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体育推动广西少数民族全民健身发展

2022-12-09覃圆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23期
关键词:原生态全民少数民族

覃圆

(广西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222)

1、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变迁的原因

广西地区处于我国的南部,属于山地丘陵地区,人们以农耕为主,这样的生产方式孕育了很多具有农耕特色的原生态体育,如,打扁担、打拐、赛马、打泥脚、斗牛、打手毽、对顶杠、赛龙舟等等,这些原生态的体育项目就是在人们劳动期间产生创造的。

图1 融水苗族龙舟节中龙舟比赛

1.1、生活习惯、方式的改变影响原生态体育发展

广西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而言较为落后,大部分的人们都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主要生活方式以农耕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器代替了人力劳动,老百姓的闲暇时间变多,之前由农耕劳动发展起来的原生态体育逐渐产生变迁,有的已经消失。如,苗族的“打泥脚”项目就是当地民族在劳作时捏起泥巴打别人脚,然后互相躲闪而成的一项娱乐性体育项目。但是现如今的农户都是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没有像过去的集体劳作,再加上很多人觉得泥巴脏,久而久之便对这项体育项目失去了兴趣,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沙包”游戏。再如,侗族的“青草毽”“芦苇毽”等,都是用各种青草扎成的尖子,现在因环境的破坏与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用青草扎毽子,各种电动小玩具、积木等玩具取代了青草毽、芦苇毽,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活动逐渐从人们的生活消失。

1.2、对经济利益的追求阻碍了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发展

如今追求经济收入的人们越来越多,很多民族地区人们涌入了其他的发达地区工作,也有部分留在了本土,但其目的也是为了经济收入的增长。民族原生态体育本身就是以娱乐为主的游戏,与经济收入没有关联,因此导致很多体育项目被忽视与丢弃。例如,以往最常见的“舞狮子”就被很多地区所遗忘,逐渐走向消亡。

1.3、城市化进程导致原生态体育失去了生存环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直接导致了民族凝聚力减弱,使得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依靠。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体育都是在人们长期的乡村发展中衍生出来的,但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镇中各民族人口交错,使得民族凝聚力大大减弱,进而让当地少数民族中的原生态体育发展受到影响。例如,壮族的“跳桌子”、“打尺”、“打榔”等项目,苗族的“斗牛”项目,以及瑶族的“跳绳”等等,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1.4、对现代体育的偏爱影响了原生态民族体育的发展

现在的体育发展大多数以竞技体育为主,因此很多人对竞技体育了解的更多、关注的更多,而且为了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竞技体育规则也在发生变化,再加上很多的体育明星成为了深受喜爱的偶像,使得竞技体育比原生态体育发展更具优势。因此,在竞技体育的冲击下,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发展与传承受到了阻碍与影响。原生态体育没有竞技体育的激烈,也没有完全的规范,更没有明星的产生,这些都使得原生态民族体育发生了变迁。

1.5、经济落后,影响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发展

经济水平落后是影响原生态体育发展,阻碍推动全民健身的一大障碍。在走访中发现广西少数民族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很多地方的发展比较落后,除了经济匮乏之外,交通也是其中重要因素,这对推动全民健身有一定的限制,同时也会影响广西地区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发展与传承。例如,对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思想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人们的健身意识薄弱,对原生态体育文化兴趣不高,再加上缺少相应资金、设备的投入,很难继续开展以原生态体育为主的全民健身活动。另外,各民族居住环境较为封闭、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不足,导致原生态体育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继续生存。

1.6、传承人减少,原生态体育文化丢失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陆续提升,很多少数民族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的幸福感也有所提高,紧接着就是对精神的追求、对身体的追求。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物质文化更加的多元化,以往少数民族农耕生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各方面追求,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要求逐渐走到大城市去务工。广西各少数民族的部分年轻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逐渐踏入城市工作与生活,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或孩童,这也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原生态文化得不到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落后的少数民族本土文化逐渐丢失,原生态体育文化开始断裂,再加上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多体育文化都是传男不传女,因此导致原生态体育文化链断裂,实际传承人数减少,使得很多体育项目无法传承下来。

2、原生态体育的特点

2.1、多样性特点

我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地势在自然环境多样性的情况下,导致气候、水土、植被、生活生产方式十分的丰富多样,也正因如此产生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活动。很多原生态体育和当地的一些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风俗文化、宗教文化、节日文化、职业文化等等,这些都是造成原生态体育形式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2.2、绵延性特点

中华文明从始至终都没有中断过,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原生态体育文化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持续发展,具有绵延生命力的文化。在我国的沧海桑田中,人们为了身体的健康、生命的延续,各名族与自然、人文、环境的适应,创造并延续了多样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在道教典籍《道藏·轩辕黄帝传》中就记载了“黄帝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也就是说现代足球源于5000多年前的轩辕氏。在《吕氏春秋》的《荡兵》中记载了“剥林木以战”,指的就是木兵,是中华武术的鼻祖,距今已有5500多年。这些书籍记载了不同时期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变更中仍然延续至今。

2.3、差异性特征

原生态体育文化的差异性也可以理解成体育文化生态的不平衡性,这种差异是在自然环境下所产生的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发展程度所造成的文化水平,最终产生了不同特性的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再者就是中国体育文化与国外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正是这种差异性成为了我国原生态体育文化绵延发展的动力,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因此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

