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2022-12-06周姝延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8期
关键词:饲养场布鲁布病

周姝延

(黑龙江省虎林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黑龙江 虎林 158400)

布病会严重威胁牛群的健康,可对奶牛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给饲养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 病原特性

布鲁氏菌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污染的土壤和水、病畜的分泌物以及排泄物和死畜的脏器中生存1~4个月,在肉和乳类食品中大概生存2个月。60℃30min、70℃5min或置于日光下曝晒4h能杀死该菌,对比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有病牛及其皮毛、乳汁、流产胎儿、胎衣和排泄物等。健康的牛群如果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器具,或与病牛进行交配,饲养员为病牛接生,以及人工授精操作时没有严格消毒都会造成布鲁氏杆菌通过皮肤的破损处、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发生感染。

2 患病表现

患牛主要的病变集中在生殖器官且以胎膜发炎为主要特征,病牛临床表现有流产、不育以及各种组织器官的局部病灶。通常病牛,没有特别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呈现隐性感染。怀孕母牛感染会表现流产,而且流产的胎儿大多都是死胎,有产下弱胎的情况,通常都不会存活很久。病牛接触到病原菌至流产出现通常会经历1.5~8个月。孕牛发生流产后大多都会有胎衣滞留,如果不能够及时排出就会造成慢性子宫内膜炎,可见其阴道中有褐色的液体持续排出,并散发恶臭气味,有时还会引发子宫积脓而导致母牛长期不孕。公牛感染后主要发生睾丸炎,个别病例存在关节炎或滑囊炎等症状。

3 综合防控

3.1 加大布病防控的宣传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确实有效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防控布病的知识宣传,从而提高饲养者对布病的防范意识,并且从根本上认识到布病的严重性,同时可以有效的保护自身安全,一旦遇到突发情况也可根据掌握的方法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将布病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3.2 完善并严格执行监控和扑杀实际的监控工作主要包括牛群的饲养生产以及畜产品的流通,从而确保人民的食品安全。定期针对饲养地区的牛群按照相应的比例开展必要的血清化验处理,并且应该坚持随时抽检流产和睾丸炎症状的牛群的工作。阳性反应的病牛应该第一时间捕杀处理,将其用过的饲料和垫料、流产物及死畜等都必须焚烧等无害化处理,牛群日常排泄的粪便可通过沤肥发酵的方式处理,逐渐的净化牛群而成为健康牛群。与此同时,配合采用漂白粉或石灰对饲养场开展彻底的消毒处理。相关的部门要高度重视布病的防疫工作,给饲养员及其家属开展疫苗的接种,牛群执行先检后免的方式,实行100%的免疫。对流通环节中的畜禽及其产品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检查,将消毒措施落实到位,避免布病大范围的扩散。

3.3 加强卫生管理措施对布病预防重于治疗,饲养场的出入口可以设置专门的消毒间,然后采用几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消毒,以有效切断布病的传播途径,避免疫病继续传播扩散。定期对饲养场开展消毒处理,通常每周开展一次,每个月一次全场的彻底消毒。进场需要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包括人员、货物以及车辆都必须彻底消毒后才允许进入,以避免有布鲁氏杆菌传入。饲养人员应该将个人的防护工作落实到位,进入饲养舍之必须穿好防护衣物,并且佩戴口罩和手套,经过全身的消毒处理之后再进入。出舍也应该将防护衣物更换之后经过消毒。

3.4 强化饲养管理工作当前养牛业快速的发展,难免会有大批从外引进牛的情况,这会增加疾病传播的危险。所以应该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不从外引进牛群。对必须引进的牛要隔离饲养,对布鲁氏杆菌病以及结核等疾病进行检疫,确认引进牛的健康状态之后再合群饲养。在每年配种前,应该提前针对种公畜检疫,确认健康之后方可配种,这样可降低感染布病的概率。

猜你喜欢

饲养场布鲁布病
贵州省动物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与分析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牛羊引种布病防控策略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我在干校饲养场
拯救“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