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新旧规则对比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

2022-12-06牛嘉朱亚成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青年组艺术性有氧

牛嘉 朱亚成

(1.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2.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82)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对运动员要求极高的项目。它起源于有氧健身操,对运动员的柔韧、力量、灵敏等要求极高,属于健美操中最难的一种,竞赛性是竞技健美操的首要属性。竞赛规则是竞赛项目发展的产物,有统一的评分标准,才能保证竞赛的公平性,竞赛规则作为一项准则,旨在以国际最高水准,为成年组世界健美操锦标赛(18岁及以上)的成套动作提供最为客观公正的评估方法,同时也是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的方向,规范了项目的发展方向。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是从2000年开始,每4年更新修补一次,2022-2024年规则由于疫情,延迟发布。根据新规则的发展,对比2017版规则,对总则、成套内容的各方面评分标准及难度要求等进行对比分析,掌握新规则的变化,旨在为新周期规则变化下,为教练及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更新知识储备,随规则变化,调整训练方案,为竞技健美操理论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总则

1.1、预赛参赛人员数量

在2017版规则中,5人操项目每个协会最多1组,其他项目最多2组。在2022版规则中,每个协会男单、女单参赛组数减少为1组(5人操仍是1组)。项目参与组数变少,增强了各国竞技性,可能会带来,国内比赛单人项目运动员之间的竞争,难度更大。

1.2、录音

以往比赛规定参赛队伍音乐只能用CD。新规则增加音乐转录格式(如,mp3格式)。组委会此项改革使运动员的音乐,更加灵活、便捷。

1.3、年龄组

年龄2组更名为“青年组”,年龄1组更名为“少年组”。

2、成套动作构成

2.1、成套动作长度

在2017版规则中,所有项目的成套动作时间均为1′20″(±5s)。2022版单人项目时长不变,混双、3人、5人、有氧舞蹈、有氧踏板项目调整为1′25″(±5s)。单人项目要比其他项目强度大,单人操没有表现同伴协作,对运动员无氧能力有更大的考验。

2.2、操化内容

在操化的部分,新规则有了一定的变化,要求每个成套动作都应该包含“序幕”(“前奏”),此段的完成的目的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彰显成套动作主题和风格,使成套动作有主题性,更着重强调艺术表现,也用于甄别健美操的艺术价值和运动特质,着重突出用健美操运动风貌去吸引观众。新规则中要求成套动作中必须要有连续3个八拍清晰可辨的操化的组合段落。如果没有出现,将会在操化单元数量评分中减0.5分。3个操化的连续操化可以充分表现艺术性、操化水平、空间使用等,展现竞技健美操主体内容的操化部分的,完成。混双、3人、5人则运动员必须近距离完成操化组合段落,展现艺术性,使成套作品化,而不是单纯的炫技。

2.3、同伴协作及托举

旧规则中,托举动作由裁判长进行评分,最多1分,并加入最后总分。违例托举动作单独列出。新规则将裁判长托举动作评分从规则中删除。托举动作放到艺术性中的协同配合中评价。将“违例托举”移到“违例协同配合”的“金字塔”高度中。并且要求混双、3人、5人,至少完成3次不重复的同伴之间的协同配合动作,这些动作的高度无限制要求,但是要求必须要有意义、有价值,要动态、流畅。规则中第一次出现无限制高度要求的配合。

2.4、难度及技巧连接

旧规则中所有项目不允许出现技巧加技巧的连接。新规则男单、女单允许完成技巧连接动作,最多允许完成1次。技巧加技巧动作的连接没有连接加分;技巧+技巧+难度动作,可获得0.2连接加分。

3、难度动作及组别、根命组要求

3.1、难度组别变化

难度动作及组别、根命组要求变化较大,旧规则4个组别、23个根命组;新规则将难度组别重新界定,难度动作划分为3个组别、8个根命名组,并且根据难度动作的技术技巧难度,对难度分值有了新的调整。旧规则要求至少完成3个组别的难度,各根命组最多只能完成1个难度;新规则要求至少完成5个根命组中的难度动作,允许最多完成2个来自同一根命组的根命名动作。

