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之东固传统造像影像化传播探析

2022-11-21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6期
关键词:技艺文化遗产传统

张 莹

(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

1 东固传统造像及其保护情况

1.1 东固传统造像概况

东固传统造像是一项集木雕工艺、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于一体的综合性传统手工技艺,自明朝初年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这项技艺包括神像木雕和开光仪式两大部分,既包含从备料、选料到上漆和贴金箔等完整且精细的神像制作工序,也包括请示、准备、开光和送神等一套流程复杂的民间道教仪式,具有烘托信仰情境氛围、安定社区、愉悦精神等文化功能[1],凝结了当地居民的集体记忆。

东固传统造像这项技艺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固镇以刘节明为代表的刘氏家族,根据刘氏手抄本科仪文本《神像开光科书》中记载,其祖辈属“南京工部匠籍”中的“雕銮匠”,身怀木雕技艺,后辗转迁至东固镇,因而使得这一凝聚着集体审美意蕴的传统艺术在东固地区流传至今。

1.2 东固传统造像保护与传承情况

在吉安市青原区政府的推动下,东固传统造像于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据东固传统造像传承人刘节明先生介绍,在他儿时原本还有几家人从事造像技艺,但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手艺人将传承下来的古老书籍烧毁,技艺曾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因此,为传承和弘扬东固传统造像,刘节明更新传承理念,克服祖训的束缚,打破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对外开办传习所,推动了传统造像技艺的活态传承与传播。

2 东固传统造像影像化的必要性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指出,非遗的保护应该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2]。非遗影像贯穿自立档至振兴的全过程[3],成为记录、阐释、保存和展示非遗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

2.1 非遗记忆——记录与保存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非遗保护工作“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4]。相对于文字和图像,影像的视听优势使其成为较优的记录工具,用影像记录东固传统造像的工艺制作流程和开光仪式,用动态的镜头将非遗文化实践直观地呈现出来,可以更为生动、鲜活地展现这项技艺及其承载的文化内涵。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发现东固传统造像在传承过程中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首先是由于技术发展带来的雕刻工具的变化,如现在开坯已由原本的纯手工工具更换为电动工具;其次是由于时代变迁造成原材料的变化,一方面是政策变更下选材方式已由上山砍木更改为采购木材,另一方面是其他传统技艺的消失导致原本的神像眼球材料随之消失,不得不进行替换;再次是为了让传统技艺适应时代发展,传承人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艺术创新。这些文化实践变化在书籍等资料中未被完全体现和记载,因此必要的影像采集和及时的影像更新,可以避免非遗原生态的文化实践表现状态和历史演变过程变得模糊甚至消失,同时当下的影像记录都将成为未来可靠的非遗历史资料。

2.2 非遗印象——宣传与传播

大众媒介的发展对非遗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挤压了非遗真实的文化空间的同时,也为非遗提供了虚拟的传播空间。因此在非遗保护工作中,要“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进行宣传展示”[5]。

东固传统造像在当地享有盛誉,但其文化实践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传播范围也相对较小,仅在东固及其所辐射的周边区县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普及非遗知识和宣传非遗文化,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影像作为非遗在媒介中传播的重要载体,应在宣传工作中担负起阐释和展示东固传统造像表现形式和艺术形态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项传统美术类的非遗,东固传统造像核心技艺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2014年,刘氏兄弟的传统造像工作坊被授予青原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以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推动该项目的可持续性保护与传承。不过,优秀的非遗也需要宣传与推广为其不断注入活力,通过动态视听影像将东固传统造像的艺术形象在电视和互联网上进行传播,扩大其传播的范围,提高该项文化和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对于有效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形成良性传承来说尤为重要。

另外,对东固传统造像进行影像化制作与传播,与《公约》中对宣传非遗的要求相符合,与我国非遗的传播措施相匹配,也与“拍摄和译制传统工艺纪录片、教学片和宣传片,弘扬工匠精神,促进知识传播、普及和技艺交流,方便大众学习传统工艺知识”[5]的文化振兴要求相契合。而且,用影像呈现和阐释东固传统造像的文化实践、文化内涵和工匠精神,可以向人们普及非遗知识,共享非遗文化,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听觉感官,形成非遗印象,增强保护与传承非遗的意识,同时敬仰民族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3 东固传统造像的影像化创作之道

3.1 坚持真实性原则

虽然《公约》中未对非遗保护的真实性提出任何要求,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6]。根据释义解释,真实性是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本真性或者原真性,其在历史上原来是个什么样子,我们就按什么样子进行传承和传播,要尊重它的历史原貌,不能走样,更不能歪曲,否则就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7]。尊重历史原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非遗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发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如上文所述,东固传统造像从制作工具到艺术内容,都在历史的进程中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由此看来,保护非遗“历史上原来”的“样子”,并一直按照这个“样子”进行“传承和传播”,这与非遗活态传承的要求和现实境况相悖,可以说非遗的静态真实既是难以做到的,也是不合理的[8]。基于非遗的活态性和动态性特征,重新考量对于其真实性的要求,应尊重其自然演变进程,做到在真实的文化空间中展现非遗的核心价值、自然演变进程和生存现状等,如此才能让非遗在传承和传播中保持“原汁原味”的状态。

