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党报力量
——以2021上饶抗疫报道为例看党报记者如何展现担当作为

2022-11-21

传媒论坛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上饶党报舆论

张 弛 余 燕

2021年10月30日,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报告发生一例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这也是我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江西第一次出现德尔塔毒株病例。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一大战大考,作为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的驻地新闻机构和党报记者,该以怎样的姿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打好这场新闻舆论攻坚战?怎样才能牢牢抢占主阵地、制高点,更好地展现党报记者的担当和作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报力量引导舆论,彰显党报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

疫情就是命令,报道即是使命。战“疫”一个月间,江西日报社上饶分社及记者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畏艰险,不舍昼夜,快速出击,践行“四力”,用心用情讲好抗疫故事,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努力以大担当、大作为书写党报和党报记者硬核的抗疫答卷,先后采写刊发报纸稿件50多条、融媒体稿件40多条,推出了报告文学《涓涓之水汇成河》、通讯《与病毒赛跑的“侦探”》、消息《上饶抗疫插上高科技“翅膀”》等一批有速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

一、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不畏艰险、快速出击,第一时间抢占新闻制高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2003年“非典”期间国务院推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定义,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且既是“重大传染病”,还“不明原因”,最为棘手难处理,最易引发恐慌。[1]

作为各级党委主办的机关报,和其他都市类媒体相比,党报普遍具有较高的公信力。从媒体权威性来说,党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是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2]

关键时刻、危急关头,党报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担负起重要使命,强化正面宣传,引导社会热点,积极回应关切,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而在当下网络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在抗疫舆论宣传战役中,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3]一旦信息主体出现失实失误,就可能造成内容传播的失控甚至舆论引导方向的偏差,进而影响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作为传播主体和责任主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党报记者是必须快速出击、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发声。2021年10月30日铅山突发疫情后,上饶分社派出记者连夜赶赴现场。次日凌晨2时左右,记者抵达铅山,是最早抵达现场的省内外媒体记者。她顾不上休息,和时间赛跑,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核酸采样检测、医护人员驰援、市场供应和交通管制等信息,争分夺秒奔赴核酸检测点、农贸市场等地实地采访,及时采写了《铅山争分夺秒切断疫情传播途径》《铅山物资供应充足 生活秩序井然》两篇稿件,10月31日即在江西日报上刊发,第一时间传递了党和政府的抗疫好声音。这些报道被新华网迅速推送,多家中央媒体广泛采用,在紧要关头有力发挥出了党报引导舆论、澄清谬误的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

疫情暴发后,各类信息的传播非常活跃,海量信息在网站、手机等端口被阅读和转发传播,人民群众的信息超载现象出现。与此同时,民众对于各级政府部门的疫情防控政策措施、防控进展以及保民生保供应情况等即时动态十分关注。因此在这个时候主流媒体必须要发挥权威性与公信力,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导权,第一时间抢占新闻制高点。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讲好战“疫”故事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奋斗者。2020年我国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一切为了人民这个立场不能变,为人民服务这个方向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个原则不能变,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4]

在上饶抗疫中,分社和记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导向,在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宏观层面报道的同时,把更多笔触和镜头对准人民群众,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报道手法上,注重报道的鲜活性和感染力,着力讲好平凡人的抗“疫”故事。

一方面,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为人民立言是党报的职责所在。参加这次抗疫报道,记者真切感受到,紧紧依靠群众是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大底气。无数普通人的平凡义举,让这座城有了温度。如《凌晨3时,他们冒雨敲开村民的门……》一稿,关注连夜在铅山县葛仙山镇各个村做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和党员干部;《最美背影感动网友》,对火遍全网的志愿者余哲明负重爬楼送“爱心菜”上门的感人故事进行了详细报道;《“时隔18年,我们再次并肩作战”》,深入采访奔赴上饶抗疫一线的南昌大学一附院“双医”夫妻熊华威、余其春,讲述了这对普通又不平凡夫妻的生动事迹……通过讲好这些普通干群的抗疫故事,给人以不平凡的震撼和感动,为抗疫凝聚了不同群体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了信心、鼓舞了斗志,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党报应强化受众意识,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对人民的无限深情融入到新闻报道之中。疫情来临,人民群众更关注党报的权威信息,因此疫情防控报道既体现权威性指导性,也更加注重服务性贴近性,满足不同受众对相关信息的需求。如《“疫情由德尔塔变异毒株引起,有信心实现早日清零”》一稿,采访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向天新,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报道形式,对当下疫情防控形势做出客观分析,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公众提供真实权威信息,及时回应群众关心的问题和舆论焦点问题,稳定人心、提振信心,传递抗疫正能量。

三、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强化创新意识,让新闻报道有的放矢、精准有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受到新闻媒体普遍关注,其报道效果对人民群众的认知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应根据突发事件的阶段性特征,规范应急报道的内容和基调,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议题设置能力。

参照美国管理学家斯蒂文·芬克(Steven Fink)的危机阶段分析理论[5],一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发生到结束,大体上可分为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等几个阶段。突发期的引导重点是正确应对、消除恐慌,应注重提供“有效信息”,用数据、事实和相关知识告诉人们怎么看、怎么办,从而有效消除各类谣言传言。蔓延期的引导重点是转化情绪、凝心聚力。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情绪和关注点开始分化,出现更多杂音噪音。主流媒体应坚持深入报道疫情最新进展、挖掘正面人物典型,讲好团结一心齐抗疫的感人故事,提高新闻舆论工作有效性,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促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向最终解决的目标迈进。