3.2、难度数量的变化

旧规则男单、女单10个难度,混双、3人、5人9个难度;新规则难度数量整体减少一个,单人项目难度动作减少为9个;混双、3人、5人难度动作减少为8个。旧规则所有5个项目最多均为两串难度连接,每串最多3个难度;新规则规定单人成套中最多允许3串难度连接,每串最多3个难度,混双、3人、5人成套中最多允许两串,每串最多两个难度。

3.3、难度的选择及要求

新规则要求最多展示两次文森姿态 (在难度过程中任意阶段出现的文森造型都将被记作一次文森姿态)。新规则增加要求男单:必须完成根命组4中的1个动作;不允许完成根命组8中的动作;B组难度不允许完成落地成劈腿动作。男单项目不允许做C组中第8类动作。3人/5人:不允许重叠队形做难度动作(1点裁判员视角看有3人或更多人一路纵队做难度动作)。

4、评分/评价

4.1、难度评分

在难度评分方面,旧规则中最低完成标准略显粗糙,个别难度动作最低完成标准不详细、不明确。个别动作转体角度的最低完成标准不明确,如直升飞机、直升飞机转体。新规则降低了最低完成标准的难度,以使大家认可同时更易得到难度分值。转体动作的标准进一步细化,以防出现不完全转体。新规则中不同项目的难度分值被除系数有所改变:男单,女单,混双,3人(男 3),5人(男 5)除以 2.0;3 人(混合),5 人(混合)除以 1.8;3 人(女 3),五人(女 5)除以1.7。难度减分不再除以2。

4.2、完成评分

完成分从10分进行减分制,分为小错误、中错误、大错误、摔倒/多次触地错误等级分别对应:轻微偏离完美完成、明显偏离完美完成、错误技术/触碰地面/1次、无控制的掉落或摔倒在地面/多次触地;对应的减分情况为0.1、0.3、0.5、1分。完成错误减分可以累加,但每个动作最多减0.8分。一致性在多人项目里,操化单元减分0.1/次;难度/技巧动作,过渡连接动作,配合动作减分0.1/次。

4.3、艺术评分

旧规则中,艺术评分划分为音乐使用、操化动作、主体内容、场地及空间利用、艺术性5个维度。5个维度各2分,共10分。新规则将艺术评分划分为创编、表演两大维度。创编为6分,表演为4分:创编又分了3部分:音乐,音乐选择/音乐结构/编辑质量最多2分;

操化内容,最多2分,数量—操化单元1分,质量—多样性1分;主体内容,最多2分,复杂性及多样性1分,空间1分。表演:成套艺术性,最多2分:创编结构1分、音乐使用1分;艺术表现,最多2分:表现力及动作质量2分。

4.4、减分

新规则对创编、一般性错误和特殊错误减分都进行了修订。进一步细化“摔倒”和“触地”的释义。旧规则中A、C、D组难度一次轻微触地-0.3分。只要不摔倒,完成错误最多减0.5分。新规则中,所有动作“摔倒”或“多次触地”将会被减1分。所有动作“1次触地”将会被减0.5分。完成错误减分可以累加,但每个动作最多减0.8分。

4.5、技巧动作和违例动作

旧规则将技巧动作分为7类(侧手翻、踺子、前软翻+后软翻、头手翻、前手翻、后手翻、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允许运动员同时完成不同技巧动作。新规则将技巧动作分为五类(踺子、前软翻+后软翻、前手翻、后手翻、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取消侧手翻、头手翻;混双、3人、5人必须同时完成相同的技巧动作。

5、有氧舞蹈

5.1、参赛组别及成套时长

有氧舞蹈在归规则中只有成年组项目。新规则增加了青年组、少年组有氧舞蹈项目。将成年组成套动作音乐长度规定为1′25″,青年组 1′20″,少年组 1′15″(所有项目组别±5s)。

5.2、服装

有氧舞蹈旧规则不允许裙装。和艺术体操、技巧项目一样,允许裙装。

5.3、技巧动作

旧规则未提到单个技巧动作数量。新规则在成年组/青年组的成套中单个技巧动作的数量不做限定。少年组:技巧动作不能重复使用(包括其变形)。如果8名运动员展示技巧动作,要求运动员必须同时展示相同的技巧动作。在整个成套动作中,2个技巧动作的连接组合(A+A),成年组可以使用3次,青年组可以使用2次。少年组:不允许使用技巧连接组合。

