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财之钥”坚守在乡村振兴的关口
——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村级财务监管工作侧记

2022-08-12通讯员汪天会吕文东胡明升

财政监督 2022年15期
关键词:宝丰村务三资

●通讯员 汪天会 吕文东 胡明升

鄂西北的五月,石榴花开红艳艳。我们来到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就村级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近年来,竹山县财政部门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以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为抓手,以注重发挥会计属地管理职能为发力点,以不断完善村级会计监管机制为突破口,为统筹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而宝丰镇,无疑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村财会计就像是一把钥匙!对于理顺村级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发挥着重要作用。”宝丰镇镇长、镇农村集体“三资”监委会主任陈敬清介绍道,“全镇29个村(社区)通过健全制度、强化措施,行成执行政策精准、资金核算精细、村财运行规范、监督管理有力的良好态势”。

十堰市会计局局长一行在竹山县宝丰镇财政所调研

共识,在发展中凝聚

宝丰镇全镇共有29个村(社区),人口近六万,面积191平方千米,是湖北省第二届楚天明星镇、省级文明镇。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方面,在推进乡村振兴大业中,中央、省、市、县向乡镇倾斜,乡镇又向村级倾斜,越来越多的项目和资金向村级聚集,村级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项目多,资金多,对于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充分的村级组织,无异于是“叫花子捡到了银子”;另一方面,由于村级财务管理力量薄弱,管理不够规范,风险也随之不断加大,防控基层腐败的担子也不断加重。因此,如何合规合法地执行和用好这些政策和资金,成了“烫手山芋”。

“发展需要监管!监管不会阻碍发展,相反,监管可以助推发展。”竹山县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文东如是说,“有力的监管,才能有效防控基层腐败滋生的温床,才能更好地加快和促进发展。”

强监管,促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村级组织财务管理工作,明显不同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最末梢。村级组织财会专业人员不足、财会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由于点多面广更难兼顾周全,事项繁杂更难规范,是不少地方财务管理工作的断裂带。

对此,宝丰镇党委书记高明勇也深有感触,他在宝丰镇2022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是促推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和硬核保障!”

举措,在夯基中出台

“以前提起村财管理,我们一是无章可循担心不明不白被问责,二是担心群众不明真相被举报。现在工作有制度,业务有流程,支出有标准,财政所还搞了培训,支出怎么支,审签怎么审,报账怎么报,财务怎么公开,都有明确规定。有规有矩,按章办事就行。群众放心,村干部省心,村民和干部都高兴。”在宝丰镇上坝村,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群这样说道。

完善制度建设是先导。宝丰镇从四个方面入手,强化村财制度建设。一是集中时间调查实情。组成专班深入全镇29个村(社区),走访和座谈现任村干部、镇驻村干部、村里有一定声望的村民,听取和搜集规范财务管理的意见,摸清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痛点问题,并分类进行整理;二是学深学透相关上级政策。梳理了自2014年以来,中央和湖北省各级各部门出台的与村级财务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票据管理相关的11个文件,进行了集中再学习,熟练掌握;三是结合实际精准施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宝丰镇财政所牵头起草了《宝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并以镇政府公文形式,印发全镇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下坝村组织召开工作例会,集中学习财政部、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

宝丰镇石串村组织工作队和村干部学习农村三资管理

实务操作培训是关键。一是制作业务工具书。宝丰镇财政所还组织编印《宝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务教程》一书,印发到各村“两委”干部、镇驻村干部、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每个财政专管员,从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角度,涵盖村级组织预决算管理、收支管理和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以及村级会计核算、报账要素和工作流程等方面,作为日常工作的常备“工具书”;二是组织开展财会实务操作培训。利用全镇“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机会,组织全镇329名村级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村级财务专题培训,详细讲解村级财务管理的实务操作流程、监管服务清单、政策法规依据等问题,并进行财会实务操作模拟演练,包教包会,补齐业务短板,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宝丰镇“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培训

