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

2022-11-05杨永兰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共同体中华民族

杨永兰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835100)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22年3月5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这一重要论述,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明了方向。

边疆高校音乐教师借助独特的民族音乐,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音乐教育活动中,切切实实做到“有形、有感、有效”。

一、从音乐人类学角度理解音乐

音乐人类学作为新兴学科,没有把音乐学和人类学分别研究并加以整合,而是作为一个整体,把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具体来说,它既要研究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间音乐的声音、概念、行为,也要研究与此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鉴于此,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的价值开始被不同文化底蕴的音乐人所认识和认可。

音乐人类学认为,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人类情感审美的一种升华。作为艺术,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寄托情感、愉悦身心的功能;而作为一种文化活动,音乐则兼具历史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具有德育、美育、智育、心育等育人价值。

孔子提出“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将音乐教育纳入育人体系,并作为教育最后一个集大成的阶段,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完整的人的重要价值。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将音乐教育纳入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之中。大学生在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在艺术享受的过程中,从内心深处对一些理念产生认同感,从而加强对思想品格的塑造。

二、中国民族音乐特点

从音乐人类学看,中国民族音乐具有稳定性与变异性,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异性是绝对的。稳定性体现在音乐的自然属性当中,自然属性体现的是音乐内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自然属性方面的音乐理论,对各民族、各地区都是通用的。变异性体现在音乐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方面的音乐理论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

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学家王光祈将世界音乐分为中国音乐、欧洲音乐和波斯—阿拉伯音乐三大音乐体系。中国许多民族所共有的中国音乐体系,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北方草原文化,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和以珠江流域为中心的百越文化,以及中国其他地区、众多民族的音乐艺术成果形成的文化。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采纳了欧洲音乐体系;维吾尔族、锡伯族中有些音乐作品采纳了欧洲音乐体系。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和维吾尔族采纳的是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

三、新疆地区民族音乐特点

古丝绸之路必经新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交汇于此。新疆现有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就是在这些众多文化元素的冲击和交融中形成的,体现了“边疆地区民族音乐文化不但有各民族自身的音乐样式、表达内容、特色格调及审美理念,各民族音乐又同时存在彼此相融”的区域显性文化特点。

新疆伊宁市,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回、锡伯等十三个民族世居于此。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及特点,相互之间也有许多的文化交流。如锡伯族的“贝伦舞”、维吾尔族的“木卡姆”、回族的“花儿会”、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等音乐艺术形式,为新疆伊犁地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生动鲜活的素材。

四、从音乐人类学角度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丰厚遗产,集中体现为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疆扩土,绘就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充满智慧的中华各族儿女创造了根深叶茂的民间音乐、宫廷音乐……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赋予的精神内涵共同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巨大优势,集中体现为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唇齿相依,共同繁荣发展,同心共筑中国梦。

基于此,从音乐人类学角度可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如下理解。

(一)音乐体系的互相交融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格局是一致的

边疆地区高校音乐教育贯穿了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论点。把它缩影于新疆,可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新疆大同”。

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长期交往,自然而然地造成了音乐体系之间的互相交融、互相影响,使得不同音乐体系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例如,西北地区的汉族、回族民间音乐采用的是中国音乐体系,但是在调式音阶方面出现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的某些风格;马来音乐体系的元素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中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音乐中……这种交流,产生了新颖的、与众不同的风格,促进了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音乐人类学认为“音乐是人类的普遍文化现象”。而将这一界定引入音乐教育及其实践,实际上也引发了人类对音乐教育学科的定位问题。也就是从单纯的审美教育转向人文教育和多元性文化教育,只有如此,音乐教育学科才能拓宽它的文化视野。当今音乐教育面临着多元挑战。这些挑战来自音乐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就新疆的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的民族不同、生活环境不同、音乐能力不同,因此,音乐教育必须重视学生文化的这种差异性,教师自身也体现了多元融合的文化特点。另外,社会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外部因素,也存在着传统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品类繁多的音乐文化正是共同存于这样的价值共同体之中。

