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媒介视域下音乐IP电影传播研究

2022-10-11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16期
关键词:媒介影视受众

刘 清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目前,国内影视作品题材不再局限于经典小说和网络文学改编成的电影,目光也开始转向流行音乐作品的改编。依托受众喜爱的音乐作品为核心改编的音乐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电影在影视市场引起了不错的反响。媒介化社会为《同桌的你》《后来的我们》等音乐IP在不同的媒介平台上的传播提供了技术可能,互联网的出现减少了音乐IP电影传播音乐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人人都是媒体”使得多屏互动传播音乐IP电影,推动音乐IP电影不断发展。

1 音乐IP电影跨媒介传播概述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不同媒介之间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文字、图片、音频和影像资料等借助互联网技术,形成新的传播形式进行跨媒介传播。电影产业中,由经典小说和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不在少数,但也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2014年由校园民谣《同桌的你》改编成的音乐IP电影《同桌的你》截至2014年5月22日获得超过4.5亿元的票房成绩,给流行歌曲标签赋予了电影艺术的创作特质,证明了音乐IP跨媒介生产的可行性,引起了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高度关注。因此,围绕音乐IP进行跨媒介影视改编成为中国影视制作行业重点开发制作的影视版块。

媒介化社会的到来,催生出全新的媒介内容生产模式,所生产的媒介产品可以跨越不同媒介平台进行传播。由流行音乐作品改编的音乐IP电影都是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经典歌曲,如《后来的我们》原曲《后来》。电影上映前粉丝会在相同的媒介文本下凝聚成不同的社交群体,在贴吧、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积极为喜欢的明星和电影应援、造势,粉丝群体自发跨媒介为喜爱的音乐IP电影制造相关话题度[1]。电影上映后,粉丝群体会自主跨媒介分享音乐IP电影中的话题、电影情节等,共同解读音乐电影文本,在跨媒介互动中获得共情体验。

除此之外,由音乐IP电影的粉丝集体带动的个体,会从电影中挖掘出具有价值和受瞩目的宣发预告、海报、歌曲等,对电影原创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再将其发布到如抖音、快手、微博等不同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让浏览到这些内容的大众积极参与互动,进而前往影院消费。以《后来的我们》为例,在哔哩哔哩广泛流传的《〈后来的我们〉经典独白剪辑——多年之后我们拥有了一切,却没有了我们》这一7分多钟的视频,播放量达3.7万。这种良性互动的裂变式传播方式,在重新构建叙事的同时,形成了新的电影传播文本,无形中扩大了电影的宣传范围,吸引更多受众观看电影。无论是主创人员发布的资讯,还是粉丝的自主宣传,都是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直接或间接地参与音乐IP电影生产与造势的宣传活动,可以有效减少粉丝与电影、粉丝与明星的距离感,为音乐IP电影的广泛传播奠定基础。

2 中国音乐IP电影发展现状

2014年上映的电影《同桌的你》被视为音乐IP改编热潮的开端,随后音乐IP改编影视剧走入国人视野。首先,改编的音乐IP电影大多都源自经典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拥有扎实的受众基础。其次,音乐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明星和歌星跨界拍电影,可以为电影宣发提供稳定的话题热度。再次,改编的电影跨媒介音乐IP中,包含着个人和集体一代的共同情怀,会受到固有粉丝的喜爱,甚至会在传播过程中增加新的粉丝。国内音乐IP电影虽然起步慢,但发展速度快,同时,大多数音乐IP电影的电影导演、编剧都由原曲歌手来担当,票房破亿不在少数。但是,当前音乐IP电影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叫座不叫好”的问题。由表1可以看出,音乐IP电影票房普遍较低,大多数音乐IP电影的豆瓣评分都在6分以下。

2.1 起步慢,发展速度迅猛

与经典小说、话剧、网络小说等多种类型开发制作的IP电影相比,音乐IP电影起步慢,但发展速度迅猛。2014年,电影《同桌的你》上映,开启了音乐IP电影改编热潮的新时代,学者和公众也将注意力转向了音乐IP电影的发展历程。2014—2019年,多部音乐IP电影陆续上映,例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我和我的祖国》等。音乐IP电影在经济收益方面收获颇丰,发展速度迅猛,后续《一生有你》《大约在冬季》等许多流行音乐作品被开发为电影,音乐IP电影的低成本、高回报,吸引着资本纷纷将资金投向音乐IP电影,音乐IP电影逐渐增多。

2.2 主打青春怀旧

青春怀旧题材电影的粉丝数量庞大,其中的主力军是80后、90后群体,他们不仅是怀念逝去的青春和生活经历,更想在追忆中释放生活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音乐IP电影制片方为了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开始制作青春怀旧电影。

从近年来已上映的音乐IP电影来看,由流行音乐作品改编的电影以青春怀旧、努力奋斗为主,如《同桌的你》《一生有你》等。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会将自我代入电影角色中,触发青春记忆,回忆起曾经的恋人或朋友。怀旧题材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易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往往会取得不错的票房。基于票房收益,制片方首要考虑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情感需求,从而制作出青春怀旧题材的音乐IP电影。

2.3 跨界拍摄

IP影视的改编制作一般会选择专业的影视人才与制作团队,反观音乐IP电影改编制作,原唱或作词人会担任导演、编剧或制片人等职务来跨界制作音乐IP电影。

笔者通过整理目前已上映的音乐IP电影发现,所有音乐IP电影或多或少都有歌手担任电影制作中的职务(见表1)。《同桌的你》《蓝色骨头》《为你写诗》等几乎同类型电影,由歌手担任导演或编剧,刘若英、吴克群等人从歌手身份转变为导演,深入挖掘自我音乐的潜在价值,亲自跨界拍摄歌曲重构电影作品。从歌手转变为导演拍摄电影,能在第一时间吸引粉丝的眼球,在电影拍摄前就引起热烈的话题讨论,为电影的票房提供保证。但是,从音乐行业跨界到电影行业的这些歌手,拍摄电影的实力些许欠缺,与专业人才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导致电影豆瓣评分较低的原因之一[2]。