健全监管机制是硬核。该镇从五个方面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监管体系。一是一方面成立“宝丰镇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委员会”,镇长担任监委会主任,镇纪委书记任副主任,各村书记、村主任为成员,镇财政所长为秘书长,统筹全镇日常村财监管工作;另一方面以镇财政所为主体,建立村财代理中心、村级产权交易中心,强化村级财务会计业务监督,并将职责分工细化到人,主抓村级财务具体业务工作,负责程序性审核,并对使用票据合法性、财务附件真实性和齐备性、账务处理正确性把关。二是突出以村务监督委员会为主体的群众监管,赋予村务监督委员会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建议权、评议权等5个方面的监管职责,明确村务监督委会在村务决策和村务公开情况、村级财产管理情况、村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主要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预决算、建设施工、质量验收等)、惠农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主要是支农和扶贫资金使用、各项农业补贴资金发放、农村社会救助资金申请和发放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主要是建设文明乡风、创建文明村镇、推动移风易俗、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执行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其他应当监督事项等6个方面的监管内容。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由5—7名村民代表组成,定期集中办公,开展常态运作,解决具体问题,并给予经费保障,做到有人员、有职权、有保障,不搞形式走过场,真正发挥出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三是强化以村级财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社会监督,村级各项支出按月公开,村级预算和决算按年公开,年度村级财务审计、巡视巡察结果按要求公开,公开事项具体到项目、事由、用途和金额。四是认真落实村财年度审计、上级巡视巡察等专项监督措施。五是强化以驻村财政专管员为主体的动态监督,重点对所驻村“三资”管理变动情况,对单张支出达500元以上的票据,对资产、资源购置和处置等,进行村财抽查巡察,并将抽查、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意见详细记录,反馈到村主职干部,努力做到源头监管到位。

竹山县宝丰镇财政所驻村专管员在车家沟村抽查巡查财务收支情况

实效,在创新中展现

“首先,《宝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通俗易懂,是我们的法宝。在这个办法中,各项公务支出有标准有保障,在财务管理上怎么办、如何做,直接按文件按程序执行,根本不需要多操心,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放心干!”宝丰镇铧场村村文书、报账员陈声马信心十足地说。

让制度用起来。制度不是挂在墙上好看的,而是要在工作中执行的。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有效执行,只会是白纸一张。一是明确工作流程和内容清单,各村在经办收入、支出和资产、资源、资金管理,以及公益事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对其签批程序、步骤和内容,采取条款式和清单化,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照章办事即可。二是统一明确支出定额标准,全镇公务交通费、村内各类会议费、村庄环境整治、村干部报酬、差旅费、临时用工、村务监督委员会误工补助等都实行统一的定额标准,严控超范围、超标准支出。三是明确签字权限和程序,其中:日常办公用品购买和水电费支出由驻片领导、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签字,其他支出按照“一事一批、先批后支”报镇长审批后方可支出;加强备用金管理,额度限制在2000元以内,方便村级日常零星支出;单笔500元以上的支出,直达到人或商品劳务供应商;超过5000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支出和1000元以上的资产购置支出,必须经过“四议两公开”方能入账。四是强化定期集中报账,发挥财政所牵头引导作用,集中组织报账员,按月报账,按季度扎账。逾期未报账、扎账的,及时督办,并公开通报。

