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拌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路用性能研究

2022-08-09魏婷婷郭志坚李文凯

公路与汽运 2022年3期
关键词:延度温拌罩面

魏婷婷, 郭志坚, 李文凯

(1.河南中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 周口 466000; 2.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04;3.河南交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 郑州 450046)

预防性养护技术主要包括表面封层及罩面两大类,其中薄层罩面技术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工程应用中发现薄层罩面因结构层厚度较薄、热拌混合料摊铺中内部热量散失太快,碾压不密实,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温拌技术能降低沥青路面的施工温度,将温拌剂掺入混合料中能降低沥青黏度,有效解决薄层罩面技术温度散失快的问题,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左锋等分析了温拌、热拌混合料的性能及工程应用效果差异,指出温拌技术的优点及不足。秦永春等对温拌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环境效益进行研究,得出温拌剂的使用能大幅度减少CO2、SO2等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与传统工艺相比节约能耗20%~30%。郭平等对不同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温拌混合料宜选用旋转压实法,马歇尔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峰值时的击实温度为最佳碾压温度。王朝辉等研究发现Sasobit、Aspha-min、Evotherm、EC120 4种温拌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均能降低30 ℃。该文选用Sasobit、Evotherm、SMA-10温拌剂进行温拌薄层罩面技术研究,对采用温拌剂推荐掺量的3种混合料进行路用性能研究,为温拌沥青混合料薄层罩面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 原材料

1.1 温拌剂

选用德国Sasd WAX公司生产的Sasobit、美国Mead-Westvaco公司生产的Evotherm温拌剂,其外观见图1,基础指标试验结果见表1、表2。

图1 2种温拌剂的外观

表1 Sasobit温拌剂的基础指标试验结果

表2 Evotherm温拌剂基础指标试验结果

1.2 沥青

沥青种类及质量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选用SBS I-D聚合物改性沥青,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3。

表3 SBS I-D聚合物改性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

2 温拌沥青试验

2.1 温拌沥青制备

将SBS I-D聚合物改性沥青加热到160 ℃至完全融化,然后将不同掺量的温拌剂加入沥青中,选用适宜的搅拌器进行搅拌,制得温拌改性沥青。2种温拌剂的状态存在差异,在制作温拌沥青的工艺上也有所不同。Sasobit为固体颗粒状,需分批加入并低速搅拌,无明显白色固体漂浮颗粒时以1 400 r/min的转速搅拌20 min;Evotherm为液体且有一定的水分,高温加入时会产生气泡,SBS沥青表面无明显气泡时再将转速提高到700 r/min 搅拌15 min。根据厂家建议,Sasobit的掺量(占沥青质量)宜为0、1%、2%、3%、4%,Evotherm的掺量(占沥青质量)宜为 0、0.3%、0.5%、0.7%、0.9%。

2.2 针入度

采用针入度表征沥青黏度,一定温度条件下针入度越大,沥青黏度越大,反之越小。不同Sasobit、Evotherm掺量时SBS沥青的25 ℃针入度试验结果见表4。

表4 不同温拌剂掺量时SBS沥青的25 ℃针入度

由表4可知:随着Sasobit、Evotherm掺量的增加,SBS沥青的针入度降低,其中Sasobit温拌沥青的降幅较大,但均满足不低于4 mm的要求。

2.3 软化点

沥青软化点能间接评价沥青路面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软化点越高,沥青路面高温环境下抵抗车辆轴载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对应的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不同Sasobit、Evotherm掺量时SBS沥青的软化点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温拌剂掺量时SBS沥青的软化点

由表5可知:随着Sasobit、Evotherm掺量的增加,SBS沥青的软化点升高,但增幅逐渐降低,表明2种温拌剂的掺入能改性SBS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在厂家建议掺量范围内,Sasobit对沥青软化点的改善效果优于Evotherm。

2.4 延度

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温度降低,结构层内部容许拉应力小于温缩应力时,结构层就会出现开裂。沥青低温延度决定沥青路面的低温抗开裂能力,低温延度越小,沥青路面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小,反之越大。不同Sasobit、Evotherm掺量时SBS沥青的5 ℃延度试验结果见表6。

