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研与路径探索
——以信阳农林学院学生为例

2022-08-06马腾骧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大学生

马腾骧

(信阳农林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新时代面临新任务,高校人才培养更要从历史遵循、时代要求出发,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道路。

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

辛勤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智慧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重视大学生劳动教育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重要人才培养战略。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不仅是循着历史发展的必然之路,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的现实选择。

1.1 历史遵循

在我国古代教育中,不管是官学,还是逐渐普遍的私学,都存在着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耕读。西周时期,国学和乡学都开设了“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课程,其中“御”不仅是锻炼御马的能力、培养征战本领,还有驾车劳作、从事生产的目的。诸子百家中关注小农生产者的墨子,在教学中,会教习手工业劳动的技艺,《墨子》中记载的就有制革、制陶、缝纫、造铠甲等手工业工种。汉代独尊儒术后,官学不再传授生产知识,耕读教育在私学中一直延续下来。古代耕读教育不只侧重于技艺的传承,也会关注劳动教育中的品德养成。“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亡之念,亦自不起。”(《颜习斋言行录》卷上)就是在强调劳动不仅能够带来物质的基本满足,还能够涵养德行。

早在古代,我们的先辈就已经发现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能够使个体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自给自足。以此视角,马克思也曾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认识与实践的相互关系就说明了劳动实践不仅可以验证人类的认识,也能够深化认识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遵循这一内在规律,劳动教育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巩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艰难局面,仁人志士纷纷从教育方面探寻救国道路,诸如黄炎培倡导职业教育,陶行知提倡教育要培养劳动意识和能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也明确了“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据教育部1965年下半年不完全统计,全国66所高等农业院校中,已试办半农半读的37所,学生占在校学生数的15%”[3]。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劳动教育逐渐转回育人本质,尤其在专业课程中重视劳动实践。教育部不断出台政策强化高校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新时代,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引,高校劳动教育不断发挥育人功能和实践价值,着重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科研报国精神的青年人才,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 现实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本质问题,党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命题,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必须从学生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加强劳动教育。

1.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劳动育人是一个综合育人的过程,劳动教育关注劳动的观念、态度、习惯和品德的养成、劳动精神的塑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精神,体现“以劳树德、增智、育美、强体”的特点。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文件纲领的形式,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施行,彰显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体现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之举。

1.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劳动换取粮食,劳动富足精神,劳动创造了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热爱劳动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品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走向了今天的全面小康,这其中离不开每一个行业、每一位辛勤劳动者的埋头苦干。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筚路蓝缕,克服层层阻碍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开拓了我国的石油事业;“娘子军”领头人申纪兰带领村民,让荒山着绿颜,埋头苦干致力脱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扎根在田间地头,让中国人吃饱饭也吃好饭。每个时期的劳动模范都以他们辛苦的劳动和坚强的劳动意志改变着我们国家的面貌,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精神丰碑,是我们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站在迈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劳动精神,用辛勤劳动、苦干实干共同托起美好的中国梦。

1.2.3 实现青年全面而健康发展的内在之义 近年来,由于国家整体物质水平的提升,在青少年中出现了一种不想劳动、不屑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部分家长、学校也存在“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劳动并不十分重要”的观念。实质上,这是一种对劳动狭隘化和偏颇化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从我们国家顶层设计角度,强调了劳动对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劳动不仅可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而且还能培养劳动意志力、开阔视野、增加阅历、发现兴趣、感受生活、尊重生命,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发展。

2 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必须以真实的深入调查为依据。本文以信阳农林学院学生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和态度,分析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探索加强劳动教育的有益做法。

2.1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星”编辑了“大学生劳动教育认知”的匿名调查问卷,共设置16道单选题和多选题。问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见表1)和调查主体内容两个部分,其中调查主体内容主要从劳动行为、劳动价值观、生活消费观三个层面展开。在“劳动行为”部分,共设置了4道关于参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情况的题目。在“劳动价值观”部分,进行3项调查,分别为在劳动中的感受、社会中的劳动歧视现象、是否应该增加劳动教育学分。在“生活消费”部分,主要了解学生每月的生活费以及消费类型。

表1 大学生劳动教育认知调查样本基本信息统计表

问卷发放时,有选择地投放到了各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收回有效答卷463份。由于是农林院校,所以在“专业”这一类别中,农林类学生占据了样本总人数的77%以上。

