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及整合

2022-11-16李定鲜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食品检验标准

李定鲜

(玉林市检验检测研究院,广西玉林 537000)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及消费群体广泛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两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曝光次数增多,做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是食品行业的关键性问题。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不仅可以全面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效率,还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但从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现状来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缺乏专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和工作人员、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制度不完善等。因此,我国各地区的食品检验检测单位应加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1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不到位

在具体的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工作中,部分地区的实验室建设制度不完善,缺乏具体的内容和完整的规章制度,具体表现为重复建设、建设顺序错误等问题。此外,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部门较多,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在食品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先做好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此外,在建设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时,工作人员应将实验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放在首位,确定实验室建设的目标,对实验室建设做好整体的布局工作,进而对实验设备、检测手段等建设细节开展整体建筑的建设工作。很多地区在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中监督力度不足,一旦发生检验检测失误可能会对食品行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监督。

1.2 缺乏专业的检验检测设备及工作人员

食品检验检测作为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行业,对检测人员的要求较高。但从部分企业目前开展的食品检验检测来看,很多企业都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检验人员无法熟练操作一些技术性的检验检测设备,从而影响最终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很多高校在对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具体的实践操作较少,导致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时,面对程序复杂的检验检测设备,无法迅速上手操作,不利于快速完成工作交接,导致工作效率较低。此外,部分企业或公司为扩大生产规模和完成生产目标,在招聘一批人才后急于使他们投入工作岗位中,并未对其展开综合、全面的培训,造成在实际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出现工作失误[2]。

1.3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食品检验检测的标准不够明确。八角等香辛料的二氧化硫测定目前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测定》(GB 5009.34—2016)中的方法,但八角在蒸馏过程中会挥发出大量的八角油,从而影响滴定结果的判断。同时,我国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性也不高,如筛选检测技术不成熟等。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国家标准,明确各物质指标值,合理增加检测机构,购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以及引进应用型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才,对促进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3]。

2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资源工作的整合措施

2.1 减少食品检验工作的失误

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出现失误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开展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时,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应明确食品检验检测的标准,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在进行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前,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检验检测的食品进行分类并查询相关的标准和指标值,根据食品种类和检测指标选用正确的检测标准,在最大程度上保障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同时,工作人员还应按标准对需要检测的食品进行采样,采样后要尽快完成称样检测并妥善保存样品。例如,对鲜湿米粉进行水分测定,必须在样品送达后第一时间进行称样测定,否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整体检验工序完成后,还应再次检查一遍,以确保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误差最小。此外,整合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也是减少食品检验中人为误差的重要工作。相关工作人员要在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先进行标准查询,再进行检验检测,保证平行样品相对误差保持在标准要求的范围内,从而避免检验检测工作产生的误差[4]。

2.2 创新检验检测技术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发展较晚,技术水平不高。做好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工作可以提升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效率,还可以在生产和检验检测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各个环节[5]。因此,相关工作人员既要从当前食品检验检测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检验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又要从个别食品领域分析其是否符合检验检测要求。创新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不仅可以避免潜在的误差问题,保证各检测环节之间的合理性,还可以形成统一的检验检测体系,促进整个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6]。

2.3 创新工作模式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各地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还应创新工作模式,在规范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具体来说,我国各个地区的食品安全监测部门既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相互合作,采取分段检测和分类检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内容的完善。同时,由于我国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开展较晚,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模式较落后。因此,各个地区的食品相关部门应结合检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工作模式,在与上级部门沟通后,制订详细的工作规划和方案,同时进行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的讨论与新课题研究,确保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的提升。

2.4 引进专业的食品检测设备和人才

在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提升安全检验检测设备的专业化程度。相关工作人员可以购买更先进的检测设备,投入实验室的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专业化检验设备可进一步提升食品检测的效率,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食品检测机构应招聘更多专业的食品检测人员,并在人员入职前组织统一的入职培训,使检测人员对工作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熟练地操作检测设备,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各高校也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提升学生对设备的实际操作能力[7]。

2.5 完善修订更新食品检验标准

在食品安全的检验检测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进一步完善和修订检验标准。检验检测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标准制定部门反馈,以便及时更新和制定更适合我国食品检验检测的标准。同时,当地政府和质检部门也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食品检验标准,在统一食品检验标准的过程中规范食品检验检测方法。此外,食品检验检测标准内容的制定角度和领域也不够完善,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造成了影响。对此,我国各个地区的食品相关部门应对食品检验检测标准进行完善与调整,统一食品检验标准,删除和调整食品检验标准中重复、交叉的内容,确保食品检验检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6 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

目前,由于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信息无法有效共享,严重制约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区的食品检验检测部门应尽快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同时,食品行业相关部门还应建立健全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电子档案,以便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第一时间掌握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检验检测信息共享机制,为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7 充分利用食品检验检测资源

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第三方中介及政府部门的检验检测3种形式。企业内部、第三方中介检验检测的工作模式不够成熟,检验范围较小,因此一般以政府检验检测为主。但政府检验检测机构错综复杂,功能性较强,资源分散严重,导致在食品检验检测过程中,易出现重复检测的现象,会造成政府检验检测部门资源浪费,也会浪费社会食品资源和商户的资源。因此,有效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是我国食品检验检测行业的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监测小组,全面整合政府的优势资源。此外,还可设立食品监测点,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信息化,在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的同时提升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为了做好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完善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减少食品检验工作失误,夯实创新检验检测技术,引进专业的食品检验设备和人才,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整体效率。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资源整合不仅可以全面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效率,还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对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猜你喜欢

食品检验标准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食品造假必严惩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