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瓜菌核病的症状识别与防治

2022-08-19耿丽华宋顺华

蔬菜 2022年8期
关键词:菌核菌核病侵染

耿丽华,宋顺华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农业部华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蔬菜种质改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7)

随着西瓜设施栽培面积的增加,加上连作种植,西瓜菌核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现在已经上升为西瓜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了西瓜的品质和产量。西瓜菌核病在塑料大棚、温室和露地栽培条件下均可发生,但以塑料大棚和温室等设施栽培的西瓜发生更为严重,在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且多发生在盛花期,主要为害地上部分的茎蔓、叶柄、花器和果实,引起果实腐烂,甚至植株枯死。本文将就设施栽培西瓜菌核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1 危害症状识别

菌核病在西瓜幼苗子叶期即可发病,最初在子叶上形成水渍状的病斑,后慢慢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可扩展至整个子叶,引起子叶软腐,甚至幼苗猝倒,并以此病株为发病中心向四周扩散,感染周围的植株。

成株期的发病初期,西瓜茎蔓上产生水浸状斑点,病斑逐渐扩展呈浅褐色至褐色,常环绕茎蔓,并纵向延伸;高湿条件下,病部软腐,表面长出白色棉絮状霉层;后期病部长出鼠粪状菌核(包裹着发病部位),严重的造成病部以上茎蔓、叶片失水而凋萎枯死(封底图1)。

图1 茎蔓发病症状

叶片发病时,产生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病斑,随着病斑的逐渐向外扩大,叶片渐渐软腐,之后蔓延到叶柄和茎蔓。

果实发病多从残花开始,先从瓜的脐部呈现褐色水渍状软腐,然后病斑不断向果柄扩展,呈水浸状软腐,表面长出白色菌丝体,最后病部菌丝纠集产生菌核,大量菌核覆盖在病部表面(封底图2)。菌核开始呈白色,后变成黑色(封底图3)。受害果实容易腐烂。

图2 果实发病症状

图3 果实发病后期症状

2 危害病原

西瓜菌核病的病原为子囊菌亚门核盘菌[(Lib.)de Bary],该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其引起的植物菌核病为世界性病害。核盘菌的寄主范围非常广泛,不仅为害西瓜,还可侵染葫芦科、豆科、茄科和十字花科等75个科、278个属、450个种的植物,在我国记载的寄主植物有200多种。

3 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引起西瓜菌核病的病原菌可通过土壤传播,以病残组织中的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越冬或越夏后的菌核遇到相对湿度高于65%、土壤温度为15~20 ℃的气候条件时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也可以借助雨和灌溉水传播蔓延。子囊孢子往往先侵染西瓜的花部,继而侵染茎蔓、叶片和果实,引起发病。土壤中的菌核也可以萌发成菌丝直接侵染植株的茎基部,病斑上产生的菌丝可进行再侵染,引起病害迅速流行。

病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气候条件和田间栽培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在低温、高湿或多雨的条件下,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因此,早春或晚秋的大棚西瓜菌核病发生较重。生产上,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的地块的土壤中菌核较多,病害发生严重。

4 防治方法

根据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在生产中,西瓜菌核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控技术。

4.1 农业防治

一是实行轮作换茬。西瓜与非葫芦科、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进行轮作,最好进行水旱轮作。二是土壤灭菌。前茬收获后深翻土壤,把菌核翻埋到25 cm以下的深层土壤中,防止其萌发出土,也可采用高温、高湿闷棚法杀灭菌核。三是科学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忌偏施氮肥,宜增施磷、钾肥,配合生长期喷施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四是注意控制大棚和田间的空气及土壤湿度。一方面,要严防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的应延长浇水间隔时间;另一方面,棚室适当通风,避免棚室内湿度过高,防止菌核萌发。田间如果发生病害,要适当提高大棚内夜间温度,以减少结露,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4.2 化学防治

田间一旦发现植株发病,需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大棚和温室的西瓜发病初期,先清除病叶或病株,并带出棚外集中无害化处理销毁,再选用腐霉利烟剂或其他防治菌核病的烟剂,熏一整夜,次日通风30 min。喷药防治可以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等,喷雾水量不能过多。视病情发展程度每隔7~10 d防治1次,连续2~3次。使用农药时应注意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标注的用药量用药,且轮换使用不同药剂较好。茎部发病时,可用小刀刮除白色菌丝和腐烂组织,放入塑料袋内并带出棚室,待露出新组织后,再用防治菌核病的药剂,加少量水稍加稀释,涂抹在病部,可有效阻止病斑绕茎扩展。

猜你喜欢

菌核菌核病侵染
棚栽芹菜菌核病咋防治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适合于全长cDNA文库构建的猪苓菌核及菌丝体总RNA提取方法比较
茄果类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AM真菌对甘草侵染及生长的影响
引种滨梅菌根侵染特性研究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小麦幼苗侵染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油菜品种苏油2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油菜品种苏油2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棘孢木霉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生物防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