2.2 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

整体来说,在国家的倡导、学校的组织实施下,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较为清晰,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较为主动地参与劳动,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生活消费观。但是,通过报告直观显示,以及采用“分类统计”“交叉分析”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学生关于劳动教育的消极反馈,也透视了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2.2.1 劳动价值观的偏差 将“政治面貌”与参与学校劳动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次数和劳动目的进行交叉分析(见表2),发现非“中共党员/预备党员”学生,参与劳动的次数和稳定性明显相对较低,且参加劳动的功利性较强。

表2 各类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劳动次数及目的占比情况 单位:%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团体。尤其是新时期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2018年11月25日),并修订《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21年4月16日),突出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校党支部建设和大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视,也对高校加强党员素质提升和发挥党员模范作用提出了要求。在《意见》和《条例》的基础上,我们学校也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和办法完善党员发展、提升党员素质,数据的正面反馈即说明学生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但是非党员身份学生的劳动观念明显相对消极。

将参加劳动次数与日常生活消费进行交叉分析(图1),发现参加劳动次数多的学生,生活基本开支外的消费在“学习提升”“公益慈善”方面同步较多,较少参加甚至不参加社会实践等劳动的学生,消费也多集中于娱乐休闲和兴趣爱好上。将参加劳动的感受与认为社会是否存在歧视体力劳动的现象交叉分析(图2),可见对劳动正向评价的学生,会更趋向于认为社会中不存在或偶尔存在歧视体力劳动的现象。说明劳动教育在价值引领方面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

图1 “学校和社会劳动次数”与“生活消费”交叉对比 图2 “劳动感受”与“歧视体力劳动认知”交叉对比

根据天猫校园发布的《天猫校园人群洞察报告》,校园人群的线上关注,男生以娱乐为主,女生以悦己为主。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如今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依然是父母给予。42%的大学生每学期在社交娱乐上的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39.9%则在1000~2000元,社交娱乐消费已成为大学生非刚性消费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求学阶段真正应该追求的是知识和素质养成,但部分经济还没有独立的大学生却追求享受超出身份的消费。“在深层维度上,消费主义所倡导的消费行为已脱离生存需要的现实意义,成为主体自我认同、自我确证的表意系统”[4],这导致部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判断不是以对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来衡量劳动价值,而是将劳动的目的性价值简单归为工具性价值,异化或者忽视了劳动对人立足在社会上的积极意义。以上数据都折射出新时代大学生在劳动价值观方面的偏差。

2.2.2 接受劳动教育动力不足 将参加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与劳动原因及劳动感受进行交叉分析(见表3),数据显示劳动次数与劳动态度成正相关。

表3 参加实践活动或志愿服务次数不同的学生的劳动目的和劳动感受占比情况 单位:%

新时代部分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以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对劳动行为的接受和劳动精神的传承不足,即使参加劳动,也因不能正确看待劳动而消极对待。大学生接受某种教育的动力多来源于可量化或可视化的成效。而劳动一直对毕业、升学等没有明显的影响,这就容易给学生一种劳动不重要、劳动教育意义不大的刻板印象,从而在行为和思想上缺乏接受劳动的动力。

2.2.3 高校劳动教育不平衡 将学生年级作为自变量,把参加宿舍劳动、课间劳动、学校和社会劳动次数、劳动感受作为因变量,通过这样几组数据(见表4),可以看出,经过大一期间的劳动教育,大二学生的劳动观念有所增强,但之后随年级增长出现反弹。整体而言,年级越高,劳动次数越少,劳动消极观念越重。

表4 学生参加各类劳动及劳动感受占比情况 单位:%

将是否应该增加劳动学分、社会是否存在歧视体力劳动现象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见表5),数据表明,年级越高的学生越难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越感到歧视现象的存在。

