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思考

2022-11-20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三十五中学王庆瑜

家长 2022年19期
关键词:挫折体育教育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三十五中学 王庆瑜

初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学生身体和心理发生迅猛变化的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有着敏感的特性。长久的实践说明,聪明的、一帆风顺的人并不能保证最后取得很大的成就,而那些在失败和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人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在新时期,体育教育也从教授学生简单的肢体动作,向更加注意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转变,体育中加入挫折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一个人在从事某件事情时,由于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干扰,其最终结果与预期产生很大差距时,会产生需求和欲望不能满足的消极心理,会产生受挫的感觉。个体在受到挫折时,经过心理建设等方法重新燃起斗志,克服挫折,取得成功,会激发一个的人信心,使其心理素质变得强大。挫折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在经受挫折的过程中激发潜力、克服困难,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达到让受教育者切实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增加了抗压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增加适度的挫折教育,对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心理素质和抗挫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比较多,学生的很多事情都由家长帮忙处理,导致某些学生体质虚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遇事容易退缩,缺乏激流勇进的意志和恒心,遇到挫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逃避,难以完成体育课程及其他专业的学习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习一落千丈,还会对自身产生怀疑态度。而在体育中运用挫折教育,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面对挫折,通过教师鼓励和评价,能让学生逐渐建立自信心,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决心,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使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行动能力

初中学生在遇到挫折,经受挫折教育,并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困难后,会不断地增强自信心。他们今后受到挫折后,第一时间对保持冷静的思维,认真分析困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结合自己学到的知识,寻求有效解决困难的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行动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战胜挫折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逐渐适应体育课程,并积极主动地加入课程训练中。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在挫折教育中,不仅意志得到了锻炼,身体也在不断的行动中得到锻炼,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提高了抗挫折能力,而且体育运动能力也不断地得到了提升,最终全面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初中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挫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是一个充满竞争性的学科,体育竞赛以竞争的魅力吸引学生参加,学生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难免会受到挫折。受到挫折时,在那种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生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激发潜力、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在遇到挫折、解决挫折中培养了自身的竞争能力,挫折教育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体育教育中,学生会通过手势、动作来沟通交流,增进友谊,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学生如果经受了挫折,再次受到相类似的挫折时,抵抗力和承受力也会相应地增强,对挫折的畏惧心理会降低,步入社会后对待类似的挫折也有足够的抵抗力,因此增强了社会适应能力。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认清挫折的两面性

挫折是任何人都会遇到的,是一个人生活和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不同的人在面对挫折时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在面对挫折后,能将其当作前进的动力,很快就能从挫折打击中走出来;有些人却因为挫折变得消极、一蹶不振,缺少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乐观对待生活的人,不是对挫折打击视而不见,也不是对挫折没有痛苦,是他们有极强地面对挫折的意志,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迎接挑战,重新振作。一蹶不振的人,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或者被挫折击倒后产生畏惧心理,这样的结果不是挫折教育想要看到的结果。所以,在初中体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挫折教育的两面性,了解学生心理状况,从而制定有效的挫折教育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做好经受挫折教育的心理准备。

(二)适度的挫折教育

体育教育具有实践性和互动性,学生在课上要进行动作训练和知识训练,在挫折教育中要考虑到体育教育的实践性。初中时期,学生身体快速发育,心理也快速发展,想要有强健的体魄,离不开持续地锻炼。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需要,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素质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强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接受适度的教育。对一些体质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动作的学生,教师设置的动作和课程难度应适度,既能引起学生的挫折感,又不会让学生觉得太难而产生畏惧心理,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努力可以克服。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中学生调整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中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后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要注重适度的挫折教育,不能过犹不及,否则会让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

(三)要重视素质教育和个别教育

体育教育中融入挫折教育,能让学生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需要冷静对待,寻求破解难题的方法,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学生,帮助一些对困难心存畏惧的学生,让缺乏磨炼和怕苦怕累的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教师应该重视素质教育和个别教育,通过正面的、积极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对挫折教育的认识,增强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使他们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体育教育中不仅让学生获得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体验,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竞争意识及人际交往能力。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因挫折和失败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严重者会造成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深刻理解挫折的客观性,帮助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正确认识挫折,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学生在情感上热情、活泼,但对成败和教师的评价极为敏感,因此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要自我调整,作出相应的改变。体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把握适当的评价,并且认真分析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通过引导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在挫折中学有所思,形成自己的挫折观。在挫折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困难、问题以及容易造成伤害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全面分析,做好预案,一旦学生遇到挫折,能及时进行处理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挫折教育。在挫折教育中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挫折应对能力,用各种方法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减缓挫折带来的压抑情绪,并利用这一契机,为学生灌输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和面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完成挫折教育的教学目标。

