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理论视域下《心灵奇旅》叙事技巧研究

2022-11-21李美澳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6期
关键词:乔伊光圈工厂

李美澳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旅游与传媒学院)

由彼特·道格特执导的动画电影《心灵奇旅》讲述了梦想成为爵士钢琴家的男主——乔伊·高纳,与厌世的灵魂“22”相遇,并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寻找到生命意义的故事。影片以珍惜眼前为精神内核,为观众所认可,也获得了不俗的票房。影片中的空间主要分为现实空间、训练灵魂的“灵魂工厂”、通往生命尽头的“尽头空间”等几个空间。故事在不同空间中展开,通过空间的转向表达影片的主旨。

“‘空间转向’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指人们改变了传统的空间观念,将空间概念带回社会理论的架构之中或曰以空间思维审视社会。”[1]李显杰在《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将电影的叙事空间归纳为画格空间、镜头空间和影片空间三类空间。《心灵奇旅》中主人公在不同的空间中作出选择,决定人生的走出方向;影片也随着角色的选择在画面颜色、物理特点等方面巧妙地设置空间,通过镜头空间和影片空间的变化巧妙地表现电影主旨。

1 奇幻的镜头空间

“‘镜头空间’是处于时间序列之下的活动影像的客观呈现,可见其动态性。通过画面构图的‘语式’功能、声音配置的‘调性’功能和镜头运动的‘言说’功能三种叙事功能,详细地阐释了‘镜头空间’中所包含的‘语言’所具有的叙事意义。也就是说,‘镜头空间’为影片的故事情节发展提供‘言说’机制。”[2]因此,镜头空间即影片中所包含的场景、构图、光影等画面所呈现出来的空间效果。《心灵奇旅》中,主人公乔伊·高纳跌入施工的枯井中,身体消失,其灵魂到达了一个巨大的光圈前,影片运用画面构图突出表现内容主题的空间叙事便从这里开始了。

1.1 磅礴的“尽头空间”

“巴赫金认为小说主人公的‘着意之处’是通过‘叙说自身和自己身边的环境’来‘评说世界’。”[3]乔伊·高纳想要登台表演爵士乐的愿望与他妈妈的意见相左,赌气上街的他掉进了施工井里,至此,影片背景交代完成。影片开始根据主角经历的不同情节在色调、画面等空间上进行改变。

乔伊跌进施工井里的画面背景整体为黑色,跌入井中后,乔伊便化作了代表灵魂的光点,置身于一架向上倾斜的桥上,桥的另一头是巨大的光圈,桥梁上是成群的灵魂,光圈另一面是结束生命的地方。光圈和桥梁加起来刚好填充了画面,这里便是代表生命尽头的“尽头空间”。

“尽头空间”整体是黑色的,细长的桥梁与巨大的光圈组成了完整的画面。同时,光圈和桥梁的颜色都是荧光蓝,与背景的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角乔伊在这里只剩下灵魂可以活动,所以他对生活的失望通过这个“尽头空间”转换到了灵魂层面。“尽头空间”的画面呈现出了影片想要探讨的主旨——理想与现实的价值。将光圈放置在桥梁尽头是影片在空间上对生命尽头的一种隐喻,光圈的庞大与主角乔伊灵魂的渺小形成鲜明的对比。乔伊本来处于即将上台表演、实现梦想的高光时刻,而此时因为肉体生命的结束,他无法表演,变成灵魂来到了“尽头空间”,自己将要被吸入庞大不见底的光圈里。“人的视觉绝不是一种类似机械复制外物的照相机一样的装置。它不像照相机那样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活动,外部世界的形象也不是像照相机那样简单地印在忠实接受一切的感受器上。”[4]在这里,影片利用光圈的巨大外形和未知、整体黑色的背景以及主角不能实现梦想的现实,成功地营造了紧张刺激的氛围。同时,主角此时对表演机会的惦记和无法参加表演的矛盾,为影片后面的主题表现做了良好的铺垫。

1.2 梦幻的“灵魂工厂”

“灵魂工厂”是主角乔伊的灵魂跳进“尽头空间”的光圈后到达的地方,也是灵魂出生的地方。灵魂在这里集齐勋章便可获得到达地球的通行证,重新回到地球上。主角跳入光圈中到达“灵魂工厂”。光圈就是镜头空间中两个空间转换的节点,此时主角的活动被引入“灵魂工厂”中。

