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营养专业项目化教学在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28吴素琴姜玥刘宵达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30期
关键词:免疫学营养思政

吴素琴 姜玥 刘宵达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免疫与微生物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101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医学营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更是基础医学通向营养专业的桥梁学科。该课程通过介绍食品生产中的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营养专业核心课程、未来营养岗位工作以及服务全民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营养师职业教育起始于2003年[1],医学营养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医院、学校、食品、餐饮及单位食堂等单位,传统的学科式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院校培养健康产业技能型人才。项目教学即把课程中相关知识整合到工作项目中,使这些知识变得更加具有逻辑性和关联性,旨在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能综合运用知识[2]。为了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3],培养高素质医学营养技能人才,我们进行了针对高职营养专业的项目化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经考核效果良好,有利于营养领域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7月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医学营养专业22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年级分为试验组(118人,2020级)和对照组(104人,2019级)。试验组中,男12人,女106人;年龄17~21岁,平均(19.37±0.68)岁。对照组中,男19人,女85人;年龄18~22岁,平均(19.54±0.78)岁。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全程完成教学内容;②自愿参与本项研究。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学学生;②患重大疾病的学生。本研究经辽宁医药职业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进行(批号:2019010),所有学生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学科式教学方法,按教材章节教授教学内容。试验组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通过构建教学项目内容并实施教学改革,评价项目化教学在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纳入研究的两组均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14个教学周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化改革具体实施如下:

1.2.1 构建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主要的营养免疫学理论知识,包括免疫系统、抗原、抗体等基本知识,理解常见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学诊断、治疗和预防。掌握食品生产中主要的微生物生物学特性,熟悉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与控制,理解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微生物与食品腐败变质的关系,微生物与食品卫生。②技能目标:应用免疫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判断病原诊断、免疫诊断检测项目;掌握免疫技术常用的仪器使用方法,熟悉过敏原检测、PCR致病菌检测等方法;能够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掌握在食品生产加工和食品生产监督中有关微生物的鉴别、检验、生产控制等基本实践技能。③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理解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能够履行食品行业的健康生产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培养敬畏生命、爱岗爱业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团队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文关怀精神。

1.2.2 确定教学改革项目试验组根据行业调研及教学团队研究,采用了以营养岗位工作为主线的项目化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将26个章节内容整合为六个岗位相关项目内容,具体内容包括:①微生物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②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及腐败变质;③微生物与食品生产加工技术;④微生物与食品卫生;⑤食物中的免疫学检测;⑥营养免疫学。项目包括的学习任务及职业技能具体见表1。

表1 项目化教学内容

1.2.3 教改实施过程实验组项目化教学改革以“营养岗位项目”为核心。课前教师布置教学案例,带入学生进入学习项目,教学中将微生物与免疫学内容与“食品保藏”“食品卫生”和“过敏原检测”等营养岗位技能整合,引导学生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项目问题,掌握营养领域实践技能。例如实施教学项目“微生物与食品生产加工技术”,课前学生观看“酸奶的制备”情景教学案例及视频引出学习项目,课上介绍利用细菌、酵母菌、霉菌、微生物酶生产食品,实训课中学生利用双歧杆菌发酵制备酸奶。通过该项目,学生既掌握了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食品的技能。教学中适当运用PBL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将思政素材融入项目化教学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这就要求教学中挖掘符合时代特色的鲜活思政素材,将有利于学生服务我国营养健康行业。思政案例来源于营养工作实践,因此教研室教师和营养行业专家共同制订了思政案例。例如科学巨人巴斯德的贡献;伤寒Mary的故事;“毒黄瓜”引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冷链传播,应防止病毒通过冷冻食品传播疾病;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工作中应遵循行业规则保证食品卫生等。将思政素材融入教学有利于实现教书育人与立德树人相统一,是培养新时代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完善云教材教学包,完善云班课试题库。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高质量的课堂,更要求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因此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学内容之一。教研室应用学习情景案例模式编写立体化云教材,教材的“案例导入”“课堂讨论”和“知识链接”等模块都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也参考了多本食品微生物与营养免疫学教材,不断更新教学视频、PPT等教学包,增强时代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学生良好的反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总评考核成绩,包括教学项目的随堂测试成绩(30%)、实训课操作评分(30%)、期末测试成绩(40%)。并根据学生的期末考核成绩划定等级,包括优秀、良好、中等、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为(81.62±11.40)分,高于对照组的(77.77±11.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5,P<0.05)。两组学生总评成绩划定等级后比较,试验组的成绩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的比较(例)