表5 学生对劳动重要性和劳动歧视认知占比情况 单位:%

纵向对比,年级越高的学生越容易出现轻视劳动教育的问题,说明高校在不同学段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大一,为了增强学生校园归宿感,学校会在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此外,刚经历高中阶段的学生,个人纪律性和主动性还处于一个较高的阶段,更容易在进入大学时表现出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学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凸显出来。第一,缺乏系统的劳动教育设计。本科生管理中设置了社会实践学分,且与毕业相关联,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具体实施中,学院的专业课实践更侧重巩固专业知识,学校学工部的“三下乡”、假期社会实践等更侧重于实践育人。此外,学工部门的实践活动每年主要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年级越高的学生参与度越低。总的来看,劳动实践活动不少但各行其是,缺少整体统筹和系统性。第二,劳动教育形式化。大三、大四阶段,学生更多时间用于考证、实习、考研等,更多接触到校外生活,受社会功利性因素影响,更容易对劳动产生消极态度,使劳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出现普遍重视德育、智育但轻视劳育现象,无形中弱化了劳动教育,默许了高年级学生轻视劳动的行为。第三,劳动教育考核标准不严。高校劳动教育的类型、开展劳动教育的方法、评价标准或程序都不明晰,导致了实际评价中的摇摆和放松。尤其当面对劳动学分不足与顺利毕业的矛盾时,学校更偏重不影响学生毕业,从而在实践或劳动学分认定标准方面有所放松。可见,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平衡性,造成了不同年级学生劳动意识的参差和劳动观念的偏差。

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路径探索

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协同发展。在方法论上,作为大学生劳动教育主体,高校应该努力在劳动教育文化氛围营造、劳动教育育人价值认同、劳动教育具体实施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开展劳动教育、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路径。

3.1 营造“耕读传家久”、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蕴含着劳动的奋斗之美、和谐之美、创造之美[5]。直到今天,我们广大的农业大地上,依然传承着“耕读传家久”“成由勤俭破由奢”等祖训和观念。作为农业根基深厚的国家,我们党十分重视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成效。“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也是总书记经多次引用以勉励、关心劳动者的话。在全党工作重心由决胜脱贫攻坚转到乡村振兴之际,结合时下“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我们的农林院校更应该强化时代使命和育人责任,发挥特色,培养“一懂两爱”的创新型人才。

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在学生公共活动区域,如教室走廊、图书馆、食堂外墙、宿舍外墙、运动场等位置,结合各学院专业特色,布置有代表意义的劳动场景、“三牛精神”模型、劳动模范展示架、大国工匠故事展等,营造浓厚的环境氛围。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设置劳动育人相关栏目如“劳动之声”“师/生说劳模”等,在校园广播、校园报、学校公众号等公众账号上发布相关主题内容,通过声音、文字、画面,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学生重视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风尚。发挥活动育人的积极作用。开展“以劳育人”系列主题活动,如“劳模精神进校园”“工匠课堂”“劳动月”“农忙帮手”等实践活动、五一劳动模范评选等。以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等为契机,通过每学期或集中固定时间的劳动教育活动,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增强劳动教育实效。

3.2 强调劳动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重要地位

“从本质上讲,劳动教育是‘综合性赋能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劳动技能的发展以及劳动精神的生成,体现了劳动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能够有效发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功能。”[6]以劳树德,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融入劳动育人的知识和案例,将劳动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中,培养有德行、有操守、有专业的农林人才。以劳增智,农林专业的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将理论践行在广袤的农业大地上,通过参与专业实践劳动,验证和充实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智慧,创新智慧。以劳强体,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充实心灵。以劳育美,在实践中感受劳动之美、创造之美,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3.3 明确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

化解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困境,归根结底需要从劳动教育的主体出发,建立完整的高校劳动教育链,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师资、评价体系等等。

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该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分阶设置。根据问卷反映的分年级劳动教育认知偏差情况,制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如大一阶段,开设劳动教育、职业道德、劳动技能、劳动法方面的劳动教育通识课,奠定基础。大二和大三阶段,强化劳动创新意识,设置“劳动+创新”学科整合教育。大四阶段,以职业劳动教育为主,通过加强专业劳动提升学生的专业性劳动技能。在劳动教育组织形式上,应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实施“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补模式。第一课堂强化劳动思政的内容,第二课堂制定明确的劳动教育达成目标,以践行专业、生活化场景为主,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企业工厂等实践基地。在劳动教育师资配备上,专兼结合,讲求数量和质量。构建“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社会劳模工匠”的教师队伍,从思想政治、专业知识、楷模力量方面真教实干。在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上,坚持多样化、可视化。分门别类设置相应的分值和评价标准,自我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与企业等第三方实践教师评价相结合。建立劳动教育实施大数据平台,清晰记录学生劳动教育情况,使劳动教育成效一目了然,评价也有据可依,从数据留存方面确保教育评价和开展活动的科学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发表了许多关于劳动、劳动者、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表达对劳动的重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怀。在新的时代任务下,我们农林院校肩负着培养知农爱农的新型农业劳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任,更要以总书记关于劳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教育和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知识、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劳动者。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热爱劳动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