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动态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2022-12-09曾东山胡剑宏徐清磊李彤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文献消费

曾东山 胡剑宏 徐清磊 李彤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 湖南 长沙 410003)

随着国家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视,体育产业发展宏观趋势保持稳定,其经济贡献持续增长,为体育消费新业态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印发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促推,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的繁荣。作为体育产业强大驱动力的体育消费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消费和生活服务消费中的重要部分,不仅体现了国民素质、教育水平、社会文明程度,也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转变有着重大影响。为进一步明确体育消费的重要性,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发布《2019年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行动计划》,明确要求提高体育消费总体规模和人均体育消费水平。截至2021年底,全国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同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430万人。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宏观背景下,作为体育消费重要力量的大学生群体逐渐被学术界所关注。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仅事关个体身心健康,更是关系国家储备人才的综合质量。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最新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组织与实施各类学校青少年体育活动竞赛和专项促进体育运动技能计划,培育运动项目人口,培养终身运动者。在当前政策向好的背景下,我国体育理论中以人口结构角度为切入点,开展的体育消费领域理论与实证研究仍相对欠缺。本研究是借助CiteSpace可视化研究软件,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近几年我国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研究与相关统计文献分析进行的梳理。旨为全面审视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与热点嬗变,为今后深入探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基于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数据检索范围,以“大学生体育消费”为检索主题,时间跨度为1997-2021年进行检索。通过文章摘要及内容的阅览剔除无效文献后,共获得664条数据。将所有检索数据导出,并按照Citespace的导入要求将其保存为Refworks格式,即为本研究的数据采集过程。

1.2、研究方法

(1)知识图谱分析法。

本文借助陈美超教授研发的CiteSpace V软件,在JAVA环境下对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生成一个静态映射,该映射可以显示每个节点的各个方面的信息。这个映射可以直接用于表示结果,或者可以在一般结构中以表的形式表示内容。该分析方法还能够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源进行信息快速识别、热点动态跟踪聚焦、演进动态趋势判断的可视化分析,揭示中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领域的的热点和趋势演变。

(2)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学是由美国学者 LotKa最先提出,是一门对文献信息进行定量分析的科学,可以更客观地分析学术研究的影响。文献计量学被广泛应用于出版物统计、期刊或研究机构影响力评价、学术热点跟踪和未来研究等领域。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年发文量分析

对文献发表数量及时间跨度的分析是判断某研究领域受关注度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该领域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文献样本的历史脉络、趋势动态进行整体分析,统计1997-2021年各个年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文献的发表数量,并绘制年发文量统计图(图1),可大致将历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发文趋势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图1 不同年份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论文数量

(1)1997-2005年为初始期,每年文献发表量总体呈现递增态势,但总量维持在较低水平,该时期共发表81篇大学生体育消费文章,其中2005年发表文献最多,共21篇。文献样本的起始时期正处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起步发展阶段,国民体育消费意识萌芽。与此同时,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在1999年增加42%,且以每年25%左右的增幅至2005年,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初见雏形。进入21世纪后,国家体育总局于2000年印发《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为体育产业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并助推了体育产业规模的壮大,大学生体育消费概念在这一时期形成;(2)2006-2013年为发展期,该时期共发表文献383篇,占样本文献量的57%,2006-2008年发文量增幅最为显著,并在2008年达到峰值(76篇)。这一时期,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快速发展,年发文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北京奥运会后,大学生体育消费年发文量有所回落,但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已得到政府重视,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仍保持较高热度。此时期正逢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国民办高校达到14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390所(独立学院303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87所),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发展;(3)2014-2021年为趋稳期,该时期年平均发文量为25篇,显著低于上一阶段。主要原因为各类体育期刊在2013年后由月刊发展为双月刊,提高了文献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文献发表量。2014年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当前人们的健身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体育产业的布局要逐步向细化完善、种类多元的方向发展。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将体育产业发展为国民支柱型产业。以上文件的出台再次点燃了我国学者对体育消费研究的热情,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再次得到学界关注。然而,由于时间较短,这一阶段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综上所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策环境良好的宏观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呈稳健趋势持续发展,文献发表数量在各个时期均有所差异。