表6 不同温拌剂掺量时SBS沥青的5 ℃延度

由表6可知:随着Sasobit、Evotherm掺量的增加,SBS沥青的5 ℃延度降低,表明2种温拌剂的掺入对SBS沥青的低温性能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厂家建议掺量范围内,掺入Sasobit时沥青延度的降幅高于掺加Evotherm,且Sasobit掺量为4%时,SBS沥青的延度低于20 cm,不满足规范要求。

2.5 黏度

黏度能表征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能,反映沥青路面抵抗车辆塑性变形的能力。相同温度下,黏度越大,沥青与骨料之间的黏结强度越高,沥青路面耐久性越好。通过沥青旋转黏度试验对不同Sasobit、Evotherm掺量时SBS沥青的135 ℃、175 ℃黏度进行分析,结果见表7。

表7 不同温拌剂掺量时SBS沥青的黏度

由表7可知:相同Sasobit、Evotherm掺量时,SBS沥青的黏度随着试验温度的升高显著降低;相同试验温度下,随着Sasobit、Evotherm掺量的增加,SBS沥青的黏度降低,但降幅逐渐减小,且Sasobit、Evotherm掺量分别超过3%、0.7% 时,黏度已无明显下降趋势。

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道路石油沥青以黏度为(0.17±0.02) Pa·s时的温度作为拌合温度,以黏度为(0.28±0.03 ) Pa·s时的温度作为压实成型温度。SBS I-D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拌合及压实成型温度均显著大于道路石油沥青,根据黏度-温度曲线关系,推荐SMA-10+SBS、SMA-10+3%Sasobit、SMA-10+0.7%Evotherm 混合料采用表8所示施工温度。

表8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3 路用性能

3.1 配合比设计

沥青路面薄层罩面结构主要包括连续级配、开级配及间断级配3种,选用SMA-10间断级配类型开展温拌混合料薄层罩面技术研究。粗骨料采用5~10 mm、3~5 mm玄武岩碎石,细骨料采用0~3 mm玄武岩机制砂,填料为石灰岩磨细的矿粉,其主要技术指标均满足JTG F40—201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木质素纤维掺量为0.4%(占混合料质量)。由于9.5 mm、4.75 mm筛孔之间间隔较大,增加7.5 mm筛孔。矿料级配设计结果见表9。SMA-10+SBS、SMA-10+SBS+3%Sasobit、SMA-10+SBS+0.7%Evotherm混合料的马歇尔及最佳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10。

表9 矿料级配设计结果

表10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及最佳油石比试验结果

3.2 高温稳定性

沥青路面是一种柔性结构层,对温度较敏感。夏季高温天气,沥青路面内部温度往往高于60 ℃甚至超过70 ℃,在车辆轴载尤其是重轴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会因塑性变形增强、弹性变形降低而出现车辙、拥包等病害。车辙、拥包等病害的出现是沥青路面高温抗车辙能力差的主要表现。分别在60 ℃、70 ℃温度下对SMA-10+SBS、SMA-10+SBS+3%Sasobit(简称Sa,下同)、SMA-10+SBS+0.7%Evotherm(简称Ev,下同)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评价其高温抗车辙能力,试验结果见图2。

图2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

由图2可知:试验温度为60 ℃、70 ℃ 时,3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均满足1-3区改性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不低于2 800 次/mm的要求;相同试验温度时,SMA-10+3%Sasobit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最大,SMA-10+SBS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最小;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均降低,SMA-10+SBS、SMA-10+SBS+3%Sasobit、SMA-10+SBS+0.7%Evotherm混合料的降低幅度分别为34.9%、21.1%、26.3%。3种混合料均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其中SMA-10+SBS+3%Sasobit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优。

