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检测中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探究

2022-11-16于海滨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液质肉类液相

于海滨,张 培

(东营市河口区检验检测中心,山东东营 2572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逐步提升。食品安全检测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的进步涌现出许多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其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液质联用技术综合了多种检测技术的优点,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将食品中的成分分离出来,进行科学系统的检测工作。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系统的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1]。

1 液质联用技术的基本内容

1.1 液质联用技术的含义

液质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是将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同时兼备液相色谱的分离功能以及质谱的检测功能,不仅可以对食品中的特定物质进行提取和检测,还可以绘制出相应的质谱图。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已经研发出了具有高分辨率的质谱及多级质谱,液质联用技术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可以适用于更多领域。由于液质联用技术将分离功能与检测功能进行整合,色谱检测技术的整体功能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使数据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液质联用技术的使用涉及多个环节,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以保证最终质谱图的准确性。

1.2 液质联用技术的优势

食品添加剂及化学试剂的使用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增加了难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已经成为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尤其在食品安全管理问题频发的市场环境中,食品安全检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

现如今,我国出台了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惩处机制,对食品企业的非法经营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但部分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进行食品掺假,例如生产出售注水猪肉或者假牛肉等。此外,当前已开发出许多新型食品,例如功能性食品或者特殊保健品,其特殊的实用价值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另外由于一些食品中有害成分含量很低,检测时必须采用高灵敏度技术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LC-MS技术利用了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优势,除了能增强检测的实用性,还增加了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在此研究基础上,即使被检测的物质在色谱柱中未能被及时有效分离,但其可通过质谱检测器转换成离子化状态信息进行分析检测并绘制色谱图,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性,节省了检测工作时间。液质联用技术根据检测图像中色谱峰的峰面积以及相应的保留时间可以确定样品中待测物质的含量与种类,并构建离子色谱以及多离子监测图,有效减轻了一些外部因素对整个检测过程带来的影响。

2 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1 液质联用技术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企业为了提高食品的感官品质,经常会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例如食用色素、食用香精或者食品防腐剂等。虽然可以对食品的生产加工有一些积极作用,但过量食用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严格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用量以及使用范围,但是一些违法企业或商贩为了牟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漠视法律规定生产出安全质量不合格的食品,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可以有效分析出食品中食品添加剂含量,帮助有关部门规范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维护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3]。

2.2 液质联用技术对农药及兽药残留的检测

在农业及畜牧业的生产工作中,为了防止害虫对农作物的侵害经常会使用农药,如除草剂、杀虫剂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生产带来了便利,但农药使用超标会对农产品造成影响,还会对种植的土地环境造成损害。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为了疾病治疗或者加快出栏速度等目的会对牲畜投喂特定的兽药,一旦兽药含量超出既定标准就会残留在动物体内。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以及肉制品中的兽药残留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食用就会积累在体内,最终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使用气相色谱法无法检测出新型农兽药,而使用液质联用技术与气相色谱联用则可以完成农药及兽药残留的检测,确保农产品以及畜产品符合食用标准。

2.3 液质联用技术在生化检测中的应用

通过现如今所掌握的检测技术及手段还无法有效实现对生物大分子的综合分析。脂质体技术可以较为有效地实现对化合物的检测,对于复杂基质的生化检测分析成果的质量也有提升作用,但生物检测中的物质种类丰富,导致检测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也会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使用受到人们的关注。

2.4 液质联用技术对食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检测

部分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些微量元素无法由人体自身生成,只能通过食物来获取,所以食品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反映食物健康和价值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另外部分微量元素也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应加强食品中微量元素种类以及含量的控制。当有害元素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对人体带来影响。通过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可以对食品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分析出微量元素的种类以及各种元素的含量。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结果,要求食品检测人员在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科技手段对食品中的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检测,保障食品的食用安全进而为食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2.5 液质联用技术对保健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

通常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以及比色法对保健食品中功效组织含量进行检测,但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的前提是已知保健食品中的功效物质的种类,如果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就无法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与以上几种检测方法相比,其他检测手段灵敏度较低,无法达到成分检测的目的。为了及时获取保健品中功效成分的种类及含量,需对检测技术进行创新,使用液质联用技术对保健品进行检测,利用液相色谱与质谱仪可以将保健品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并除去不必要的杂质,进而实现对成分含量较低物质的检测。液质联用技术凭借着高效、准确、高灵敏度等特性在保健品功效成分检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液质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3.1 肉类食品污染无损检测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也有所提升。我国的食品行业也更加繁荣,人们对于肉类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对食品安全进行检测时,要重视肉类食品的检测工作。经调查发现,一些肉类生产商以及经销商为了保证肉类的质量,使用冷冻的方式延长肉类食品的储存时间。但是肉类食品在冷冻的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及运输方式的改变,加剧了细菌的滋生和繁殖,这将严重影响肉类的质量,对消费者的身体造成危害,需要加强对肉类的安全检测,通过使用高光谱图像可以有效实现肉类细菌的检测。近红外高光谱分析检测技术可以广泛适用于腐败猪肉、鸡肉、三文鱼等肉类的安全分析。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在线检测假单胞菌的数量,并根据相关数据建立出相应的安全检测模式。通过使用遗传算法、采样算法、连续投影算法等对检测出的有效波长进行分析和筛选,对被检测对象的相关系数进行计算最终得到科学准确的检测结果,实现肉类生物的污染无损检测[4]。

3.2 谷物生物污染无损检测

近些年来,我国谷物生物污染检测方面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多,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创新与改革。通过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荧光偏振免疫系统分析、聚合酶链反应实验等技术可以实现谷物污染无损检测。但是由于实际的检验检测步骤较为复杂,导致检验项目的经济成本较高,在使用中具有一定的限制。液质联用技术不仅减轻了检测工作的经济成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有所保证,使用液质联用技术,最终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可达到87.00%。从降维分析数据的参数为基础,采用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对玉米中的真苗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的置信度为95.00%。

4 结语

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影响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日渐增多,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增加,食品生产企业不仅要关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管理与控制,还要加强对食品安全质量的检测。液质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这种检测技术可以在不伤害检验对象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食品水分含量、酸碱度、新鲜程度以及污染程度的检测。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对食品进行检测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更具有科学性。此外,要通过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以及技术水平,提高食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5]。要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管理工作,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稳步进行,在此期间还要对食品的检测技术进行创新。保障食品消费者的权益,推动我国的食品行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液质肉类液相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加工
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
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1种禁用工业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