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联合气道分级管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的应用

2022-11-28左美华黄利群甘新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0期
关键词:血气气道有效率

左美华 黄利群 甘新春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西宜春 336000

受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肺容量少等多种因素影响[1],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极易发生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患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2],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将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指通过给予患儿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的方式,开放上气道、保持患儿呼吸通畅、缓解呼吸困难、保证氧供[3-5],挽救患儿生命。关系到疾病的转归及预后[6],治疗期间为患儿提供合理护理方式对后续治疗也至关重要。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干预措施的每个项目经过都临床验证,每个项目联合起来实施能更加高效地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护理质量[7-8]。气道分级管理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机械气辅助管理模式[9],同样可用于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的后续护理当中。本研究将对集束化护理联合气道分级管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CPAP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现代儿科危重症医学》[10]中新生儿呼吸困难的诊断标准,新生儿呼吸频率≥60次/min,节律有改变,或者呼吸音减低或消失,严重的三凹征,吸气时有辅助呼吸肌参与,部分可有青紫及意识状态改变;②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参与研究前接受过相关治疗;②严重产时感染;③先天性器质性功能不全;④参与研究期间死亡;⑤先天畸形;⑥临床资料缺失。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体重1 203~3 700 g,平均(2 454.27±412.36)g;胎龄26~39周,平均(33.29±5.62)周。观察组中,男23例,女19例;体重1 200~3 694 g,平均(2 453.09±408.27)g;胎龄26~40周,平均(33.06±5.47)周。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TYEZX-336-RR)。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CPAP治疗,具体操作如下。将患儿鼻腔与NLF-200A型呼吸器(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连接,选择适合患儿的闭塞型号,呼吸器压力在3.38~4.50 mmHg(1 mmHg=0.133 kPa),起始氧流量为4~6 L/min,患儿病情好转后将氧流量调至2~3 L/min,氧浓度<50%,保持初始呼吸器压力。30 min后,观察患儿血气情况,出现好转则将氧浓度减少至40%以下,逐步降低呼吸器压力。调整参数后30 min测定患儿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后每隔调整频率为1 h/次。

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护理:①对患儿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评估,制订合适的集束化护理措施;②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开放气道、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在进行CPAP治疗时保持患儿鼻腔清洁、保护鼻部皮肤,选择合适的固定帽及鼻塞,装置连接紧密,管路通畅[11-12];④每隔2~3小时评估患儿鼻部情况并让患儿吸入气体加温湿化鼻部;⑤为患儿进行保暖,保证患儿的营养供给,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气道分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如下。气道分级评分[13]中包含3个指标,分别为痰液量、痰液黏滞度、咳嗽反射,每个指标按照严重程度从轻到重为1~5分,满分为15分,分数越高患儿情况越严重。根据患儿气道分级的不同对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护理重视度按照A级(11~15分)、B级(7~10分)、C级(4~6分)、D级(1~3分)依次对应高度重视、重视、关注、基础关注。A~D级患儿均为调整参数后30 min测定PaO2,参数调整频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方式。A级:参数调整频率30 min/次,每2小时翻身、叩击、震颤、体位引流、膨肺吸痰;B级:参数调整频率1 h/次,每4小时翻身、叩击、震颤、体位引流、膨肺吸痰;C级:参数调整频率2 h/次,每2小时翻身1次,每6小时叩击、震颤、体位引流、膨肺吸痰1次;D级:参数调整频率2 h/次,每2小时翻身1次,每8小时叩击、震颤、体位引流1次,于每天早上8点对患儿状态进行评估。

两组患儿均连续护理2周,两组患儿的相关护理人员一致。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护理总有效率[14]:对患儿护理前后的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和吸入氧浓度(inhaled oxygen concentration,FiO2)变化进行测定。患儿SpO2显著升高、FiO2显著降低、呼吸稳定无其他症状则判定为显效;患儿SpO2较护理前有升高,FiO2较护理前有降低,呼吸困难等症状有缓解则判定为有效;患儿SpO2与FiO2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无改善则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呼吸相关指标: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进行测定。③血气指标:对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Pa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呼吸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呼吸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的RR低于护理前,OI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RR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呼吸相关指标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呼吸相关指标的比较(±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RR:呼吸频率;OI:氧合指数

组别例数RR(次/min)护理前护理后OI(kPa)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2 42 63.23±13.84 63.18±14.07 0.016 0.986 59.46±12.46a 51.61±12.41a 2.892 0.004 26.31±4.81 26.49±4.76 0.172 0.863 30.54±4.51a 33.17±4.67a 2.625 0.010

2.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患儿护理前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的PaO2高于护理前,Pa-CO2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后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mmHg,±s)

表3 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mmHg,±s)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PaO2: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1 mmHg=0.133 kPa

组别例数PaO2护理前护理后PaCO2护理前护理后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42 42 52.19±10.54 52.64±10.26 0.198 0.843 80.53±9.15a 93.42±10.27a 6.073<0.001 50.43±6.34 50.37±6.47 0.042 0.965 44.68±3.51a 36.84±4.46a 8.952<0.001

3 讨论

呼吸困难在新生儿中较为常见,不及时治疗容易发展成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生命[15]。临床上采用CPAP对患儿呼吸困难等症状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对改善患儿病情、促进患儿良好恢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6-17]。除此之外,患儿治疗期间也应采取适当的护理模式,保证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集束化护理可对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改善,提升护理质量[18];气道分级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通气时间,减少并发症[19]。本研究对二者联合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CPAP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总有效率(93.86%)高于对照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集束化护理与气道分级管理模式联合能有效提升治疗护理有效率,加快患儿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护理后RR低于对照组,OI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护理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护理方法联合能显著提高患儿RR和OI,使患儿血气指标得以恢复。集束化护理将各个项目进行优化,将各干预措施融入集束化护理中,去粗取精,达到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气道分级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患儿昼夜节律,确保患儿在夜间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尤其对于C~D级的患儿,减少CPAP治疗频次可显著增加患儿休息时间,减少外界干扰,加快患儿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联合气道分级管理模式在新生儿呼吸困难患儿CPAP治疗中的效果好于单一采用集束化护理,护理总有效率能显著提升,患儿呼吸频率、血气水平等指标明显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血气气道有效率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很有效率
黑珍珠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