5.4、完成质量(一致性)

有氧舞蹈旧规则中一致性未单独强调。最多3分。新规则着重强调了一致性的重要性,并且一致性减分没有上限。

5.5、艺术性

旧规则里未对艺术性有特别的要求,规定街舞部分风格为HIPHOP风格,4-8个八拍,衔接流畅。新规则要求成套动作在健美操运动风貌的基础上必须要有主题、有故事情境,从而吸引观众。着重强调舞蹈风格操化单元必须要与其他项目的动作类别有明显的区别。任何风格的舞蹈都可以作为强制性的第二风格动作呈现并强调了第二风格动作必须能很好地与其他创编内容相融合,而非割裂。

6、有氧踏板

6.1、参赛组别及成套时长

旧规则只有成年组。新增加了青年组比赛。音乐时长成年组调整为 1′25″(±5s),青年组 1′20″(±5s)。

6.2、服装及完成质量

和有氧舞蹈评分要求相同。

6.3、踏板动作

旧规则没有着重说明。新规则强调成套动作在健美操运动风貌的基础上必须要有主题、有故事情境,从而吸引观众。着重强调成套动作中踏板动作的创编要多于地面动作。

7、新规则下竞技健美操训练的要求

7.1、难度及技巧训练

新规则导向下,对单人项目的要求更高,虽然成套时间缩短、难度变为9个,但难度要求更高,特别是男单中要求必须完成动力性跳步:空转、自由倒地、给纳、旋子、水平旋中的一个;B组空中难度不允许完成落地成劈腿动作,不允许做劈腿、搬腿平衡和依柳辛。另外,单人中技巧的提升,对运动员选取过度链接以及技巧加技巧加难度的加分动作,要求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加强技巧的练习及稳定性。对难度的完成要把握更细致,做到完美完成。这些都对运动员的一般身体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在日常训练中,对于运动员要求更高、更全面。

7.2、创编

新规则导向下,对于成套音乐的选择、成套动作的完整性、同伴之间的配合、艺术性要求更高。因此教练员及运动员在创编成套时,就像完成艺术作品一样,每一个细节都有完成的意义,每一个作品都要有主题,有序幕、有讲述、有高潮、有结束。同伴协作要求加进去就有存在的意义,不是简单的填充。整体来说,创编的要求变高了,但同时也促进了健美操项目的发展,使项目特点更突出,不仅仅是竞技,还有强调其艺术性。还要不断提升运动员艺术创编及运动技术的结合。

7.3、个人风格及团队协作

集体项目则对一致性的要求更高,规则中明确规定要达到该项目带给观众应有的视觉效果,一致性减分没有限定,要求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不断精益求精。个人风格更体现在单人项目,在此版规则中,增加了个人形象,多次提高成套内容的主题性,因此在单人项目中,对运动员成套中个人风格的展示也有具体的说明。

8、结论与建议

(1)健美操项目的发展趋于运动技能与欣赏并驾齐驱,相较于旧规则艺术性的评判,更加具体,艺术评分更加细化,着重强调了艺术作品式的竞技成套;

(2)同时,青少年增加了有氧项目,使项目发展更全面,使各年龄段的比赛、训练及运动员的培养更全面,体系更加完整;

(3)对主管部门的要求。主管部门应起到积极管理,促进项目发展的作用。在新规则下发后,积极组织全国及各地市的培训,落实到实处。与此同时,加大新周期比赛的组织与安全,促进竞赛环境的健康发展。此外,还有加大资金的支持,组织公益送培,组织学校健美操的发展,促进该项目体教融合,拓宽运动员升学及就业的渠道,支持相关健美操项目的俱乐部及社会企业的发展;

(4)对运动员的要求。在新规则导向下,要求运动员认真学习规则,着重学习变化的部分内容,根据新规则的导向,重新要求自己,对训练、成套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样才能给自己训练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紧扣时代主题,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提升个人形象,使运动技能和艺术感受同步发展;

(5)对教练员的要求。在新规则导向下,要求教练员积极参加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同时不断钻研规则的变化,引导学生创编、创新、训练、竞赛。不断提升指导训练的能力,促使运动员训练更加全面、系统、科学并且有针对性。

猜你喜欢

青年组艺术性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青年人胃癌31例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