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乱谈『被占空间』

2022-12-08刘进安

美术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笔墨技法中国画

刘进安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被占”这两个字总会让人想到中东被占领土的话题,但“被占空间”不比被占领土,被占领土属于实占。而“被占空间”是指画家的心理空间,是虚占。无论是虚占或实占,大致意思也类似,都是被占用的意思。

如果画家的心理空间被占用了,被谁占用的,是人文的还是艺术的,画家的创作空间应该由谁来支配?这好像是一句多余的话。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的创作空间未必是自己的,多数被名利驱使而把自己转交给了别人。技法也如此,把传统的东西拿过来抄袭一下变成自己的,把笔法拿过来重新画也变成自己的,而且自信满满,这大概属于被占空间后的自信后遗症吧。

假设这个空间是画家自己的,那么诸如创造、突破、追求或批判之类的大词都将能成为画家的勇气,无论成败得失都将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

假设这个空间是艺术的,它的指向更接近探索研究分析和实践,可能是一位遵循艺术规律的践行者。

假设这个空间是其他意义的,就有可能是答疑式的,或是按照要求实施的创作,有条件的创作与有条件的创新自然转而成为工作或任务。

在大量的当代中国画作品中,在践行传统与创新理念方面是这类作品的长项。他们不仅相互借鉴互相扶持,让作品更加同质化,完美无缺化,甚至在诠释传统与发展这类严肃的问题上也能驾轻就熟,把符号、标识,临临摹摹、抄抄仿仿、拼拼凑凑,一幅完美的继承创新图便油然而生,滴水不漏、完美无缺。

绘画可以诠释概念,图式也能回答问题,无论多少概念、主张和观点,在当下画家手里似乎变得简单和直白,应对自如,方法自然,这也许不是对策,更像是惯性的结果。

这种感觉在某些画评中也能体会一二。例如:某某的作品既传统又现代,既有师承又不失个人追求,有扎实的基础,笔墨正宗同时又受到了某画家的亲授,他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画风的笔法又借鉴了某某的笔意、诗意……民间艺术造型的启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什么。可见,是一名画家,一件作品,一个画面能囊括多少的艺术问题。

这个时候的“笔墨”也属于这类情况,笔墨本该是技法序列,但一个笔墨单词则改变了它的顺序,“笔墨”成了制约中国画的问题,影响创作的问题。其实,“笔墨”本可以成为宏大的美学概念,也可以进入更大的文化序列并促成艺术上的中国画方式。但是,只因狭隘的认知和私欲让笔墨一直搅拌在技法层面成为私家菜式的手艺活儿来面对观众,笔墨成为专属,甚至是私人的专属,这也是笔墨不能改变的原因。

现在看来,不是缺什么才说什么,而是说了什么才是缺失什么的主因。

我们把技法说是“笔墨”,结果促成笔墨的程式化和笔墨八股化;我们给“笔墨”加重量,附予笔墨文化,结果笔墨精神、写意精神之类的提法频出。

当然还包括继承与发展,中西要融合的主张,结果就生产出中、西嫁接混合均匀式的作品;说要回归传统,立马又一窝蜂似地涌出了大量的旧文人类型的作品。看来在现实之下,所谓的画家心理空间、创作空间不过是个说法而已,不必在意。

刘进安/夏日米脂 纸本水墨60cm×40cm 2021年

猜你喜欢

笔墨技法中国画
中国画
笔墨童年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精通拍摄技法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技法只是书法的一部分
荒诞化叙事的荒诞技法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