2.2、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分析

研究机构在提升科研创新性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通过对研究机构的知识图谱分析,可以有效掌握研究成果的分布状况,把握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整体脉络,为后续研究和学术合作提供参考。利用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对664篇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中出现的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两节点之间连线表示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线条的粗细直接反映机构间合作频次。生成共现图谱如图2所示,其中节点数424个,连线数59条,网络密度0.0007,显示大学生消费研究机构未能形成有广度、有深度的合作关系。其中,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构建了比较明显的机构合作网络,但考虑到几所院校在该领域发文量较小,该网络并未形成实质性规模。

图2 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机构共现图

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机构分布情况进一步挖掘,列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高产机构如表1所示,为了更清晰地了解机构的分布,本文选择了发文量排名前六的机构进行统计。由表1可知,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文献来源机构中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8篇)排名第一,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7篇)位居第二,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6篇)和新乡学院体育系(6篇)并列第三,吉林体育学院(5篇)和北京体育大学(5篇)位列其后,之后依次为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延安大学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结合图2研究机构共现网络可以看出,学术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类学科,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高产机构,与专业性体育院校共同汇聚成该领域研究的主体力量。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研究机构分布较零散,机构之间合作密度较低,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合作网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各机构之间的合作,构建各学科交融平台,促进该领域更高层次水平研究成果的形成。

表1 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高产机构

2.3、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关键词是文献内容的提炼和核心要素的集中,同时也是对文献主体内容最准确直观的表达。对某一时间段内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提取,可以从关键词热度反映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洞悉该领域发展趋势。

将664篇文献样本数据导入CiteSpace.V.5.8.R3软件,调整时间区间为1997-2021年,Time Slicing(时间切片)数值为1,选择“keyword”运行软件,形成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3所示,共生成节点数427个,连线数571条,关键词以圆形节点形式呈现,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的频次。关键词节点之间的连线说明彼此存在联系,线条粗细代表节点间关联的程度大小。

图3 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图3集中体现了20多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热点,“体育消费”和“大学生”频次显著高于其他关键词主要是文献检索式设置原因,此外频次较高的关键词有:现状(99)、影响因素(74)、女 大 学 生 (29)、对 策 (26),消 费 行 为 (26)、消 费 结 构 (24)、调 查(24)、消费水平(21)。 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有:大学生(0.66)、现状(0.54)、体育消费(0.49)、体育教育(0.35)、体育经济(0.35)、辽宁省(0.33)、动机(0.29)、影响因素(0.28)、女大学生(0.24)、休闲体育(0.23)。

2.4、突现关键词分析

突现关键词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反映研究热点的演进、呈现研究主题在不同阶段的演变情况,通过突现关键词的整理能明晰不同阶段中国大学生体育研究趋势的变化。突现关键词分析包括突现强度、突现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图4显示,21世纪前10年,大学生体育消费突现关键词强度较大的主要有体育意识 (2.54),消费意识(1.98),调查(2.01),消费水平(2.5)。 2010 年后,体育用品(2.71),价值取向(2.25),女大学生(2.27),消费行为(1.83),影响因素(4.13)成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重点突现关键词。

图4 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关键词突现图

3、研究结论

本文以知识图谱量化和文献计量分析为研究方法,CiteSpace V为分析工具,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平台,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可大致分为3个时期,研究方向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研究议题不断拓展。

第一阶段从1997-2005年,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开端,这一时期总发文量较低,进入21世纪后,在体育产业政策支持和大众健康意识觉醒的驱动下,体育消费年发文量显著增加,大学生体育消费开始被学界关注。该时期的研究以基础性问题为主,立足于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概念的界定,并开始对体育意识、消费意识和消费动机进行探讨,为后续热点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从2006-2013年,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在拉动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中的作用,把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迎来发展热潮,这一时期学界围绕大学生体育消费进行了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侧重关注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水平及对策。同时,各区域(地域)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也显著增加,该领域研究进一步纵深发展;

第三阶段从2014-2021年,是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的高质量趋稳时期。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分界点,体育消费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将体育产业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继续扩大体育消费规模,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发布《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这一时期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着重对消费需求的差异性和整体性进行分析和把握,研究对象也涵盖了更多群体,女性大学生、价值取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成为该时期研究热点。同时,立足大学生体育消费与高校体育教育的协同探讨,各研究机构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拓展研究。

综上所述,针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是该领域的核心热点,高校是该领域研究的前沿阵地,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学和教育学领域。加强各机构间合作交流,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开展更深层次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历经3个阶段的发展,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政策环境良好的宏观背景下,该领域研究将继续推进,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文献消费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体育产业之篮球
40年消费流变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