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pexit Plus与AH Plus封闭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比较

2022-08-17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6期
关键词:封闭剂根尖周炎根管

贾 妮

(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口腔科,山西 长治 046000)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属于临床常见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牙龈肿胀、咬合疼痛、发热乏力等多种症状,本质为根尖组织发生慢性炎症反应,长期发作可破坏患者牙槽骨结构,形成炎性肉芽组织。研究显示,口腔疾病、外力损伤牙齿等因素均为该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临床治疗中主要通过根管治疗改善慢性根尖周炎,治疗过程中需使用根管封闭剂完成根管填充,但不同封闭剂使用后根尖周恢复情况有所差异。目前临床常用封闭剂为AH Plus封闭剂,封闭治疗成功率较高,但治疗后容易出现术后疼痛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Apexit Plus为近年来一种新兴封闭剂,研究指出其能够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轻患者治疗后的疼痛。基于此,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95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Apexit Plus封闭剂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95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pexit Plus组45例与AH Plus组40例。纳入标准:经影像检查、临床查体等各项综合检查确诊;治疗依从性较高。排除标准:牙齿松动者;病灶位置为前磨牙者;根尖周指数评分<2分者;根管再治疗者;患有传染病者。其中Apexit Plus组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15±1.03)岁;AH Plus组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45±1.012)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Apexit Plus组封闭治疗过程中使用Apexit Plus封闭剂,AH Plus组封闭治疗过程中使用AH Plus封闭剂,具体操作如下:为患者拍摄X线片,了解患牙处根尖周炎症状况;实施局部麻醉后使用裂钻开髓,用球钻揭开髓顶,借助探针检查根管口情况,视情况进行根管预备,并使用专用溶液冲洗根管;完成上述准备后,如患者无不适主诉,对根管进行干燥处理并将各组使用的封闭剂导入至根管中,插入主尖,注意将副牙胶尖以侧方加压的方式放入其内;填充完毕后封闭开髓孔,操作人员根据X线片观察患者填充情况,最后进行常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窝洞修复。治疗后进行常规消炎、止痛处理,嘱患者24 h内不要刷牙、漱口,并进行冰敷,24 h后进行热敷;饮食宜选择较软、较凉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根尖周指数评分、症候评分、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3.1 临床治疗效果 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经X线检查发现透射区域完全消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经X线检查发现透射区域有明显的吸收,慢性根尖周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咀嚼功能基本正常为有效;经X线检查发现透射区域无吸收,慢性根尖周炎症状无改善,咀嚼功能未恢复正常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00%。

1.3.2 根尖周指数评分 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价两组根尖周指数评分,总分为5分。骨组织结构、牙周膜间隙均正常为1分;骨组织轻度紊乱,牙周膜间隙存在异常增宽为2分;骨组织中度紊乱,轻度吸收牙龈面,根尖透射区域有所增宽为3分;中度吸收牙龈面,根尖透射区域增宽十分明显,骨小梁发生发射状改变为4分;重度吸收牙龈面,根尖透射区域增宽十分明显,并且边界模糊、存在不规则状改变为5分。

1.3.3 症候评分 于治疗后72 h评价两组患者牙齿咬合疼痛及牙龈肿痛程度,总分均为3分。肿痛明显,无法正常进食分别记为3分;肿痛一般,进食过程中能够耐受疼痛分别记为2分;肿痛轻微,生活几乎不受到影响分别记为1分;无疼痛感记为0分。

1.3.4 疼痛程度 于治疗后72 h用VAS视觉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治疗后疼痛情况,具体评分标准见图1。

图1 VAS视觉疼痛评分标准

1.3.5 生活质量 于治疗后48 h使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含生理功能、身体疼痛、活力、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社会功能8个维度,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3.6 满意度 于治疗后3个月由患者主观评价满意程度。不满意为对治疗效果及治疗体验均不满意;一般为认可治疗效果,但治疗体验较差;满意即对治疗效果及治疗体验均十分满意。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Apexit Plus组治疗总有效率与AH Pl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根尖周指数评分比较,Apexit Plus组治疗后根尖周指数评分与AH Pl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根尖周指数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症候评分比较 Apexit Plus组治疗后牙齿咬合疼痛及牙龈肿痛评分均低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候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比较 Apexit Plus组治疗后24 h及48 h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比较分)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Apexit Plus组治疗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H Plus组(<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2.6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Apexit Plus组治疗后患者满意度高于AH Plus组(<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根管治疗为临床常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方式,可分为一次或者完成多次完成,其中一次性根管治疗的周期短且患者疼痛度较低。虽然根管治疗效果确切,但也有研究指出,根管治疗结束后患者治疗位置或相邻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率约为40%~70%,严重影响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治疗体验。现临床认为根管治疗后疼痛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生物因素: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患病期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打破了根管系统中各种微生物间的动态平衡,致使患者术后感染,从而引发患者疼痛感;②化学因素:封闭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填充剂、消毒药物等均可能引发局部损伤,导致患者治疗后疼痛;③机械性因素:根管预备、根尖扩大等操作不当,对根尖区组织产生刺激,临床表现为血性渗出,从而诱发急性炎症,导致患者治疗后疼痛;④封闭剂因素,使用不同封闭剂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有所差异。

根管封闭是根管填充治疗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封闭主根管和侧支根管,防止外来感染再进入,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AH Plus封闭剂主要成分为环氧化物-胺树脂,Apexit Plus封闭剂属于双组分的以氢氧化钙为基质的永久性根管充填糊剂,多项研究发现两者治疗后成功率、根尖周指数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基于此,此次研究中比较了Apexit Plus及AH Plus封闭剂在慢性根尖周炎性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是否可减轻患者术后根管治疗疼痛。本研究结果表明,Apexit Plus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7%,与AH Plus组的9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xit Plus组治疗后根尖周指数评分与AH Plu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xit Plus组治疗后牙齿咬合疼痛及牙龈肿痛评分均低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xit Plus组治疗后24 h及48 h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pexit Plus与AH Plus治疗效果相近,均可有效改善患者根尖周症状,但Apexit Plus能更好地缓解疾病症状,减轻患者治疗后疼痛。分析认为Apexit Plus封闭剂凝固后收缩幅度较小,稳定性相对较高,密闭性较好,使用后体积不会出现萎缩现象,并且会略微膨胀,因此能够保障填充的紧密性。故Apexit Plus能够更好地阻碍致病原侵袭,避免术后感染,从而降低了患者根管治疗后的疼痛感,减轻了患者治疗后肿痛症状评分。本研究结果还表明,Apexit Plus组治疗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AH 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xit Plus组治疗后患者满意率为97.77%,高于AH Plus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认为,Apexit Plus可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减轻患者根管治疗后的疼痛感,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及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慢性根尖周炎封闭治疗中使用Apexit Plus封闭剂与AH Plus封闭剂治疗效果相近,治疗成功率较高,但使用Apexit Plus封闭剂可有效改善术后短期内患者症候评分,加快根尖吸收,减轻患者患者疼痛度,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封闭剂根尖周炎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治疗阻塞根管的效果观察
材料和实施条件对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影响
不同牙面处理方法对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脱落率的影响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锥形束CT结合显微超声技术诊治老年钙化根管的应用
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对根管再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
根管治疗联合瘘道刮治治疗慢性瘘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探讨
不同根管充填糊剂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
4种树脂型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龋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