表1 近年来音乐IP电影改编情况统计表

3 中国音乐IP电影存在的问题

音乐与影视产业联动是将音乐文本二次开发从而获取票房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流行音乐作品本身相对抽象,故事情节与细节不足,影片创作人员在获得音乐IP后需要认真完成音乐IP的改编,因此,音乐IP改编的背后仍存在许多问题。

3.1 题材同质化

音乐IP的影视改编多是校园、青春、爱情题材,但同类型电影剧情过度一致,易造成观影人群的审美疲劳,消减音乐IP电影创作人员的改编动力,限制音乐衍生品的生产,跨媒介生产与传播音乐IP电影也会变得困难。

纵观已经上映的音乐IP电影,大多以青春怀旧为外衣,校园时期或者职场上的爱情、友情为内核。受众往往会在观影的过程中,将成人世界的功名利禄抛之脑后,回忆逝去的青春、爱情和理想。电影制片方在巨大的市场回应和票房面前盲目跟风,单纯地将当下火热的元素与题材嫁接在一起,导致塑造的人物形象刻板、故事情节相似、情节叙事结构雷同等。扎堆拍摄制作青春怀旧题材的爱情故事,容易减少受众对音乐IP电影的兴趣,电影的美感与故事情节使受众失去耐心和新鲜感,进而产生审美疲劳,这将不利于电影的良性发展[3]。

3.2 优质音乐IP不足

音乐IP电影改编应该是创作者以流行音乐作品自身的故事性为基础,结合个体成长历程、情感遭遇,创作出的符合时代潮流的作品。从目前的影视改编现状来看,能够成功拓展音乐IP产业链的优质音乐IP多为经典歌曲,易于被受众接受,流传度高。当下口水歌虽然覆盖面较广、传播度高,但快餐式消费趋势明显,传播周期短,能够使听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优质音乐IP越来越少。

优质的音乐IP有被二次创作的潜力,高质量IP的衡量标准不应该是对粉丝的短期消耗,而是应立足于长远的审美体验,创作适合跨媒体改编的、有潜力的文本架构[4]。创作人员通过对优质歌曲的改编,能让受众体验到跨媒介传播的音乐IP的价值所在,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实现优质音乐IP的二次创作。

3.3 版权之争

随着国内音乐IP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其利益和版权之争逐渐显露出来,我国音乐IP版权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制约着影视行业的发展。目前来看,资本抢占优质IP引发了多起IP版权事件。在IP版权购买中,如果一个畅销IP中的不同分支作品分别授权给不同的影视公司,就会造成IP外界形象和质量不统一。例如,合一影业先后购买了《你的背包》《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小情歌》等金曲IP,但从电影内容来看,借用歌名的影视占绝大部分,但是电影本身与原音乐IP文本情节并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影视作品创作人员在借用歌名宣传电影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歌曲的版权问题。

4 中国音乐IP电影的发展策略

粉丝文化推动着音乐IP电影的产生和发展,能否吸引粉丝、满足粉丝需求关乎音乐IP电影的成败,只有能与受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优质原创内容作品才能推动音乐IP电影进一步发展。

4.1 鼓励原创音乐

目前,创作人员需要将更多目光聚焦在原创音乐作品的创作上,不要盲目跟风,随意改编音乐IP,要根据音乐IP影视改编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多方面判断其是否值得开发。虽然很多受众十分喜爱青春怀旧题材的音乐IP电影,但电影制片方应该尽力避免电影情节、叙事结构的同质化,深入挖掘并生产相关的内容,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对音乐文本进行取舍和平衡,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全方位展现歌曲主题,重视挖掘音乐的艺术内涵,实现原创音乐IP的深度开发。

4.2 增强优质音乐IP创作动力

只有将优质的内容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创作出优质的音乐作品。这就要求创作者在创作初期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音乐故事内核中,增强优质音乐IP创作动力,创作出优质的音乐IP。制作人员在改编时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合理挖掘音乐作品的精神内核,深耕IP内容生产,从而孵化出优质的音乐IP影视作品。粉丝参与IP制作的过程推动着内容的二次创作,可以催生出更多原创内容,增强粉丝对IP作品的黏性和情感认同[5]。在跨媒介传播过程中,受众与主流媒体之间良性的互动对话,有利于延长音乐IP电影的生命周期,提升品牌价值。

4.3 完善版权保护体系

目前,音乐IP授权程序复杂,版权牵涉广泛,急需建立良好的音乐版权秩序和运营生态,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原创作品的保护。创作方可以运用新型技术手段保护自我产权,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打击盗版。音乐IP行业可以建立标准化、细分化的行业准则,加强道德规范,打造行业自律,共同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应鼓励公众自发抵制并举报盗版音乐作品,为版权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5 结语

音乐与电影结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IP,蕴藏着巨大的衍生价值。在互联网背景下,音乐IP的改编可以做到跨媒介、多屏联动,在满足受众多元化需求的基础上,发挥音乐IP优势,形成独特的改编品牌,推动音乐IP电影的发展。

猜你喜欢

媒介影视受众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受众需求视野下对电台编辑工作的优化措施探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书,最优雅的媒介
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