在疫情防控的各个阶段,分社在做好日常动态新闻、强化正面引导的同时,强化创新意识、及时统筹谋划。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根据疫情发展情况提早研判各个节点特点和进展趋势,对报道选题、角度和形式都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研判,聚焦人民群众在疫情不同阶段关注的热点焦点重点,组织策划推出一系列独家、重磅报道,打出党报宣传的“独门武器”,让新闻报道招招有的放矢、更加精准有力。

在疫情防控的突发期,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病毒溯源问题,分社增强议程设置能力,引导人们理性应对,策划推出了独家报道《与病毒赛跑的“侦探”》,聚焦日夜奋战的流行病学调查队,回应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对稳定人心、提振信心起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同时,因为抗疫报道相对专业,很多表述和提法必须要听权威专家的,务必做到准确、严谨。采写此稿的时候,正是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流调队员都在通宵达旦地工作。笔者前后花了3天时间,完成了采访提纲-约访-成稿-审稿-改稿的过程。稿件刊发后,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评价此稿“准确专业”又很有可读性,写得很好。

在疫情防控的蔓延期,为及时回应百姓关心的保供应问题,记者深入上饶市中心城区多个封闭管理的小区以及当地蔬菜批发市场,跟着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一起,看他们如何接力,把这些新鲜的蔬菜逐户送进居民家,鲜活推出《“蔬菜大礼包”这样“走”进居民家》一稿。此稿以“文字+图片+视频”多形式制作出的报道,在上饶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刷屏,大家纷纷给党和政府的担当和党员干部的作为点赞。

在本次疫情阻击战歼灭战胜利在望的时期,分社注重人文关怀,引发人民群众情感共鸣,及时策划推出一个主题短视频作品——《谢谢你为上饶拼过命》,用一组组催泪的视频和图片,对前来支援上饶的全省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蓝天救援队、志愿者等群体进行了全景呈现,生动展现了全省人民驰援上饶的爱心义举,更真诚表达了上饶人民的感恩之情。独具创意的策划让这个短视频一经推出便成为爆款,总阅读量数十万。

再如上饶分社与副刊部联手策划的报告文学《涓涓之水汇成河》,用记者现场见闻的形式,真实记录疫情发生后上饶市民守望相助的感人场景。为方便读者阅读和网络传播,记者和报社副刊部编辑团队还在报纸刊发稿件的同时,在江西新闻客户端平台同步推出音视频作品,点击量迅速超过10万。

四、强化团队协作、发挥“矩阵”优势,形成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

抗疫新闻宣传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更是一场突击战、攻坚战。在融媒体时代,党报记者如仅靠老把式、单打独斗,往往难以形成报道声势。只有充分发挥编辑部上下的同频共振和党报集团的传播矩阵优势,强化前后方团队的密切协作,才能形成新闻宣传的强大合力。

媒体融合发展到今天,大方向已清晰可见: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智能化、平台化等特征,成为媒体融合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数字技术在传媒行业的重要性。疫情当前,舆论环境与用户需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针对新形势,借助融媒体改革,江西日报社在内容产品供给侧融合升级,在传播形式上推陈出新,在平台开发上完善功能,充分发挥舆论引导能力,不负时代赋予党媒的使命与担当。

前方记者采访拍摄,后期编辑加工制作,编审团队把关审核……从白天到黑夜“流水线”作业,是疫情防控期间江西日报融媒体团队的工作日常。在本地抗疫报道中,报社积极运用媒体融合发展成果,充分发挥全媒体矩阵的报道优势,不断扩大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疫情实时动态、政策解读、科学防控知识等各类信息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本次上饶突发疫情后,迅速成为全省人民关注的焦点。针对分社人手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编辑部火速派出视觉中心和文体部的骨干记者前来支援,和分社记者一道组成前方报道组。报社领导亲自调度、部署,出版部和记通部指定编辑专门负责对接,开设专栏聚焦疫情防控一线,加班加点对抗疫稿件、视频进行及时编发,为抗疫新闻宣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报道组成员在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是宝贵的一手新闻,应采用文字、图片、视频、海报、直播等形式进行即时报道,后方编辑根据需要组合成新的产品,再用到“屏端”“报端”,从而创新报道手段、丰富报道内容。前方和后方协同、线上和线下联动,充分沟通报道意图,夜以继日、高效协作,用好报纸、江西新闻客户端、微信、微博、视频号等媒介,充分放大传播效应,以全景式传播形态奏响合力战“疫”的“最强音”。一个月间,前后方协作共刊发推送300多篇文字、图片、视频、动画、H5等报道,阅读量超过1亿人次,其中《铅山抗疫十二时辰》《上饶,重启!》等短视频产品成为了爆款。

五、结语

2021年以来,江西日报社紧紧抓住新时代媒体变革的新机遇,坚持“以作品论英雄、以业绩排座次”的鲜明导向,极大激发了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广大记者编辑聚焦主责主业、奋力争先创优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次上饶抗疫的新闻宣传,是报社的改革创新在实践中所绽放的一域之光。通过上饶战“疫”,上饶分社和记者们在大战大考中淬炼党性、本领和作风,用践行“四力”的实际行动书写新闻答卷,不仅有力展现了新时代党报记者的责任担当,更有力彰显了省级党报宣传的硬核力量。

抗击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主流媒体必须打赢的大仗硬仗。主流媒体应继续围绕服务疫情防控大局,突出权威性、增强贴近性、提升引导力,为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宣传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上饶党报舆论
哈里梅根活得这么欢脱 却以一己之力引发英美两国舆论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上饶炒粉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