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2022-11-18刘泽宇冯应君刘宣宣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28期
关键词:冠脉计数血栓

刘泽宇 冯应君 刘宣宣

1.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物理诊断科,广东韶关 512026;2.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韶关 512026

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及介入治疗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救治,预后得到改善。尽管进行了有效的缺血再灌注治疗,AMI 并发症,特别是左心室血栓(left ventricular thrombosis,LVT),其发生率依然很高,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1]。LVT 可导致脑卒中在内的全身血栓栓塞性事件风险增高,致死率、致残率增高,影响患者的预后[2-3]。因此探讨影响LVT 形成的因素,对于预测和诊断LVT 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现有的生物标志物不能很好地预测LVT 的发生,故本文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VT 形成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32 例急性前壁心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LVT 分为血栓组 (n=46) 与非血栓组(n=86)。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版全球心肌梗死制订的诊断标准[4]:血清心肌标志物(主要是肌钙蛋白)升高(至少超过99%参考值上限)。②心脏彩超或超声造影提示LVT 形成,并符合下列条件中的至少1 项:有缺血症状;新出现ST 段显著抬高或T 波改变,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新出现病理性Q 波;影像学证据支持新的室壁节段运动不良;冠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内血栓。排除标准:①拒绝介入治疗;②心房颤动患者需要口服利伐沙班或者华法林抗凝;③介入术后需要机械辅助装置;④心源性休克或者恶性心律失常;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⑥发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本研究经粤北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批件号:KY-2022-012)。

1.2 方法

入院时从肘静脉抽取血样用于测定生化和凝血四项参数。在心肌梗死1 周内行超声心动图评估。怀疑LVT 者,普通心脏彩超不能确定的,行心脏超声造影检查。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指南的推荐,Simpson 方法用于评估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心切面中的左心室射血分数。所有图像均已存档,并由对每位患者的数据不知情的彩超专家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室壁瘤、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2 h 比例;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 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肌酐(creatinine,Cr)、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单核细胞(monocytes,M)、白蛋白(albumin,Alb)、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 lymphocyte ratio,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对影响LVT的参数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明确影响LVT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NLR 四分位数间距水平分组(Q1~Q4) 进行趋势性检验;NLR 预测LVT 应用ROC曲线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栓组的室壁瘤比例、WBC、NEU、NLR、PLR、MLR 指标高于非血栓组;PCI<12 h 比例、Alb、LYM、LVEF 指标低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MPV、PLT、M、TG、TC、Cr、FIB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M(P25,P75)]

2.2 左室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以LVT 形成为因变量,WBC、NEU、PLR、MLR、PCI<12 h、LYM、LVEF、NLR、Alb、室壁瘤形成为自变量,对分类变量进行赋值(表2),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壁瘤形成、Alb 下降是发生LVT 的危险因素(P<0.05,OR>1)(表3)。

表2 赋值情况

表3 logistic 回归分析左室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2.3 趋势性检验

根据所入选患者的NLR 四分位数间距水平进行分组,分为Q1组(NLR<3.257),Q2组(3.257≤NLR<5.584),Q3组(5.584 ≤NLR<9.200),Q4组(NLR ≥9.200)进行趋势性检验。从Q1~Q4组,LVT 发生率逐步增加,分别为15.2%、18.2%、39.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ROC 曲线

通过绘制ROC 曲线显示,NLR 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LVT 形成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751,其灵敏度为0.587,特异度为0.837。最佳截点为8.071(图1)。

图1 ROC 曲线

3 讨论

目前对LVT 形成的认知,包括AMI 所致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血液高凝状态、心肌细胞局部受损,这些改变促进了LVT 的形成[5-6]。在AMI 后24 h 内LVT即可形成,90%的LVT 发生于AMI 后2 周内[7]。

有学者研究,NLR 是反映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8]。NEU 通过组织因子的表达,来增强或触发血栓形成。AMI 发生时,NEU 计数增加,释放炎症因子,其中髓过氧化物酶、弹性蛋白酶导致斑块不稳定,阻塞冠脉血管,引起心肌细胞缺血;此外,髓过氧化物酶也会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冠脉微循环障碍,促进左心室重构[9]。LYM 数量的绝对值减少可能与心肌梗死时,机体应激反应的发生、肾上腺轴的激活、皮质醇等物质的释放增加有关,LYM 具有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10]。有研究表明,NLR 是潜在的评估ACS 病情、病变血管支数及近期预后的指标[11]。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AMI 患者中有较高的NLR,表明心肌受损和微循环功能受损有关。本研究显示,NLR 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LVT 形成的ROC 曲线下面积0.751,其灵敏度为0.587,特异度为0.837,最佳截点为8.071。对NLR 进行趋势性检验分析,显示随着NLR 水平的升高,LVT 的发生率随之升高。

在本研究中,对LVT 形成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室壁瘤形成、Alb 水平降低可作为LVT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T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Alb 能够维持机体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Alb 在AMI 早期也参与炎症反应[12],有证据表明,Alb 是一种抗炎阴性蛋白,在炎症因子诱导下,低Alb 可导致炎症进一步恶化、清除氧自由基的水平降低,这将进一步促进内皮损伤。低白蛋白血症促进脂质和凝血因子合成增加,加剧血栓形成[13-14]。

AMI 患者梗死区域心肌组织扩张变薄,坏死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或者消失,LVEF 下降,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入院时低LVEF 更易形成LVT[15]。江岳鑫等[16]研究结果同样表明,较低的LVEF、严重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均为AMI 早期LVT 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坏死的心肌组织由纤维瘢痕组织替代,心肌收缩时此区域呈矛盾运动,局部血流淤滞,导致血栓的形成,这与张立新等[17-1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室壁瘤形成、Alb 水平下降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生LVT 的独立危险因素;NLR 与LVT发生有关,随着NLR 水平升高,LVT 发生风险增加。

猜你喜欢

冠脉计数血栓
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的影响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A卷
两种64排GE CT冠脉成像信噪比与剂量对比分析研究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