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集束化护理策略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中的构建及应用效果

2022-11-18易美连姚小燕付金萍陈维斌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循证内镜手术室

潘 燕 易美连 姚小燕 付金萍 周 媛 陈维斌 卢 芳

1.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手术室,江西宜春 336000;2.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西宜春 336000;3.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宜春 336000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等特点。但受病灶位置特殊、操作空间有限、患者术前应激情绪等因素影响,手术难度较大,因此要求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手术室高质量护理配合,以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升手术质量[1]。但常规手术室护理中,存在手术配合不足、患者护理流程不完善等情况,因此构建科学、实用手术室护理方案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指将循证护理、集束化护理有效结合,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捆绑成一个集束,并在同一环境、相关时间内,实施明确目标性、序贯性、实践性护理措施,以满足护理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6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0 例,女20 例;年龄18~61 岁,平均(39.50±5.24)岁。观察组中,男12 例,女18 例;年龄19~62 岁,平均(40.50±4.3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宜春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229),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均经诊断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②均接受择期行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③年龄18~70 岁;④意识状态正常。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脏器严重障碍;②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性疾病;③耳内血管瘤、恶性肿瘤;④手术不耐受;⑤急性期感染及颞骨内外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心理疏导;术中遮盖患者裸露皮肤,加强保暖,加强无菌操作,准确递送器械,精密仪器轻拿轻放,监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合理使用护眼贴,避免消毒液触碰到患者眼睛;术后告知患者院外注意事项。

观察组建立并实施集束化循证护理。(1)构建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策略:①成立学术小组:医生、护士、医技等人组成7 人学术小组,选出负责人完成小组成员工作分配。②临床调研:对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责任医师、患者等进行访谈,了解、总结其对目前护理措施意见。③文献循证:搜索国内外参考文献,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精读,获取文献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将等级和强度较高的文献纳入护理方案条目中。④小组讨论:结合临床调研,以文献询证为基础,形成初步护理策略。⑤德尔菲法构建护理策略:小组成员通过电话拟定函询专家并告知研究目的,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研究背景、意义、内容,并签署德尔菲专家函询协议,以专家意见为基础,结合调研及循证信息完成分析归纳,并进入下一轮专家函询,充分获取专家意见后,经反馈使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直至确定最后策略方案。(2)护理实施: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施护。①术前访视:麻醉师、医师、责任护士、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术前访视,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术前心理疏导,保持其术前情绪状态稳定。②专科检查准备:清洁耳廓,剔除患侧耳廓四周区域头发;消毒时避免消毒液蘸取过多,避免消毒液进入鼓室。③术前准备:1.准备术前物品清单,手术开始前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核对物品准备情况,包括检查物品数量、器械性能,器械护士确认耳内镜准备质量,并依据医师操作习惯摆放,检查无误后双方在清单上签字;2.患者信息核对中,由巡回护士、医师共同核对,并由双方共同签字确认;确认其抗生素使用情况,保证抗生素使用质量。④术中管理:1.患者管理:指导患者完成体位摆放,头部偏向对侧,患耳朝上;关注患者面部运动、呼吸运动情况,若出现术侧面肌抽搐、面肌张力减弱,遵医嘱立即处理;2.器械管理:手术室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台上药液、移植材料管理(使用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3 遍后铺平晾干,使用时以内衬法将材料置于鼓膜穿孔缘下,外耳道依次填入明胶海绵及碘仿纱条),术毕由巡回护士、器械护士共同清点手术物品,并由双方确认签字。⑤术后护理:指导患者半卧位,避免剧烈摇晃脑部,禁止挖外耳道,避免用力排便及擤鼻鼓起动作;叮嘱注意保暖,加强营养,适当锻炼,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术后2~3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康复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质量。①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包括面瘫、眩晕、头痛、恶心呕吐;③比较两组护理质量,采用自制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量表从护士管理、环境管理、物品药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4 项进行评价,均由护士长评价,每项总分0~100 分,最终取4 个条目平均分(范围0~100 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该量表Cronbach's α 为0.81,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康复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康复时间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康复时间的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t 值P 值30 30 44.26±7.16 37.37±8.20 3.467 0.001 10.15±0.67 9.62±0.79 2.802 0.007 8.61±0.98 7.82±0.70 3.593 0.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13±3.10)分,高于对照组的(91.41±4.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2,P=0.007)。

3 讨论

常规手术室护理中,主要以护士护理经验、手术室护理流程等为主,更强调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性,保证手术顺利开展[4-5]。但随着临床对护理质量要求提升,常规护理难以满足实际护理需求,可能会影响手术室护理质量[6-7]。

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更强调手术室护理完整性、专业性,在构建护理策略时,由护士、医生、医技人员共同参加,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序及时间准确性[8-9]。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原因为,在对观察组护理中,护理策略构建中,可充分保证护理方案准确性,并保证护理内容与手术室护理需求充分匹配[10-11];在护理干预中,结合循证依据,优化术前准备、术中管理等内容,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护理需求的同时,满足手术配合需求,减少患者术中生理应激反应,以保证手术治疗质量,减少患者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12-13];而在集束化循证护理指导下,可提升护理配合客观性,进而可提升护理质量评分[14]。周媛等[15]对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分别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对照组)、手术室集束化循证护理(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手术室护理中实施集束化循证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与本研究观点一致,但该研究对康复质量影响可能存在术后病房护理对研究结果影响,使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而本次研究更强调此种护理方式对患者手术质量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等)影响,可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可靠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对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患者构建并实施集束化循证护理,可缩短其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其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循证内镜手术室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