2.4、发展性特征

“21世纪将会是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状态,也就是说中国的文化生态在21世纪中有着无限的生机。而这为我国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将会迎来无限的生机。就目前的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得以体现:首先是全面恢复。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民族原生态体育逐渐走向全面恢复阶段,并且落实到了实地挖掘、资料搜集、多样化整理等项目上。政府的重视、企业的参与、媒体的传播,为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为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全面恢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外,有序的保护也使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很多原生态体育文化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除此之外,连续性是我国民族原生态体育呈现发展性的一种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原生态的保护,尽可能地保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原汁原味,让土生土长的民族原生态体育在本土地域继续生存和发展。目前位置,我国的生态博物馆已有16个,其中大部分坐落在广西。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对原生态体育文化而言,无疑是原生性与整体性的保护,诸如,陀献红舞、黑枪舞、竹竿舞、踩高跷等,都得到了原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再者就是民族原生态体育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也起到了良好的保护、弘扬、继承、发展的作用,很多广西当地的原生态体育项目加入到体育课程、运动会中,如,踢毽子、打陀螺、踩高跷、竹竿舞等,都被纳入到体育课堂与课后活动中。

3、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推动全民健身有效策略

3.1、利用各项优势发展原生态体育

首先,政策优势。自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局面较不稳定,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劣,使得国民的身体健康素质有所下降。自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在不断地前行与发展,人们衣食住行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物质生活大大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各自然资源也得到了开发,但是生态平衡却遭到了破坏,生存环境被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体育锻炼意识有所改变。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提出,全民健身计划初步形成,继而掀起了全民健身浪潮。在这样的政策优势下,我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受到了重视,很多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已被申遗保护,各民族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原生态体育为主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行列中,使广西地区的原生态体育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也切实贯彻与推行了全民健身;

其次,自然环境优势。广西地区的环境、地形地势较为复杂,很多少数民族位于偏远崎岖的位置,但是却有着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物质,所以少数民族原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在全民健身政策背景下,广西的很多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逐渐被保护起来,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广西地区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在少数民族众多的地区,开发力度逐每年都在增加,这也为民族生态体育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正被悄然地发掘与发展,再加上具有先天优势的原生态环境,很多人都慕名而来,而打造以环境为主的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原生态体育成为国家与社会关切的重点。

广西少数族原生态体育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原生态体育项目形式多样,对场地与器材的要求并不高,规则比较灵活,很多体育项目参加的人数可多可少,上到老人下至孩童都可以参与进来,因此受到了各个民族人们的喜爱,甚至一些外来的游客也十分喜爱。这对传承与发展当地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全民健身热潮,提高人们终身体育意识。现如今,我国大力推行全民健身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播与弘扬,增进了各个民族之间的往来与交流,增强了民族之间的感情,使得各民族之间更加团结;

最后,文化优势。广西少数民族的原生态体育发展历程较为长远与艰辛,在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保存至今的已有上百项,并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以发达地区的模式促进广西各民族原生态体育发展,推动全民健身是不可行的。如今,当地政府部门在全民健身战略推动下找到了发展当地原生态体育的有效路径,那就是发展原生态体育文化。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坚持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文化的发展是不可获取的。我国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的区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创造了很多与生活、劳作有限的体育文化,这些原生态体育文化透露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与韵味,如此别具一格的体育文化吸引了众多的体育文化爱好者,因此,广西少数民族可以充分利用文化优势打造富有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文化产业,推动原生态体育的发展,鼓励人人都参与到全民健身行列中,同时也带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产业、文化的大力发展。

3.2、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体育旅游小镇

广西地理位置独特,经济、交通等水平发展较为缓慢,因此,广西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比较落后,主要生活环境为原生态,无论是在建筑还是人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原生态味道,这对推动广西少数民族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倡导与推行全民健身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与活力的少数民族休闲旅游、科技教育、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民族小镇对于广西这一有众多少数民族的地区来讲十分可行。目前,广西已经有许多具有当地原生态体育文化特色的旅游小镇,并且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可见,以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为主,发展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推动当地居民全民健身十分有效。广西少数民族应提高创建特色旅游文化小镇的意识,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到旅游小镇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打造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从个人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小镇,真正地将原生态体育推广出去,也带动当地人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素质。

3.3、提升对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

首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文化是在与自然搏斗的历史中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历经丰满、充实、消失、重生。在大力倡导与推行全民健身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的发展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发展全新的体育文化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到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及时了解原生态体育在当今社会发展的问题,才能探索出更加高效的改进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其次,提高全民原生态体育文化认同感。以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推动全民健身更多的是为了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这就需要人们树立正确的原生态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文化的认同感。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体育时需要尊重当地民族传统,主动与当地居民沟通交流,才能深入体会原生态体育的价值与内涵,更好地运用原生态体育文化推动全民健身;最后,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的保护自觉性,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原生态体育锻炼中。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域环境、传统文化等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很多原生态体育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当地的原生态体育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在发展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时,需要加强当地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让人们意识到原生态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如,当地部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与电视媒体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知与了解原生态体育文化,将其与全民健身理想相融合,了解当中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高效地推动全民健身,改善人们身体素质。

3.4、积极举办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赛事

举办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赛事是发展当地体育文化的重要契机。首先,当地部门应整理与挖掘广西各个少数民族的原生态体育项目,将一些老少皆宜深受喜爱的项目进行调改,结合人们的生理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发展举措等进行创新,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研究出更加适合少数民族人们身体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然后积极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赛事,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全民的健身意识,激发人们积极参与的热情,还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这对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具有重要意义。

4、总结

广西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文化一直都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在推动全民健身政策背景下,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原生态体育,促进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是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原生态体育推动全民健身立足于当地民族区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项优势建立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通过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原生态体育文化的认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全民健身理念,促进民族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原生态全民少数民族
全民·爱·阅读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少数民族的服装
作文呼唤“原生态”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