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2-11-18张宝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排气剖宫产产妇

周 芳 张宝华 顾 湾 张 清

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江西九江 332000

疼痛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剖宫产术后产妇会有腹壁切口痛和子宫宫缩痛以及炎症反应导致的炎性疼痛[1]。产后抑郁与产后的巨大宫缩痛存在密切关联,严重急性产后疼痛的妇女,产后抑郁的风险是正常分娩女性的3 倍[2-3],疼痛可抑制泌乳素的分泌[4],给母乳喂养带来困难,不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做好术后镇痛对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非常重要。选择恰当的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是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关键[5]。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发表的急性疼痛管理的实践指南建议在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上尽量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6]。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广泛用于临床,但依旧存在有患者术后疼痛得不到缓解,不良反应多[7]。智能化PCA(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Ai-PCA)是把传统PCA 结合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新型镇痛系统,该系统可对术后镇痛过程进行实时的动态管理[8]。为便于对产妇实行整个围手术期的管理,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智能化管理模式(intelligent management pattern,IMPA)管理产妇,本研究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智能化管理联合智能化患者自控镇痛(IMPA+Ai-PCA)的镇痛模式,共同运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探讨这种新型镇痛模式在剖宫产术后康复中的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5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120名剖宫产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方式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 组和P 组,每组各60名,两组产妇的体重、孕龄和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单胎,孕龄37~41 周;②ASA 分级Ⅰ~Ⅱ级;③能够配合治疗;④无药物应用禁忌证。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②依从性差,难以配合治疗;③同时施行的治疗措施会影响疗效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LLSC-2020-96);已取得产妇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的比较(±s)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的比较(±s)

组别年龄(岁)体重(kg)体重指数(kg/m2)孕龄(周)手术时间(min)I 组(n=60)P 组(n=60)t 值P 值28.65±1.3 28.71±1.1 0.213 0.782 66.95±2.35 67.12±1.98 0.486 0.667 25.21±3.2 24.92±3.5 0.472 0.642 38.15±0.32 38.12±0.15 0.659 0.513 52.2±13.2 51.9±13.6 0.118 0.903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剖宫产手术。镇痛药液配制:舒芬太尼(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产品批号:01EO4O41,规格:1 ml∶50 μg)50 μg+地佐辛注射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329,产品批号:20122221,规格:2 ml∶5 mg)10 mg+盐酸托烷司琼5 mg(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535,产品批号:HB1P1028,规格:1 ml∶5 mg) 加入生理盐水配制成100 ml 的溶液;参数设置:首剂4 ml,持续背景剂量为4 ml/h,锁定时30 min,单次给药剂量为2 ml,产妇在感到疼痛时自行按键追加药物。

P 组剖宫产术后实施常规的PCA 方案,选择电子静脉输注泵(张家港龙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LY-E),由输注装置和一次性专用储液药盒组成,镇痛泵出现报警管道堵塞等情况,产妇通过病区医务人员联系麻醉科处理。

I 组实施IMPA+Ai-PCA 方案,具体如下。①建立科室IMPA 镇痛微信平台,手术前进行术后镇痛健康宣教,答疑解难,术后通过微信平台及时与产妇全时交流沟通;②选择无线静脉输注泵(Ai-PCA 泵)[江苏人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REHN(11)-56)]实施患者自控镇痛操作,Ai-PCA 由输注装置和一次性专用储液药盒、无线传输设备、中央站及其信息管理系统组成,能够实时传输、记录镇痛泵运行的相关参数、报警类型、产妇自控键按压情况和随访评价等信息,镇痛过程中出现问题,产妇可及时通过IMPA 镇痛微信平台联系麻醉科处理问题。

两组产妇术后均连续随访3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9]进行分析,记录两组产妇术后6、12、24、48 h 的VAS 评分,总分0~10 分,0 分无痛,10 分最痛,1~3 分轻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高于7 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重。②比较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治疗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评分,总分0~3 分,0 分不满意,1 分一般,2 分满意,3 分非常满意[10]。③观察产妇在术后镇痛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和镇静过度导致的头晕、嗜睡等。④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下床行走时间和排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的比较