(二)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学生的成长环境,造成每个人的性格和自身素质不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也不同,面对挫折时的表现也会不同。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对挫折教育的成果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对挫折困难的承受力和抗压力。对于在体育课程上表现良好的、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适时地指出他们的不足,指出他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需要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改正,让学生尝试一下被批评的滋味,尝试自己的成绩得不到认可的滋味。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适当地旁敲侧击,逐渐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理,让他们自己激发斗志,努力克服自身不足。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教师应适时地指出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取得成绩的同时不忘记吸取曾经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初中学习生活中,学生压力大,会有学生因为困难而产生抑郁的心理,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讲究方式方法,利用榜样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为他们讲解榜样是如何在遇到挫折的情况下激发斗志,积极地寻找挫折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向学生传授面对挫折、恢复信心的经验。这样,在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学生会通过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在体育教学上,教师运用挫折教育法,根据学生实际面临的情况,有的放矢,对学生增强综合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

(三)教师要设计良好的挫折情景

在挫折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有效的挫折情景,应该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难度。合适的挫折情景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不恰当的情景设计不仅达不到教学的目标,还容易让学生感到沮丧,丧失对体育课的激情。在初中体育课上,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可以偶尔给学生增加一些不愿意练习或者有较高难度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在练习中面对各种问题,从而对自己产生的怀疑态度,认为自己离应该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继续刻苦努力。比如,体育教师在进行动作练习课程时,给学生教授一套比较复杂的动作,这样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不能很快进入状态,会经常忘记动作,这时候学生会认为自己对动作掌握不全面,对动作记忆性不够,就会激发学习的好胜心理,因此会更加刻苦地学习,然后通过教师讲授关键要领,同学之间互相探讨,最终熟练掌握,达到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有效的挫折情景,能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在学生认为表现良好时,教师可以采用“当头泼冷水”的方法,让他们碰碰“钉子”,浇灭学生洋洋自得的心态,让他们保持冷静,这样来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比如,在进行篮球训练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队进行对抗训练,比赛完成后,对其中表现好的人先进行表扬,但是更要指出他们自身的不足,对他们本来不应该存在的问题进行严厉的批评,让他们从自得的心境中平静下来,从而适当地打击他们的热情。在体育挫折中,教师还要利用一些有难度的项目进行挫折教育,比如跨栏、跳高、单双杠等运动,向学生灌输体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破灭学生对这些体育项目的美好想象,使学生更好地认清现实,体会到体育中不公平,借机向学生讲述毕业步入社会中会面临的复杂的人际关系,提前做好预防工作,以此来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抗压性。

(四)将挫折教育与成功教育相结合

只有经历过挫折,才能懂得人生的不易;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只有在逆境中饱经风霜,才能深刻理解成功的意义。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希望自己有健康的身体。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教师既要给学生挫折教育,也要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就可能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挑战成功的斗志。如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挫折教育,用成绩以及比赛的胜负激发学生竞争的决心,使学生在一次次失败中重新振作,最终做到胜不骄、败不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和挫折。在初中体育教育中学生遇到的挫折因素很多,根据个人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对待挫折的感觉不同,挫折造所能成的影响也不同。在挫折教育中,学生与挫折斗争时,不可能都能取得胜利,体育教师一定要把握很分寸,不能让学生一挫到底,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还会给学生形成阴影,影响学生发展。体育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要结合成功教育,为遇到困难问题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传授,降低学习难度等,让学生在学习运动中获得成就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从而从正反两方面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力进行增强。比如,初中女学生在练习罚球线后投篮时,有的学生由于上肢力量不足或技术不过关,投篮时可能连篮筐都碰不到,也投不进,教师可以让学生离篮筐靠近一段距离,并进行技术讲解,最终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自己完成任务,提高自信心,也获得战胜挫折的快乐体验,自然增加了练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此基础上辅以课外的素质练习,逐步使他们在掌握正确技术的同时逐渐增加投篮距离。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并且结合成功教育,使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任务。因此,创造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机会,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关键。

四、结语

每个人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想要实现宏大的目标,我们必须进行艰苦的磨炼,增强自己对成功的信念,勇于迎难而上。作为初中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好挫折教育的作用,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面对挫折的认识观,要有提供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勇于激发斗志,越挫越勇,在初中体育课程学习中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精神和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意志,将挫折的消极因素转向对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挫折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Holism in Education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挫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终身不遇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