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及策略探讨

2022-11-16黄佳琪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食品质量食品检验

谷 乐,薛 雪,黄佳琪

(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吉林长春 130000)

我国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关注焦点,我国针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工作有着许多工作经验,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案例与方法,如丰富且有效的食品检验抽样方法。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受到相关问题的影响,质量监督检验抽样的工作质量势必会削弱,难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为此,本文将针对我国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详细的讨论,并以此为前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使我国食品安全得到充分保障,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放心的食品,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1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工作取得的实际成效

1.1 完善了食品抽检的制度

我国的食品抽样检测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权责职能的认知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并且抽样检测效率较低,对我国的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新市场监管格局背景之下,食品抽样检测部门被专门独立出来,这样就能够更加明确食品抽样检测工作的权责,使食品抽检体制得到进一步规范,受到机制的影响,食品抽检工作就能够更加专业化且规范化,从而取得更高的成效[1]。

1.2 进一步增强了食品抽检合力

随着市场监管新格局的形成,食品抽样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各种职能都能够集中到市场监管部门,这样就能够充分解决由于职能分散导致许多工作无法取得理想化水平的问题。市场要素通过统一调配得到高度集中,可以进一步增强食品抽检合理性,使食品抽样检测工作能够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并且能够进一步加强相关标准,使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充分提升。

2 我国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食品检验抽样方法运用不当

工作人员需要明确食品检验抽样的基本方法,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并运用。在运用食品检验抽样方法时,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无法完全均匀采集样品,使得样品缺乏较强的代表性,在确定样品数量时存在问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来执行工作步骤,造成最终结果受到影响。

2.2 食品抽检机制尚未完善

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是食品抽样检测的工作目标,但结合现今的情况来看,食品抽检问题的导向与精准度还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食品抽检机制尚未完善。由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抽检机制存在差异性,并且不同食品之间的抽检机制存在不同之处,就导致食品抽检的靶向性不足,在进行食品抽检时过于呆滞,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为此需要积极完善食品抽检机制[2]。

2.3 风险预警交流有待加强

风险预警交流在食品抽检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使食品安全的防控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在最近几年里我国的食品抽检风险预警交流有了较好的成效,但仍旧存在许多尚且没能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为消费者服务。同时,食品安全宣传与食品抽检数据公布这两方面的工作仍旧存在不足之处,消费者无法明确食品安全风险的具体数据,就难以参与到食品风险解读中,消费者所能够发挥的作用受到了削弱。

2.4 抽检与监管结合程度相对较低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食品抽检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调查我国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工作来看,食品抽检在相关工作中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成效。既然想要将食品抽检和监管的功能彻底发挥,就需要结合抽检与监管的具体工作,并且着重研究具体的工作重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食品抽检与监管工作之间的结合程度较低,两者之间的工作成效尚未发挥出理想化作用,仍旧存在许多事后监管问题,也偶尔会造成抽样结果不合格的问题,因此需要持续加大研究力度。

2.5 核查处置力度仍需加强

核查处置工作在市场监管新格局下显得尤为重要,食品安全抽检部门需要重视核查处置工作,将食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作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基本关注内容,保证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在市场监管新格局下,一旦食品企业出现安全质量问题,不仅只是简单地进行金额处罚与行政处罚,更应做好风险防控措施,将防范工作作为日常监督要点,排查风险因素,做好后期处理工作。因此,食品抽检的核查处置力度仍需加强[3]。

2.6 食品检验工作压力较大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行业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食品性质与类别之间的差异较大,导致我国食品制作与经营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食品的流通范围随之扩大,为食品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都受到了一定影响,使食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7 食品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食品检验工作的效率受到食品检验人员专业水平的影响。如今,许多食品检验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尚未了解流通食品的性质,也没有完全掌握检验流通食品的方法,导致自身对流通食品的检验方法存在局限性,流通食品没有经过专业的检验流程,直接进入市场就会影响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无法保证消费者的食品食用安全。