让权力晒起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执行,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管理等村级财务工作关键岗位和核心环节制约机制,把权力晒在阳光之下,杜绝“一个人说了算”和“一锤子买卖”。主要是把好财务管理“五道关”:一是从严把好收入关,注重村级收入合规性审核,发现来源不明的收入、违规取得的收入、没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熔断倒查机制,解决套取国家资金、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二是从严把好村级请款关。推行村级请款由村主任、驻村财政专管员、政府领导、财政所长“四签字”办法,解决村级财务管理中请款不公开不透明,谁请款谁掌握,甚至请款之后款项去向不明,被经办人长期挤占、挪用的问题;三是从严把好支出关。村级支出坚持经手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村主任、驻村领导、驻村财政专管员、财政所长、镇长“七签字”办法,解决了村级财务支出个人说了算、开支随意性的问题;四是从严把好财务附件关,着重审核各类收支票据等原始凭证的完整性,项目建设、资产资源交易处置等审签要件完备性和各类手续资料的合法性、合规性,解决大额村级财务支出中只有发票无附件佐证、虚列项目支出等问题,集众合力的为各村理好财,管好事;五是从严把好账务处理关,从财会管理专业性角度,着重加强会计法和村级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审核,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制度执行不规范、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档案不完整的问题。主要是做到“八个不入账”:签批程序不到位的不入账,财务收支原始凭证不合规的不入账,财务附件及有关佐证资料不齐备的不入账,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的不入账,项目建设未经“四议两公开”和工程项目立项、招投标、预决算、建设施工、质量验收的不入账,发现票据使用不合格的不入账,发现弄虚作假的不入账。

让规矩硬起来。强化环节管理,压实签字责任,谁出问题、谁负责。认真执行“十个坚决不签字”:一是凡是收、支情况不明的坚决不签字;二是凡是套取项目建设资金、强农惠农资金或其他违规套取的各项违规性收入坚决不签字;三是凡是变相列支招待费、变相列支烟酒茶、变相发放村干部津补贴、变相列支非政策范围内报纸杂志、各项政策性保险、变相列支政策法规明文规定不准支出的其他支出事项等虚假违规支出不签字;四是凡是没有注明用途、经手人没签字、支出要件不齐备的坚决不签字;五是凡是投资项目和资产、资源购置、处置没有执行“先批后建”“先批后购”“先批后处”要求或程序不合规,没有公开竞价、招投标的坚决不签字;六是凡是项目建设没有从立项、招投标、质量验收到资金预决算及支付等进行全过程参与监督的坚决不签字;七是违规举债兴办公益事业的坚决不签字;八是凡是超过《宝丰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支出限额标准的坚决不签字;九是凡是未经村主任同意或“四议两公开”程序不到位的所有支出坚决不签字;十是凡是发票不合规的坚决不签字。

让专管员忙起来。翻看财政所干部职工年度岗位责任书,把村级财务管理纳入了重要考核项,作为年度评优表先重要依据。把全镇29个村(社区)划分到每个财政专管员,作为工作责任区,实行对口联系分管。明确专管员职责,让财政专管员不做甩手掌柜,做到“五个到位”,即政策学习到位、业务指导到位、支出审核到位、请付款签审到位、监管到位。每年都要对驻村专管员联系村进行调整优化,防止出现“两张皮”,让专管与联系村工作合心同向,齐抓共管。在财政所工作日志记录本上看到,去年一年安排村财工作会议11次,组织专题业务学习7次。

让服务优起来。一是服务贴心,实行定期集中培训,每半年1次组织村级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法规、会计实务集中培训,提升经办业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懂的问我,不会的我教”;二是服务用心,收支监管实行了“六单”制,即:制作使用统一格式的“收入报账审核单、财务支出审批单、差旅费审批单、公务租车审批单、支出直达(代收代发)明细表、请款报告单”,村报账员在经办工作中只需对应填报、对应报审即可;三是服务暖心,财政所建立了“A、B”角服务机制,在财政所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专区,专人坐班,随时接待、承办相关业务,确保来人立即办,不跑回头路。对此,宝丰镇财政所专管员对此很有感悟,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财会专业毕业的现任村干部我镇几乎没有,手把手教,手把手指导,以及及时改正纠错很重要,坚持不懈地落实更为关键”。

猜你喜欢

宝丰村务三资
宝丰酒的1989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一群土专家的“集结”——宝丰村的“技术员”也能治好农业“杂症”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