“灵魂工厂”整体呈现粉蓝渐变的颜色,地毯质地柔软,坠落在地毯上也不会受伤。灵魂在这里可以随意跳跃、构建房子和学习。而主角的灵魂也在导师的带领下,从最开始的暴躁不安变成了后来的耐心探索。在这里,灵魂受到的训练包含 “寻找生命的火花”这一项,只有找到生命的火花才能重新回到地球。而“灵魂工厂”梦幻的环境和自由活动的物理空间特点,使主角乔伊的灵魂得以暂时安静,舒适的环境和此时他寻找人生价值的任务让影片的观感从在“尽头空间”的恐慌变成了在舒适环境中的悠闲,为主角找到“珍惜当下”的生命价值营造了空间氛围,影片的主旨也在这一空间进一步显化。乔伊的灵魂在这里可以通过一个球形空框俯视地球,俯视的视角和眺望地球的空间亦是影片利用主角的视角对生命找到价值后重获新生的体现,也是在这个情节中,影片利用“灵魂工厂”的舒缓空间叙述了如何寻找生命价值,为影片后期的叙事做了铺垫。

1.3 灰暗的“悲惨世界”

“灵魂工厂”除了帮助乔伊找到生命价值,还出现了一个重要角色——厌世的灵魂“22”。因为乔伊与“22”发生争执,两人掉入了第三个空间——灰暗地带。灰暗地带是迷失、困惑的灵魂所在之地。画面整体色调程深灰色,这里的灵魂看起来庞大而暗沉。与“灵魂工厂”的环境不同,灰暗地带风沙弥漫,主角乔伊的灵魂在这个空间游走时,不仅有风沙飘过,还有漫天飞舞的雪花和杂物。地面上散落的、灰暗的、大块的巨物也飞驰着袭击主角。通过角色对话得知,这里的灵魂都因负面情绪而被困住,这里物体的沉重和色调的深暗与“灵魂工厂”中物体的灵活轻巧、色调鲜艳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镜头的运动是导演最为常用的一种展示画外空间的方式。通过摄像机镜头的运动可以将画面内容逐渐远离原本要表达的重点,这样不但可以简单明了表现出画外空间的存在,而且能够完成影片叙事中心的转移。”[5]在灰暗地带,主角乔伊和“22”帮助迷失的灵魂找到回到光明地带的方向。这些灵魂也在主角乔伊和“22”的帮助下重拾自信,找回了平静的情绪,画面的光影也随着人物情绪的转变从明暗频繁切换转回了平静安定。

至此,三个空间分别承载了影片主旨的三个要素:“尽头空间”——失去意义的灵魂;“灵魂工厂”——寻找生命价值的灵魂;灰暗地带——被负面情绪所困的灵魂。“‘影片空间’,即‘形象空间’,主要是指整部影片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影片作为整体意义上的空间结构或者说空间的组合,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故事内容是什么。”[6]《心灵奇旅》中的“尽头空间”“灵魂工厂”和灰暗地带分别通过景别的大小、色调的明暗和构图的对比呈现出不同的镜头空间的特点,也分别表现了结束、寻找与被困三个环节。“空间叙事,简单地说,就是运用或借助空间来进行叙事,把空间作为一种叙事手段,是动词性词组。”[6]在“尽头空间”的结束、在“灵魂工厂”的寻找和在灰暗空间与负面情绪的抗争组成了《心灵奇旅》的空间叙事框架,影片也利用画面、色调对相应的情绪进行了渲染,呼应主旨。

2 视角转换灵活,建构情节空间

“情节空间指通过情节使观众在脑海中想象到故事中的其他地点。在银幕空间和荧屏空间中,场面调度同样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平衡构图形成富于冲击力的效果。”[7]而从影片的故事情节来看,影片的情节又通过角色的特点和设定完成了该片叙事空间的转换。

影片借助“灵魂工厂”等空间的转换凸显主角对理想追求的执念,而在空间转换途中所遇到的角色通过与主角对话,向主角传递了影片主旨思想,完成了对主角思想的洗礼,进而表现出影片主旨——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而积极用心地去生活,则是在此之上对自己的恩惠和褒奖。

2.1 两个灵魂的救赎

主角乔伊在影片中的生活并不如意,他热爱爵士乐,渴望登台演出,但一直没有机会。终于获得登台表演机会的他,因为欣喜若狂而忽略了交通安全,到达了生命尽头。而“22”则是一个长期在“灵魂工厂”受教育的灵魂,他调皮、厌世,因为找不到生命的火花而一直停留在灵魂工厂里。“22”和乔伊灵魂错穿使两个角色产生交集,彼此获得了审视各自人生的全新视角。从“灵魂工厂”返回地球时,乔伊和“22”一起跳跃,这个过程中“22”的灵魂进入了乔伊的身体,乔伊却进入了在一旁的猫的身体。灵魂交换的故事便构成了“22”和乔伊以第三视角体验生命、审视自己的情节,“22”找不到生命价值,乔伊完全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两个人物的生命观通过这个情节空间得以互相改变。