3 完善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的有效策略

3.1 规范食品检验抽样方法

规范食品检验抽样方法,并且设置专门的食品抽样检验区域。食品抽样检验区的温度需要控制在20~25 ℃,并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食品抽样检验区需要根据食品的需求,设置足够的储存空间,将样品进行隔离,防止样品距离靠近而造成彼此之间相互污染,保证所采集的食品样品足够均匀。在使用之前充分清洗采样用具,清洁剂需要无色无味,确保采样用具不会受到清洁剂的污染,并防止杂质混入样品中。准备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任何外界因素对采样品的成分与质量造成影响,避免外界因素对样品的质地以及结构造成破坏,要保证检验足够稳定与真实。另外,所准备的采样品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随机采样的方式,并标注样品的日期、地点、批号等关键信息[4]。

3.2 完善以问题为导向的食品抽检机制

为解决食品抽检机制尚且不够完善的问题,就需要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食品抽检机制。这就需要有效提升食品抽检的准确性与靶向性,突出表现食品抽检的重点,对存在较高风险的食品加大抽检力度,例如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微生物等,都需要作为重点抽检指标。同时,要拓宽食品抽检范围,除了大型食品企业以外,还需要抽检小型超市、小型餐饮店以及农贸市场等地区,要充分完善食品抽检工作范围。

3.3 加强风险预警交流力度

当前食品抽检的风险预警交流存在较多的问题,为此需要加强风险预警交流力度,落实风险预警交流体系的建设工作,培养专业的人才,各部门需要对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要凸显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给予消费者足够透明的知情权,将不合格食品规整处理为具体的清单,公布在网站和公众号之上,既能够呈现给消费者,又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此外,各地食品安全预警工作需要取长补短,彼此合作共同解决风险预警问题,将区域之间的食品质量安全防控工作进一步优化。

3.4 落实结合食品抽检与监管工作

食品抽检和监管工作始终是食品质量安全整体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因此需要将两者彻底结合,发挥两者在食品检验抽检工作中的良好作用,加强食品抽检效果和监管效果。此外,抽检人员和监管人员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在食品检验抽样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抽检人员严格检查食品生产现场的具体环境,调查食品经营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现食品生产现场出现违规行为,就需要马上查封处理,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避免出现事后弥补的状况。

3.5 重视核查处置工作

食品检验抽检部门需要重视核查处置工作,提升核查处置落实效果,一旦个别食品企业违反食品安全规范,就需要严格处理,着重惩罚,不仅要做到公正无私,还需要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始终维护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将饮食安全摆在工作第一位。一旦食品企业涉及违反规定的行为,不仅需要采取有效的处罚措施,若情况严重的企业,要将其拉入信用黑名单,杜绝该企业生产各种食品[5]。

3.6 提高食品检验人员的道德水平

食品检测人员的道德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食品检测质量结果。食品安全问题与消费者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利益,并且维护商家的经济利益,食品检验部门需要严格考核食品检验人员的道德素养,加大管控食品的力度,定期培训检验人员,同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讲座,组织食品检验人员参与讲座并且记录重点内容,让食品检验人员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7 提升食品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

只提高食品检验人员的道德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提升食品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食品检验部门需要以检验人员为核心,促进检验部门实现全面改革。我国许多食品检验部门都有着相对完善与健全的食品质量检测技术,但若想良好运用该技术,就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为实现最佳效果,就需要积极构建专业化食品质量检验队伍,系统化培训食品检验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食品检验人员的工作能力。

4 结语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工作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本前提,只有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才能保证我国生产的食品质量达到安全标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为此,就需要完善食品抽样检测机制,规范食品质量检验抽样方法,改善原本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不合理方法,保证食品质量检验抽样工作更加规范,使生产出的食品质量得到充分保障,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心的食品。

猜你喜欢

食品质量食品检验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解艾兰:食品质量无小事,食品安全大如天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热成像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