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孩子体育锻炼的“引路人”

2022-11-20张燕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引路人体育锻炼习惯

□张燕

近期,孩子们阶段性居家学习成为常态。不少孩子在居家上网课期间,体重增加、眼镜度数加深,有的甚至在返校时变得“胖若两人”,连教师和同学都差点认不出来了。

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上网课期间,作息紊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有的孩子每天不是躺在床上,就是坐在桌子前,连站起来走一走的时间都少得可怜……缺乏体育锻炼让孩子的健康每况愈下,甚至还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家长们看到这些自然是急在心中,可无论如何劝说、督促,由于缺少学校教师的统一组织和管理,孩子就是不愿意主动“活动一下筋骨”。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需要锻炼。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促进身心发展,磨炼坚强意志,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特别在疫情期间,体育锻炼的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笔者发现,许多孩子不但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他们甚至排斥运动、讨厌体育锻炼。在一些家庭中,让孩子锻炼甚至成了一根导火索,轻而易举地就能引爆一场“家庭大战”。每每遇见这样的情况,家长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气。

如何才能让孩子重视体育锻炼、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呢?其实,孩子不喜欢体育锻炼或许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家长自己都没有锻炼的习惯,“上行下效”的孩子自然也会认为体育锻炼并非生活中必要的事情。想要让孩子爱上体育锻炼,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孩子体育锻炼的“引路人”。

父母应起到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父母热爱运动,孩子才不会排斥体育锻炼。雯雯同学的体重在疫情期间直线飙升,爸爸妈妈担心她的身体健康,于是劝雯雯锻炼身体,雯雯却说:“爸爸妈妈每天下班回来就玩手机,周末早晨睡懒觉,你们都从来不锻炼,为什么要让我锻炼呢?”其实,家长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言教不如身教。家长要在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孩子、督促孩子的同时,发挥榜样的力量。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晨跑,一边给孩子加油打气,一边给予陪伴,让孩子知道,在体育锻炼的事情上,孩子不是“孤家寡人”。

尊重孩子的运动喜好。在选择锻炼项目时,家长不要根据个人喜好做决定,应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运动。让孩子爱上运动、坚持体育锻炼本来就不是一件易事,所以更应该先从兴趣入手。有的父母一提到体育锻炼首先想到的就是长跑、跳绳等,却不知道这些项目会让孩子觉得乏味枯燥,孩子长期做单一的运动训练,自然会丧失对运动的兴趣。因此,家长在选择体育项目时,要注重趣味性,最好选择一些亲子互动性强的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滑旱冰等,这些运动项目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锻炼热情,而且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另外,家长还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运动项目,让孩子感受体育锻炼的魅力。

合理制订锻炼计划。家长应与孩子一起制订锻炼计划,甚至可以和孩子进行竞赛。在进行锻炼之前,家长要征求孩子的意见,结合孩子的身体素质与年龄特点,制订适合孩子的运动计划,并提前规划好时间与运动量。在制订锻炼计划时,家长要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不能让孩子刚开始锻炼就经受高强度训练。锻炼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家长和孩子都不能太心急。此外,家长还可以在体育锻炼中加入竞赛元素,让好胜心成为激励孩子的动力。

体育锻炼看上去只是个人喜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也可以看作是积极参与体育强国建设。体育,育的是身,更是心。想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就要做好孩子体育锻炼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引路人体育锻炼习惯
引路人
引路人
上课好习惯
骇图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来过这里
小小“运动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