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效果的经济评价

2022-08-19卫,蒋韬,郝

蔬菜 2022年8期
关键词:化肥系数番茄

张 卫,蒋 韬,郝 利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 100097)

由于化肥和农药过量和不科学施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产品残留超标等问题凸显,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利于农业固碳减排与可持续健康发展。2019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分别达到2 086.27万hm和7.21亿t,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设施蔬菜的播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占蔬菜总播种面积、产量和产值的20%、30%和60%以上。分析近几年“双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化肥使用)的效果,评价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合理安排农作物品种以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对当前“双减”政策的推行具有重要的意义。Veleva等在排除信息不可获得特性的基础上,从指标数据易获性角度提出并完善模型技术的应用,最终划分出了环境、经济、社会效益3项经典指标。Wang等通过探索最佳轮作模式和施肥方法,来提高农业、环境和经济效益。尼雪妹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法对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杨森等运用专家约束下的主成分赋权法,对寒冷地区5项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社会经济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评价方法系统的研究,但综合运用作物、区域、年度数据,分析变化趋势,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和政策启示的报道并不多见。

本文以设施蔬菜为研究对象,针对4种代表性设施蔬菜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化肥、农药、净利润等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及相关性,比较不同蔬菜在不同区域的经济效益,进而对化肥农药减施工作和不同区域设施蔬菜种植品种安排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农业双减和设施农业减排固碳技术模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采用《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列举的2011—2019年21个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上海、河南、湖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4种设施蔬菜(番茄、黄瓜、菜椒、茄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汇编中没有农药用量指标,笔者采用农药成本的变化来反映农药用量的变化。

1.2 分析方法

采取趋势线法,分析2011—2019年21个省市4种设施蔬菜的平均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净利润和双减经济系数总体变化趋势。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年度21个省市4种设施蔬菜平均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净利润、双减经济系数变化的差异显著性。采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不同年度21个省市4种设施蔬菜平均每667 m净利润与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推测经济效益是否显著受到化肥、农药用量变化的影响。

将21个省市划分成环渤海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东北寒区(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黄淮区(江苏、浙江、安徽)、长江与华南区(上海、河南、湖北、四川)、西北旱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5个区域,对不同区域4种设施蔬菜的双减经济系数进行比较。双减经济系数=每667 m净利润/(每667 m化肥成本+每667 m农药成本)。

2 结果与分析

2.1 21个省市设施蔬菜化肥、农药施用情况总体变化趋势

图1结果显示,设施蔬菜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其中2013年最高,2013—2016年下降较快,2016年达到最低,2016—2018年有所上升,2018—2019年再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829>0.05,说明2011—2019年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1 设施蔬菜每667 m2化肥折纯用量变化趋势(2011—2019年)

图2结果显示,设施蔬菜每667 m化肥成本总的趋势是上升的,2011—2013年上升,2013—2014年下降,2014—2018年持续上升,2011年最低,2018年最高,2018—2019年再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649>0.05,说明2011—2019年每667 m化肥成本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2 设施蔬菜每667 m2化肥成本变化趋势(2011—2019年)

图3结果显示,设施蔬菜每667 m农药成本总的趋势是上升的,2012—2013年为下降,2013年最低,2013—2018年持续上升,2018年达到最高,2018—2019年再下降。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061>0.05,说明2011—2019年每667 m农药成本总的趋势有所上升,但各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3 设施蔬菜每667 m2农药成本变化趋势(2011—2019年)

图4结果显示,设施蔬菜每667 m净利润总的波动趋势明显,2011—2013年为上升,2013年最高,2013—2015年为下降,2015—2016年略有上升,2016—2018年又下降,2018年达到最低,2018—2019年再上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037<0.05,说明2011—2019年每667 m蔬菜净利润年份之间差异显著。通过多重比较得出,2012年显著高于2015年、2018年,2013年显著高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

图4 设施蔬菜每667 m2净利润变化趋势(2011—2019年)

图5结果显示,设施蔬菜每667 m双减经济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有所反弹,具体表现如下:2011—2013年为上升,2013年达到最高,2013—2018年持续下降,2018年最低,2018—2019年有所上升。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0.367>0.05,说明2011—2019年每667 m双减经济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5 设施蔬菜每667 m2双减经济系数变化趋势(2011—2019年)

2.2 设施蔬菜净利润与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表1可知,每667 m净利润与化肥折纯用量之间的=0.507,为中等程度相关,=0.163>0.05,说明其相关性不显著;每667 m净利润与化肥成本之间的=-0.749,为强负相关,=0.369>0.05,说明其相关性不显著;每667 m净利润与农药成本之间的=-0.485,为中等程度负相关,=0.185>0.05,说明其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显示,2011—2019年4种设施蔬菜平均每667 m净利润变化与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适当减施化肥、农药对设施蔬菜利润不会产生影响。

表1 净利润与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4种设施蔬菜的不同区域双减经济系数比较分析

作物在不同地区的双减经济系数是衡量其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2011—2019年度设施番茄、黄瓜、菜椒、茄子在5个不同区域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如表2所示。5个区域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排序为:番茄>黄瓜>茄子>菜椒,说明种植设施番茄经济效益最好,设施菜椒经济效益最差。环渤海区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排序为:番茄>菜椒>黄瓜>茄子,此区域种植设施番茄经济效益最好,设施茄子经济效益最差;东北寒区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排序为:番茄>黄瓜>茄子>菜椒,此区域种植设施番茄经济效益最好,设施菜椒经济效益最差;黄淮区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排序为:番茄>茄子>菜椒>黄瓜,此区域种植设施番茄经济效益最好,设施黄瓜经济效益最差;长江与华南区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排序为:番茄>黄瓜>茄子>菜椒,此区域种植设施番茄经济效益最好,设施菜椒经济效益最差;西北旱区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排序为:黄瓜>番茄>菜椒,此区域种植设施黄瓜经济效益最好,设施菜椒经济效益最差。

表2 4种设施蔬菜不同区域双减经济系数比较

3 结论和建议

从总趋势和方差分析结果来看,2011—2019年21个省市4种设施蔬菜平均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总趋势是下降的,但变化不明显,平均每667 m化肥成本、农药成本总趋势是上升的,变化也不明显,值得注意的是2011—2019年所有指标的变化趋势均在向好,考虑农资价格增长因素,表明“双减”行动的效果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667 m净利润与每667 m化肥折纯用量、化肥成本、农药成本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明显,表明目前化肥、农药的减量还不是导致利润减少的主要因素。比较4种设施蔬菜在不同区域的平均双减经济系数,可以看出不同区域不同蔬菜的经济效益有所差异,在环渤海区、东北寒区、黄淮区和长江与华南区种植设施番茄的经济效益最好,在东北寒区、长江与华南区和西北旱区种植设施菜椒的经济效益最差,不同区域可根据不同蔬菜品种经济效益情况制定不同的种植策略。

根据如上结论,建议继续加强“双减”相关工作,不久将来,“双减”产生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农产品生产环境、产品质量将得到有效提高。可适当增加设施番茄的播种面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对于不同地区而言,环渤海区可增加设施番茄的播种面积,减少设施茄子的播种面积,东北寒区和长江与华南区可增加设施番茄的播种面积,减少设施菜椒的播种面积,黄淮区可增加设施番茄的播种面积,减少设施黄瓜的播种面积,西北旱区可增加设施黄瓜的播种面积,减少设施菜椒的播种面积。

猜你喜欢

化肥系数番茄
泰国批准化肥涨价
HOME家系列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编辑部故事
爱挑剔的番茄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史上最难的绕口令
待定系数法在分解因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