3 讨论

项目教学法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4-5],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德国的教育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6],教学过程即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工作情景掌握行业技能。医学营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营养咨询与指导、营养治疗及食品安全管理等工作岗位,微生物与免疫学项目化课程使学生掌握了利用微生物生产食品,以及在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监督中有关微生物的鉴别、检验、生产控制等基本实践技能,是一门重实践的应用性学科。食品卫生相关问题如霉变(霉菌污染)、发酸发臭(酵母菌、细菌污染)和发涩发喇(油脂酸败)等多种状况[7]与微生物密切相关。德国职业教育强调情境学习[8],项目化教学改革让学生在项目中充分融入营养工作情境,提高了学习热情和效率。这种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岗位需求、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9],教学改革项目的制订围绕着职业能力的提升。围绕营养岗位“提供营养保障”的职业能力,教研室制订了“营养免疫学”项目,介绍了免疫系统与营养的关系,如何通过吃来调节免疫力,蔬菜水果中的植物营养素类、抗氧化剂、多糖及含碳化合物都有利于免疫系统发挥作用,还补充了常见免疫调节药物等。针对“食品检测”的职业能力,制订了“微生物在食品环境中的生长”“微生物与食品卫生”和“食品中的免疫学检测”等教学项目,掌握了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这些改革内容删除了传统学科教学中与专业技能无关的免疫应答机制等理论性强的内容,偏重职业技能培养,密切衔接医院营养科、单位食堂和餐饮行业等营养工作岗位。不但让学生带着兴趣掌握了专业技能,也更容易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励志为祖国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经过项目化教学同学们能够利用食品微生物和营养免疫学知识,更好地在未来的岗位中提供生产食品、检验食品、提供营养保障和食品卫生检测等职业技能。

教学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丰富的学与教的活动,项目才具备了完整的教学功能[10]。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研室将“肉类的腐败变质及微生物检测”纳入实训项目,学生课前以小组形式学习讨论肉类的腐败现象、肉的腐败优势菌和机制、肉的防腐措施、生鲜肉的保存等学习内容,撰写预习报告。课堂上分组演示,其他小组成员提问题,最后老师点评,并进一步制订“肉类微生物检测”计划。该内容通过实训加深了学生对“微生物与食品卫生”内容的学习,通过主动学习掌握了食品中微生物检验等技能,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计划工作能力、操作技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提出食品安全问题是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医学营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期职责[11-12],项目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政要素[13]能更好实现思政目标,因此我们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挖掘课程鲜活思政元素,有利于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14]。教学项目中培养学生协作完成项目的团队精神,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敬畏生命、爱岗爱业的职业精神。将课程思政融入项目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的要求。

此次教学改革的特点是将微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充分融合到教学项目中,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设计梳理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与项目、案例、任务联系起来,形成若干的教学模块,每个模块又分若干项目单元,建立以过程为牵引的课程教学体系。将知识要素与技能要素直接切入工作项目中,学生在其项目中掌握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实现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综合职业能力是职校学生适应现代职业情境变化所必须具备的能力[15],也是评价职业教育的学习质量的职业行动能力[16]。考核采取云班课随堂评价、实践课操作评分结合期末成绩的方式,其中操作评分制订了细则,督促学生严格遵循行业规范,这种全面、科学、客观、量化的教学评价模式,体现了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评价。考核结果表明,经过教学改革后,试验组学生期末总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总评成绩划定等级后比较,试验组的成绩等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营养专业项目化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成效明显,对实践能力及总评成绩都有提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面临着重点发展的历史机遇,2022年处于《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键的一年,是提质培优的重要时期,应进一步进行行业调研,打造医学基础课程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在《关于2022年职业教育重点工作介绍》中指出,应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建设,落实好立德树人任务,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目前项目化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研究较少,而微生物学、免疫学与食品生产及检验关系紧密,我们的思政素材融入项目化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改革有利于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也为其他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猜你喜欢

免疫学营养思政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彩图处理的有关说明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探索与实践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蔬菜与营养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