3.3 水稳定性

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在车辆轴载、温缩应力、雨水冲刷及紫外线等综合因素作用下,沥青逐渐老化,沥青与骨料之间的黏附性逐渐降低,沥青胶浆极易在外力作用下从骨料之间剥落,产生松散、坑槽等病害。松散、坑槽等病害的出现是沥青路面水稳定性差的主要表现。通过浸水马歇尔及冻融劈裂试验评价3种混合料的抗水损害能力,试验结果见图3、图4。

由图3、图4可知:3种混合料的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满足1-3区改性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不低于85%的要求,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满足1-3区改性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不低于80%的要求;与SMA-10+SBS相比,SMA-10+SBS+3%Sasobit、SMA-10+SBS+0.7%Evotherm的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分别提高3.5%、2.1%,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分别提高6.7%、4.3%。表明Sasobi、Evotherm温拌剂的掺入均能改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其中SMA-10+SBS+3%Sasobit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最优。

图3 沥青混合料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图4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结果

3.4 低温抗裂性

低温环境下,沥青变得硬而脆,沥青路面极易在温缩应力作用下产生轻微开裂,这些裂缝如不加以处治就会恶化成块状裂缝甚至龟裂等严重病害。通过-10 ℃低温小梁弯曲试验评价3种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能力,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3种混合料的最大弯拉应变均满足1-3区改性沥青混合料最大弯拉应变不低于2 500 με的要求; SMA-10+SBS的最大弯拉应变最大,SMA-10+SBS+3%Sasobit的最大弯拉应变最小,与SBS、SBS+3%Sasobit、SBS+0.7%Evotherm 沥青5 ℃低温延度试验结果相吻合。表明Sasobit、Evotherm 温拌剂的掺入会降低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能力,但降幅不大。

图5 沥青混合料小梁弯曲试验结果

3.5 疲劳性能

沥青路面在运营期间会长期受到车辆轴载的作用,结构层内部长期处在应力、应变变化环境中,当车辆轴载过大或作用次数过多时,沥青路面会因疲劳破坏而产生裂缝。采用UTM-25疲劳试验机分析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制作长380 mm×高50 mm×宽63 mm小梁试件,在不同应力比时对3种混合料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见图6。

图6 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结果

由图9可知:随着应力比的增大,SMA-10+SBS、SMA-10+SBS+3%Sasobit、SMA-10+SBS+0.7%Evotherm混合料的疲劳次数均降低,但降幅逐渐减小;相同应力比时,SMA-10+SBS+0.7%Evotherm混合料的疲劳次数最大,SMA-10+SBS混合料的疲劳次数最小。表明Sasobit、Evotherm 温拌剂的掺入会显著改善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其中SMA-10+SBS+0.7%Evotherm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最好。

4 结论

(1) 通过温拌SBS改性沥青针入度、软化点、低温延度及黏度试验,确定Sasobit、Evotherm温拌剂的推荐掺量分别为3%、0.7%。

(2) 在Sasobit、Evotherm 温拌剂推荐掺量下,SMA-10+SBS混合料均表现出较好的高温抗车辙及抗水损害能力;温拌剂的掺入使SMA-10+SBS混合料的高温及水稳定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其中SMA-10+SBS+3%Sasobit混合料的改善效果最优。

(3) 在Sasobit、Evotherm 温拌剂推荐掺量下,SMA-10+SBS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得到改善,其中SMA-10+SBS+0.7%Evotherm混合料的改善效果最优;Sasobit、Evotherm温拌剂的掺入会降低SMA-10+SBS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能力,但降幅不大。

猜你喜欢

延度温拌罩面
直投式复合SBS温拌沥青改性剂研制与评价
基于可靠度的沥青罩面结构设计研究
高延弹超薄罩面的技术特点研究
橡胶粉沥青混凝土罩面在干线公路病害处治中的应用
辽宁省典型改性沥青综合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废旧轮胎橡胶粉对沥青及混合料性能提升效果探究
自适应通风柜罩面风速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试验条件对沥青针人度、软化点及延度试验结果的影响
玻璃纤维对沥青的路用性能影响分析
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福银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