对于非遗影像创作而言,其目的是保护和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记录与呈现非遗的真实状态就尤为重要,也应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从原生态的非遗文化实践到最后影像文本的呈现,必然少不了选择和加工,但都不能偏离非遗的核心价值与原真生态[9]。因此,在东固传统造像非遗影像记录与创作中,应该在刘节明等传承人知情和同意的基础上,基于充分的调研,采集影像素材进行制作,呈现真实的文化空间、文化实践、价值取向及情感认同,保证影像的真实性。

3.2 依据需求量体裁衣

目前,关于东固传统造像比较完整的影像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是为申报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而创作的申报片;第二类是相关的新闻采访和报道片段;第三类是以传承人形象为原型创作的动画片。影像可以贯穿非遗项目从建档到传播的全过程,在每个阶段其所承担的功能略有差异,应根据目标和需求的不同,采用多元化的方法进行影像化创作。

首先,为保存而采集影像。影像相对于传统的文字和照片资料更为具象,不需要进行复杂的信息解码和编码,便能够将造像不同的雕刻手法和表现样式等直观地呈现出来,更接近非遗项目的原貌。因此,系统、专业地采集、制作非遗记录影像对非遗资料存档和研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以刘节明等传承人的口述史、非遗活动和实践的文献纪录片等影像为宜。

其次,为传播而创作影像。作为文献资料的非遗影像固然可贵,但往往只适合作为资料留存和研究,不适用于大众传播。为适应互联网和电视媒介的传播机制和受众的接受心理,应结合东固传统造像的技艺特色创作相应的影像用于大众媒介传播,主要应创作纪录片、影视片、宣传片、动画片以及短视频和中视频等类型的影像。此外,影像可以搭乘技术快车,与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等嫁接,将非遗移入虚拟空间,充分调动受众的感官,给受众提供沉浸式全息体验。

4 东固传统造像的影像化传播之路

4.1 坚持以文化为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10]非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和审美观念,非遗影像不仅是文化现象存储和传播的载体,也应该肩负“文以载道”的重任。

东固传统造像技艺蕴藏着传统审美情趣,与儒家文化交融,同时体现着传承人的匠心独运。在传播非遗影像时,应该坚持其文化内核,由表及里地讲好非遗故事,重塑和传播工匠精神,厚植文化自信。

4.2 多维路径传播

东固传统造像相关的影像在网络中流传较少,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影像作品有限,另一方面则是有而未传。为了能使非遗影像充分发挥宣传功能,让非遗融入现代社会,应该采用多维路径传播。

非遗的保护主体既包括传承主体即传承人,也包括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群体,他们在非遗影像传播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政府部门和传承人应该先扎根于东固传统造像的生存环境,在研学基地、展览馆和社区等场所,通过展映、分享非遗宣传影像等方式进行组织传播和人际传播,与传统的静态展示和人工讲解相得益彰。同时,可以组织非遗宣传片同非遗技艺一起走进东固和周边的学校,丰富非遗知识的普及方式,增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

传播力度大、覆盖面广的大众传播在非遗影像传播中不可或缺,新闻媒体和社会群体两大传播主体应相互合作,主流媒体的正向引导和新媒体的创新传播相辅相成,可以多维度传播非遗影像。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导下,主流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近些年《非遗公开课》《了不起的匠人》等与非遗相关的电视节目和纪录片在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技术赋能的非遗影像在各大卫视春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蕴藏非遗文化的影视剧作品层出不穷,具有文化基础和集体记忆的地方媒体在传播非遗影像时也不遗余力,东固传统造像应该搭乘这股文化传播东风,在传统媒体的宣传中占得一席之地。在技术的推动下,影像制作和传播的门槛不断降低,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媒介成为非遗影像传播的重要阵地。应该侧重互动式传播,媒介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画像,通过推荐算法精准地将非遗影像推送到对此感兴趣的人手上,让更多人通过新媒体平台认识非遗,并产生交流互动。

5 结语

东固传统造像凝结着当地人的情感与智慧,反映着一方水土的历史变迁,目前相关非遗影像制作与传播力量比较薄弱,但同时有较大的挖掘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在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东固传统造像的技艺手法与发展变化用影像进行存储,将其文化内涵和情感认同用影像进行表达,对该项非遗的记录和传播而言不可或缺。

猜你喜欢

技艺文化遗产传统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