主角乔伊获得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机会,通过这个视角,他看到了自己因为心中的执念而忽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乔伊对表演的执念在这里转换成了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新的视角同样给了“22”一次审视自己的机会,他带着新身份去体验曾经拒绝体验的一切。在乔伊的身体里,“22”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虽然会有疼痛等感受,但这种伸手就可触碰物体的感觉是在“灵魂工厂”里做不到的。阳光下飘落的树叶在风中旋转,像一只扑腾着翅膀的金黄色的蝴蝶,“22”伸手接住,树叶稳稳地落在他的手心。这种真实的生活感既给了“22”爱上这世间日常的理由,也让他找到了自己长久以来没有寻得的“火花”。

这段两人视角交错的经历借由影片中乔伊的追问,重新解读了生命的“火花”。“火花”并不是世俗的梦想、目标、追求,而是这些理想所带来的对生活的向往、勇气和热情,即使不能实现自己所执着追求的梦想,但是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那么生命就拥有了“火花”。影片通过构建乔伊与“22”灵魂互换的情节,使两个角色成功解答了自己原有的困惑,“22”找回了对生活的热情,乔伊转变了对表演的执念。两个灵魂对生命价值的寻找构成了完整的“心灵奇旅”。

2.2 零碎的配角拼贴主题

在乔伊和“22”灵魂错穿的过程中,乔伊误入了自己所养的猫的身体。乔伊在猫的身体中所碰到的配角也分别在不同的情节空间回应了整部电影的影片空间,完成了电影对珍惜眼前的主题的叙述。

船长——以角色故事暗喻影片主题。船长这一角色解释了灰暗空间的意义和“放空灵魂”的由来。而这个开启灵魂之船的船长在现实中其实是一直在街角帮理发店转牌子的普通工人。这个角色将现实中的小人物与精神世界的智者形象相结合,其实是影片对平凡的认可和对平凡工作的意义的认同。生活圈住了现实中的船长,但船长的精神世界其实充满智慧。影片所要表现的不为当下生活所困的思想便通过这一角色体现出来。

理发店长——以人物背景暗喻影片主题。理发店长一直默默地听乔伊表达对爵士音乐的热爱和对登台表演的渴望,当带着“22”的身份来理发的“乔伊”和店长对话时,乔伊第一次以第三人视角倾听了店长放弃梦想的故事,店长改变了以往的沉默,夸赞了“乔伊”。而店长这个角色代表的便是那些为稳定生活而停下追求梦想的人。同样是止步梦想,店长并没有沮丧和难过,而是在理发工作中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还将这个想法传递给了乔伊。店长的角色背景便体现了影片珍惜当下的主旨。

乐团团长——以台词明示影片主题。乐团团长同意乔伊的加入而成全了乔伊演出的梦想,但演出之后乔伊并没有获得想象中的快乐和欣喜,觉得自己还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此时,团长向乔伊讲述了鱼寻找大海的故事:鱼因找不到大海而失望,却不知道其实它就在海里。团长讲述的故事,用角色台词明确说明了影片想要传达的珍惜眼前的思想。

三个配角以自己的角色、背景故事和台词凸显了影片“活在当下”的主题,主角也通过新的视角去感受生活,成功改变了他最开始的想法。

3 结语

通过镜头空间在色调、构图方面的设置,《心灵奇旅》显化了主角乔伊身上的矛盾,又通过影片空间中视角的变化和配角的话语表达了主旨。在“尽头空间”里,荧光色的桥和光圈开启了灵魂找寻之旅;在“灵魂工厂”里,粉蓝渐变的颜色和柔软的触感营造了舒适的思考空间;在灰暗空间里,风沙弥漫和光影的骤变教会了灵魂与负面情绪抗争。而主角乔伊和“22”的视角互换,使他们改变了旧有想法,明白了“珍惜眼前”的意义。

《心灵奇旅》就是通过景别大小不同、色调明暗对比鲜明的三个镜头空间,和主角、配角视角互换的影片空间的相互配合,讲述了两个灵魂各自找到生命意义的故事。其中“尽头空间”“灵魂工厂”和灰暗世界的转换代表着角色对生命价值认知的转换。主人公和“22”在奇幻之旅中通过各个空间的变化实现了认知的转变,最终乔伊和“22”都在灵魂训练、视角变化和与配角对话后,接受了珍惜当下、感受生活的生命观。空间色调配合情绪的正负转换、角色视角的变化、配角的巧妙安排,便是该片的叙事技巧所在。

猜你喜欢

乔伊光圈工厂
粉色伞裙
关于光圈,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奶酪工厂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你是那个杀猪的
植物工厂
Vonigtlander Nokton 50mm 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