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驿站布局与发展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2022-08-09徐新星李竹薇申梦婷曾竹喧卢佳诚

公路与汽运 2022年3期
关键词:江宁区溧阳驿站

徐新星, 李竹薇, 申梦婷, 曾竹喧, 卢佳诚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14)

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交旅融合的发展,乡村驿站的需求大幅提升,一系列国家政策文件提出鼓励在农村公路路侧设置驿站,完善驿站配套服务体系。在乡村驿站研究方面,游小妹分析总结了日本川场广场田园驿站布局和功能设置经验,但未能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以应用;陈林等分析了日本乡村驿站的建立、运营特征及功能分类等,同样未能说明如何在中国实际应用;李迎丹等提出了乡村休闲驿站的设计原则和展现理念,认为需从空间层次结构的角度对乡村驿站进行设计,但侧重于设计,对乡村驿站的布局及发展研究较少。综上,国内关于乡村驿站布局规划和发展方面的研究甚少。而全国各地乡村驿站建设中尚存在驿站布局规划不够系统、未将公路设施与景区及区域发展有机结合、已建成驿站的识别程度和服务功能不足等问题。该文着重对乡村驿站的布局规划和运营发展进行研究,并应用于实践中,促进乡村综合服务设施有序发展。

1 乡村驿站的概念

1.1 乡村驿站的定义

乡村驿站是为除高速公路之外的一般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休息环境而设置的道路服务设施,也是为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彰显沿线地区特色而建立的多功能复合服务设施,其基本理念是成为所在地区特色展示、生产和生活活化的重要节点。

1.2 乡村驿站的功能

乡村驿站的基本功能如下:1) 休息功能。全天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停车场、卫生间等。2) 信息传播功能。提供具备服务电话、信息传送等一系列功能的设施,提供交通、旅游、物产、紧急医疗等有效信息。3) 商业功能。开展餐饮、购物等形式的商业活动,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除基本功能外,乡村驿站的复合功能还有:1) 窗口功能。作为带动城市资金、人才和信息进入乡村的窗口,推动城乡交流与协调发展。2) 枢纽功能。作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节点,促进资金的内部循环,给乡村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3) 平台功能。成为乡村小型生活平台,为村民提供购物、医疗、乘车等服务。

2 乡村驿站典型案例分析

2.1 日本乡村驿站

日本乡村驿站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最开始的单功能休憩设施,逐渐发展为为村民提供医疗急救、教育培训、文化活动、收寄快递等多种形式公共服务的复合多功能综合服务站。截至2020年,日本已建设乡村驿站达1 180处(见图1),分布在距离大都市圈较远的地区,如在关东地区,乡村驿站多分布在外围地区的长野县和群马县。说明乡村驿站的分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周边城市的发展及布局相关。

日本通过乡村驿站布局、建设,引领乡村经济重构,促进城乡交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过疏化和老龄化引起的乡村人才缺失问题,破解了乡村发展困局。同时,乡村驿站不断强化乡村生活空间建设,逐渐成为为村民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平台。日本乡村驿站体系性强,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图中数字为对应地区的驿站数量图1 日本乡村驿站布局

2.2 溧阳乡村驿站

江苏常州溧阳乡村驿站是服务于溧阳一号公路的配套设施,主要满足乡村公路、慢行交通等游客的休息、咨询、餐饮、停车等服务需要。溧阳驿站充分融合了当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态环境资源及农业生产活动,综合考虑区域交通综合网络格局、各乡镇发展思路和生态保护要求,形成了三级驿站布局(见图2)。各级驿站在建设与用地规模、停车设施等方面作出差异化规定,并对其发展策略加以规划引导。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溧阳通过配套驿站来凸显整体旅游价值,提升了旅游全过程服务。

图2 溧阳乡村驿站布局

2.3 经验总结

日本乡村驿站是根据不同地域发展设置的面向旅游和产业的多功能驿站;溧阳乡村驿站主要服务于溧阳一号公路的观光游客,以旅游功能为主。两者都根据区域的经济情况、村庄分布、服务需求等进行分级布局,提供饮食、文化、住宿、停车、购物等多种类型服务,提升驿站吸引力。