中华各族儿女在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捍卫着祖国的统一,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千百年来,各民族不断融合,由多元到一体、聚沙成塔,涓涓细流、汇成大河,最终形成水乳交融、相互离不开彼此的大格局。自古以来,无数的历史演变证明了一个铁的定律,那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必须有统一的身份意识,必须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流自始至终都是: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高于一切!当前,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遵循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引导各族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共同维护国家统一。

(二)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理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致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灵魂深处的认同是文化认同,它是民族团结之根、和睦之魂。

音乐人类学视角下所谓的“各美其美”,就是指新疆的各民族,在欣赏本民族的音乐时会产生归属感。“美人之美”是指新疆各民族在欣赏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要从内心深处积极主动地欣赏其他民族的音乐,做到不从本民族音乐的审美理念出发,去评价判断其他民族音乐的 “好”与“坏”。当我们做到这些,民族文化认同的内涵就会进一步丰富;于是,进一步扩大到对其他民族音乐的肯定、学习、容纳、吸收,并加以创新,进而最终达到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认同。

例如,新疆本土通俗音乐歌手刀郎创作的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备受新疆各族人民欢迎,歌曲中间间奏使用的乐器就是维吾尔族拨弦乐器“弹布尔”,音色独特。朴素的歌词虽然表达了一段现代人的恋情,乐曲中却带出了浓浓的西域风情,听者脑海中浮现的除了乌鲁木齐市标志性建筑物八楼(现在的昆仑宾馆),还有龟兹古城里的楼兰姑娘的形象,学院的各族大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了通感。

(三)欣赏民族音乐的心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致的

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得以实现,各民族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时的心态是理智而不轻率、稳健而不急躁的;既能够做到“理解”,又能够做好“选择”,这时,我们在民族音乐文化上就做到了“美美与共、新疆大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当我们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时,就能理解我们高校教育必须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音乐教师在引导大学生们对各民族音乐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应该教育引导大学生们:我们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这种认同就体现在你们是否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上。只有融入其中,各民族文化才能得以保护传承、不断发展。

五、边疆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路径

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是一种普通音乐教育,区别于专业音乐教育,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发展。开设了音乐选修课(主要是音乐鉴赏课,也有条件好的学校开设声乐、器乐的选修课)、讲座;此外,有不少大学还组织了一些从事业余音乐活动的社团。边疆地区音乐教师可以挖掘边疆地区的音乐特色,积极探索,通过以下路径铸牢院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充分应用课堂教学主渠道空间,提高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

高等院校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要实现音乐教学目的与音乐学习的现实意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自学水平、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养水平等可持续发展要素,使音乐艺术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音乐课堂的教育实效。

一是用心规划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的引言部分,引入各民族音乐艺术内容,激活各族学生的活跃性、对音乐探索的积极性。二是设计创新多媒体环境,通过观看异彩纷呈的各族音乐艺术表演,使学生充分享受音乐艺术的魅力,在欣赏体验、精神享受中让学生感受音乐里美妙的意蕴和厚实的内涵。三是精心设计音乐文化文学语言的意境,以此彰显音乐文化艺术的魂魄,各族学生在感悟音乐艺术本身生动形象的美感之时对音乐艺术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审美情趣的水平,实现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二)通过网络虚拟载体,延伸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间和空间

当今校园信息网络发达,电子大屏、电子宣传栏、班级钉钉群、班级QQ群、微信群、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被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数字化”,形成了一个数字的虚拟空间,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开来,各族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在网络虚拟载体上传播具有教育导向的音乐艺术作品,扩大了大学生接受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覆盖面;加强了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教育的扁平化;同时丰富了教育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提高了意识形态领域教育资源的吸引力;还可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例如,校园电子大屏循环播放歌曲《万疆》,使学生在大气磅礴的画面中,感受到历史之沧桑厚重(观万古,上下五千年,天地共仰)、面向未来之朝气蓬勃(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核心概念贯穿时间坐标(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各族同学情不自禁地翻唱着这首歌曲,学生录制的小视频在校园里流传开来,惊艳了校园里的广大师生。

