出口业务的办理全部由“线下”转移至“线上”,使其全面覆盖于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自由贸易区等,以此解决进出口贸易中货物通关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其次,海关应把握“双循环”格局的发展机会,更新智能化设备、增加职工岗位,以此弥补劳动力不足。

(五)加大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针对黑龙江省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大量需求,一方面,建议各大院校考虑设立此专业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将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相结合,采用外语授课方式,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搭建实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进入跨境电商企业实习的渠道,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知识框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可以大力研发本企业的实训基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积极鼓励大学生入企实习,为企业人才引进做好充分准备。此外,电商企业也可以考虑聘请国外人才,一是保证了对外沟通无障碍,二是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国外市场行情。从政府层面看,可以适当提出引进人才政策,缓解黑龙江省人才流失的紧张局势。

五、结束语

在“双循环”格局的新发展态势下,黑龙江省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必是大势所趋,对其是一种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机遇。对此,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要做出战略规划和考量,一方面要及时发现当前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实力、不断摸索创新,以更好地顺应新经济格局的发展,早日实现跨境电商在拉动内需、促进外需态势下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通关双循环黑龙江省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通关英雄榜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黑龙江省财政厅 黑龙江省民政厅 黑龙江省体育局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彩票监督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