3 乡村驿站功能及布局方法研究

3.1 乡村驿站功能分类

根据驿站的服务对象与要求、设置地点等,将驿站分为3个等级:一级驿站结合旅游景区、大型村庄等进行布置,承担综合服务、管理、交通换乘、休憩等功能,是驿站体系中的服务核心;二级驿站结合村庄、观光农业园、农家乐等重要乡村节点布置,承担售卖、租赁、停车、游憩等功能;三级驿站主要为使用者提供休闲场所,结合乡村景观灵活设置。

3.2 乡村驿站布局方法

通过对道路沿线村庄分布、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要素进行勘探、分析、评估,确定乡村驿站的设置位置,优先利用现状资源,可与公交场站、社区中心、养护道班等合并布置。根据住建部《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借鉴已有驿站建设经验,针对不同等级驿站,提出以下布局间距要求:一级驿站间距为15~20 km;二级驿站间距为5~10 km;三级驿站间距为3~5 km。

3.3 乡村驿站设施配置

乡村驿站主要包含管理服务、商业、游憩健身、科普教育、安全保障、环境卫生和停车等设施,各级驿站需配备的设施见表1。乡村驿站的功能配置要讲究整体性,不同级别乡村驿站的设施配置要功能互补,以资源最小化实现服务最大化。

表1 各级驿站的设施配置

续表1

4 江宁区乡村驿站布局与发展研究

4.1 现状分析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南京江宁区全域旅游发展迅速,打造了三大示范片区,通过“最美农村路”建设,串联起316个特色田园乡村。如图3所示,江宁区已建乡村驿站14处,集中于西部片区旅游道路上,布局密度约2.03 km/处,串起了大塘金、谷里花卉谷、石塘人家、黄龙岘等美丽乡村,可向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短途游配套服务,为江宁打造环城休闲旅游产业带提供了重要硬件及服务支撑。

图3 江宁区乡村驿站布局现状

4.2 布局规划

以“落实规划,总体控制”“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分区落实,协同运营”为原则,在江宁区构建三级乡村驿站体系,至2025年,全域规划乡村驿站82个,其中一级驿站11个,二级驿站16个,三级驿站55个(见图4)。

图4 江宁区乡村驿站布局规划

一级驿站(11个):结合江宁区全域旅游规划中重要旅游景点的游客服务中心进行布置,主要功能设施包括管理服务、配套商业、游憩、环境卫生、停车设施和安全保障等。

二级驿站(16个):结合农业观光园、农家乐等农村旅游节点,沿县道布局,主要功能设施包括管理服务、游憩、停车和安全保障等。

三级驿站(55个):依托农村自然景点和村庄,结合乡村道布局,主要功能设施包括休憩、公厕、停车。

4.3 发展策略

将乡村驿站与农村产业相结合,支持乡村振兴发展。结合日本和溧阳驿站的建设经验,在尊重和保护好乡村生活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诸如黄龙岘茶叶等乡村特色资源,打造个性化驿站,发展乡村特色经济,形成特色农业品牌化路线。依托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明文化村等特色文化节点,面向观光游客,挖掘村庄文化深度,打造特色文化产业,打响驿站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驿站文化传播作用。

探索“乡村驿站+”的特色运营模式,提供品质生活服务。将驿站与读书、党建、邮政、运输、公交管养等相结合,打造农村公路综合服务体。深入开发

村庄旅游资源,在锁石生态旅游村、钱家渡等富含旅游资源的村庄打造“乡村驿站+旅游”服务模式。结合江宁农村物流品牌,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等方式加强与邮政、快递企业的深度合作,拓展邮件快递中转分拨、运输配送等服务功能,打造“乡村驿站+邮政快递”服务模式。在江宁区“宁径织美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下,充分利用农村客运班线网络和运力资源,开通乡村驿站客运班线,打造“乡村驿站+运输”服务模式。

5 结语

乡村驿站既是农村道路服务载体,也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分析日本乡村驿站和中国溧阳乡村驿站建设典型案例,总结乡村驿站布局经验,提出乡村驿站的功能分类、布局方法和设施配置要求等。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提出三级驿站布局规划方案和乡村驿站的经营发展策略,以推动江宁区“宁径织美四好农村路”品牌打造和美丽乡村建设,并为其他地区乡村驿站建设提供参考,促进乡村驿站的发展。

猜你喜欢

江宁区溧阳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休闲驿站
海归吴凡:激情追梦的“新溧阳人”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走进溧阳忘记四季
溧阳牛马塘村:从“空心村”到“网红村”的蝶变之路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打造最美生态溧阳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