利用网络提高大学生日常意识教育的实际效果,校园网络管理者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网络虚拟载体建设和维护并重,把提高网络虚拟载体的生命力和教育力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网络进教育,把网上教育形式与网下教育要求紧密结合,推动网络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坚持网络虚拟载体的依法建设和依法管理,把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违规惩治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坚持网络心理载体的学校主导发展(明确正确方向)与学生主体建设(学生管理好网站)相结合。

(三)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载体——音乐社团活动的作用,在“有形”的高校校园音乐活动中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日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团的影响力正逐渐增强,因为每一个社团都是搭建在学生中的一个交流平台,而社团的共同目标则是使同学们产生凝聚力的源泉。在一个有共同爱好或者共同目标的群体中学生们更容易参与共同的事业,积极地去掌握知识,培养团队的协作能力。

新疆高校大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在音乐社团里设置了舞蹈队、器乐队、合唱队,这些社团的建设理念具有它自身的特色:坚持具有先进文化思想的音乐作品为引导,唱响主旋律,形成健康的舆论,使音乐艺术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坚持以创新精神为灵魂,不论是社团管理模式还是社团活动内容,都应该紧密结合时代潮流,保持旺盛的活力,以此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前进方向;坚持以团建工作为基础,使这个自主自发与建设在公共爱好基础上的学生团体有效地成为学校第一课堂的深化和延伸、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基地;坚持以高雅品位为特色,营造一个良好的、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利于音乐社团的良性发展。

音乐社团活动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各民族大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深入了解到五千年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以及厚重的历史脉络,内心被激发出强烈的自豪感;也在活动中树立了中国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好的音乐作品可以鼓舞人心,无论是歌曲还是舞蹈,它们使长久浸染在音乐艺术社团活动中的每一个人相互影响,最终凝聚在一起。这个爱好音乐艺术的群体,形成了一种激昂向上的、充满活力的、积极进取的、饱含激情的……社团精神,支撑着社团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成长。学生社团成员共同制定的社团公约培养了各族学生应有的道德规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精神和责任意识;学生社团文化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着边疆地区的大学生们追求更高层次人格的实现。

(四)通过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学者将隐性课程理解为要传递的教育经验,我们所研究的隐性课程是指那些学生在课堂教学内外有意或无意间习得的蕴含在大学生活中以及显性课程中隐含没有明示的,能够影响学生的文化序列,主要包括隐含在显性课程中和蕴含在大学生活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体系等,具有多种存在形态。隐性课程具有广泛性、持久性、侧重非学术性兼具学术性、侧重无意识性兼具有意识性、难测评性与双重性的特点。

课外校外艺术活动具有隐性课程的特点,例如,学院每年“中秋篝火晚会”上的歌舞表演活动就能潜移默化地推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晚会的高潮时段各民族大学生们会簇拥着载歌载舞、欢声笑语,随性洒脱地跳起“麦西来甫”。维吾尔族民间最普及且流传最广泛的艺术形式“麦西来甫”,几乎人人都会。这种将歌、舞、乐融为一体是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的一大特色,能歌善舞、热情奔放是新疆各族学生的共同特征,他们对新疆各民族音乐都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课外形式把欣赏、参与、学习自然充分地结合起来,学生在这种相互配合的群体性音乐活动中,增进了各民族同学间了解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交往和协作。各民族大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其他民族歌舞之时,不自觉地引入本民族歌舞元素,给予创新,无意识地做到了共通共融,体现了“有形”的集体艺术活动中“无形”地推进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结语

建党百年之际,院校音乐社团举办了“百年华诞感党恩 共抒爱党爱国情”活动,学生在歌曲《爱我中华》中唱道:“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歌曲唱出了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维护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要素和动力。歌曲中展现的各民族团结携手大步向前的情景,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① 《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第118页《怎样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第一版,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② 郝时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日报2021-05-19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共同体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季札挂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