整体分析显示,两组产妇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术后12 h 疼痛程度最高,两组产妇术后12 h 的VAS 评分高于术后6、24、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 组产妇术后24、48 h 的VAS 评分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的比较(分,±s)

表2 两组产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的比较(分,±s)

注 与本组术后12 h 比较,aP<0.05

组别 术后6 h 术后12 h 术后24 h 术后48 h I 组(n=60)P 组(n=60)t 值P 值F 组间,P 组间F 时间,P 时间F 交互,P 交互2.05±0.46a 2.22±0.53a 1.876 0.063 2.38±0.43 2.53±0.75 1.344 0.182 1.71±0.13a 2.20±0.10a 23.142<0.001 1.60±0.11a 1.79±0.15a 5.581<0.001 7.712,0.008 346.292,<0.001 3.755,0.021

2.2 两组产妇满意度的比较

I 组的满意度为(2.26±0.42)分,高于P 组的(1.71±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4,P<0.05)。

2.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I 组产妇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名)

2.3 两组产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的比较

I 组产妇的下地行走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均早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产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的比较(h,±s)

表4 两组产妇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的比较(h,±s)

组别 下地时间 排气时间I 组(n=60)P 组(n=60)t 值P 值12.6±2.8 16.8±3.2 7.651<0.001 32.52±4.8 39.73±3.6 9.308<0.001

3 讨论

剖宫产术后镇痛能达到使用安全,镇痛效果好,对新生儿和产妇影响小,副作用少,产妇满意度高,能加速产妇术后生理和心理康复,是术后镇痛的目标和要求。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 是降低产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手术的应激反应,加速产妇术后恢复[11],研究表明ERAS 理念在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管理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围手术期镇痛是ERAS 方案的核心要素之一,并且在产妇的快速康复、压缩住院时间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影响产妇产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关键[13-14]。术后24 h 内严重疼痛时间每增加10%,就会导致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增加1/3[15],从而严重影响产妇后期生活质量。因此剖宫产术后镇痛不但要充分消除产妇术后的急性痛,还要尽量消除引起术后慢性疼痛的因素。剖宫产术后疼痛机制比较复杂,单一镇痛模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镇痛需求,需要行多模式镇痛[16-17]。

本次研究中实施IMPA+Ai-PCA 镇痛模式的I组,术后24、48 h 的VAS 评分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IMPA+Ai-PCA 镇痛效果比PCA镇痛效果更佳。实施IMPA+Ai-PCA 镇痛方案,不但为产妇提供了良好的镇痛效果,还降低了术后镇痛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究其原因,PCA 镇痛是靠产妇自己控制镇痛泵,一旦出现问题,如漏药或者镇痛泵管道阻塞等,需要通过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联系麻醉科的工作人员,可造成反馈处理延迟,影响产妇个体化镇痛需求。IMPA+Ai-PCA 管理模式是运用数字化工具,将产妇持有的镇痛泵设为无线镇痛泵系统用户终端,医生通过中央管理系统负责实时远程监控镇痛泵运行情况,便于根据产妇的实时情况调整镇痛方案。通过建立IMPA,优化术后镇痛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交流平台,可对产妇术前进行镇痛知识教育,对产妇提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为产妇提供更充分更及时的人文关怀,促进医患交流,因此产妇满意度高,心理状态好。

本次研究还表明,舒芬太尼和地佐辛配伍,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的效果,且不会镇静过度[18]。I 组产妇的下地行走时间和肠道排气时间均早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良好的镇痛,促进了产妇运动功能恢复和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促进产妇切口的愈合,促进产妇术后快速康复[19]。术后良好的镇痛还能促进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实行母乳喂养,可降低血栓形成风险[20],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行IMPA+Ai-PCA 镇痛,改进了术后镇痛管理方法、能够充分做到术后镇痛个体化,能预防中枢和外周敏化,可以明显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机体应激刺激状态,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术后镇痛质量。短期可以有促进产妇术后快速康复,远期能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态,增进母婴感情,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快速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排气剖宫产产妇
排气系统对车外加速噪声的影响分析
某车型排气消声器冰堵问题的分析及优化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GDI发动机排气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