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粒灸结合Bobath康复技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临床研究

2022-07-28伍祥容代秋蓉田福川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麦粒患肢痉挛

赵 芳,伍祥容,代秋蓉,田福川

(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康复科,四川 广安 638500)

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0%~80%,严重困扰患者日常生活[1]。康复训练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基础辅助治疗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患肢活动功能,降低肢体肌肉痉挛的发生,但对于肢体精细动作及活动耐力的恢复效果不够理想[2]。Bobath康复技术又称神经发育疗法,最早于19世纪40年代由Bobath提出,是一种针对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其通过任务导向性训练提高患者肢体自控能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3]。中医常用灸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活动障碍,可有效舒活筋络,改善脑部供血,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及神经功能恢复[4]。麦粒灸是采用麦粒大小的艾炷施行的艾炷灸,通过精准烘灼刺激穴位,具有痛感低、操作简便、药效集中等优点[5,6]。有研究指出,灸法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有益于促进运动神经恢复,可加快卒中人群的肢体支配功能,改善偏瘫症状[7]。本研究采用麦粒灸和Bobath康复技术联合治疗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以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8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脑卒中偏瘫诊断标准[8,9]。②年龄45~70岁;③首次发病后存在下肢功能障碍者;④病情稳定,意识清晰;⑤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髋关节活动受限。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②合并脑外伤、脑部肿瘤等其他脑部疾病患者;③患病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④对麦粒灸治疗过敏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1例和康复组40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1.2 治疗方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降压、降糖、血脂控制及营养支持,在此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组:给予Bobath康复技术治疗,具体如下:①伸肌训练:患者还未能下床运动时,根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可指导其进行简单的肌肉活动,包括翻身、坐立,规范其良肢位,以降低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僵直;②坐位平衡训练:指导患者采取正确的坐姿进行坐位训练,由站到坐,由坐到躺进行动作切换;提高髋关节灵活性;③日常活动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在家属协助下,采用步行矫正器辅助患者从事日常活动,包括步态纠正、侧转身、上下楼训练,锻炼身体协调性及动作的灵活性,逐渐加大运动强度,增强身体耐受性;④患肢负重练习:指导患者在下肢负重的情况下进行抬腿、抬脚、转弯等动作训练,预防肌肉萎缩。每天坚持训练30~40分钟,连续进行1个月。

观察组:在康复组基础上加以麦粒灸治疗[10,11],根据《腧穴学》选穴如下:取患者足三里(双)、阳陵泉穴(双)、悬钟穴(双),双手消毒,取约0.3 g松散艾绒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将其搓成大小合适的艾团并不断将其向左向内揉搓挤压,使之成为一个麦粒大小的上尖下平状团粒,采用无菌棉签取适量凡士林涂于穴位处,采用医用镊子夹取已点燃的艾团置于穴位上灸疗,直至皮肤感到燃烧余热或眼睛观察其燃烧接近皮肤部位时,用镊子取下,另加新点燃的艾柱子于穴位处,每日连续施灸3次,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中医疗效评估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尼莫地平法[12]评估,症候积分改善≥95%、≥70%、≥30%及<30%对应为基本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②患肢痉挛程度平价[13]: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MAS)评估患肢痉挛程度,并根据其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痉挛改善效果。③髋关节功能评价: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L-ROM工具(HOCOMA,瑞士)测量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测试在肌肉松弛状态下进行,通过外力辅助关节运动时产生的弧度变化测定。④运动功能评价[14]: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采用Fugl-Mayer评定法(FAM)及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患肢运动功能,FAM下肢功能共34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肢功能越强;Barthel指数共分为10项内容,总分100分,低于60分被认为存在生活自理障碍;大于60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分值越低代表生活活动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95.12%)显著高于康复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患肢痉挛程度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患肢M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于康复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肢痉挛程度比较 [n(%)]

2.3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髋曲及髋伸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髋关节活动度比较 (°/s)

2.4 两组运动功能比较治疗1个月后,两组FAM、Barthe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优于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多出现运动神经障碍,导致其肌张力升高,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肌肉痉挛、肢体关节功能异常等现象,影响康复及预后[15]。研究报道,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可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现象,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6]。脑卒中与中医学中“偏枯”、“大厥”、“薄厥”等症型相似,属气虚血瘀症,其病因为内伤积损、饮食不节,以致虚气留滞,内风旋动,气血逆乱,穿于筋脉,上冲犯脑,故发为脑卒中,治疗当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为主[17,18]。

本研究采用麦粒灸结合Bobath康复技术对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治疗,发现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肢体痉挛程度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均显著优于康复组,证实联合治疗的有效性。Bobath技术是一种是以加强肢体正常行为运动,改善痉挛现象为目的的康复运动疗法,该疗法认为在进行正常行为活动时肢体的运动潜能才能被最大程度挖掘,通过强化患者正常运动行为,加强其患肢关节的主动及被动运动,可有效抑制异常行为反射,不断纠正错误行为动作,进而达到改善肢体痉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目的[19]。吴湘兰等[20]指出,对早期胆红素脑病患儿运用Bobath康复疗法,可有助于患儿运动发育。何思等[21]发现运用Bobath技术有助于改善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以上研究说明Bobath康复疗法可通过对躯体进行协调性训练促进其功能恢复。该疗法以神经发育规律为基础,通过纠正脑卒中患者痉挛体态,不断诱发其正常的运动、行为模式促使患者恢复偏瘫侧肌张力正常化,可方便患者及家属学习应用,有助于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普及性。本研究中两组患者采用Bobath康复疗法治疗后患肢痉挛均得到缓解,髋关节功能均有所增强,与以上研究结果相一致。

灸法治疗是我国相传较久的疗法之一,其是以艾绒为原材料,通过直接或间接熏灼特定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逐弊、舒经活络等疗效[22]。典籍《神灸经论》中记载:“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阐明灸法治疗原则及途径为温经活络[23]。临床上单一灸法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效果有限,仅作为神经促进疗法辅助治疗,其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运动神经元兴奋,进而激活多种外周循环,提高脑部血流量,对主动肌功能恢复产生积极影响。张立等[24]证实,头穴艾灸帽可显著改善脑卒中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增强其日常生活能力,王曙辉等[25]采用井穴麦粒灸结合Bobath治疗技术治疗早期脑梗死患者后发现其上肢运动功能显著改善,提示艾灸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运动神经激活,加快肢体运动能能恢复。本研究采用麦粒灸疗法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穴、悬钟穴三穴,其中,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可燥湿、理气,治疗下肢瘘弊,神智疾病;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脉汇合穴,临床可用于坐骨神经痛、半身不遂、膝膑肿痛等症的治疗;悬钟穴归足少阳胆经,取之可缓解骨科痛疾、痴呆中风、颈肩疼痛,诸穴配伍,可达疏经活络,活血逐弊之效。本研究着重观察了介入麦粒灸治疗后偏瘫患者患肢功能改善效果,分别从临床疗效、痉挛程度、髋关节灵活度及整体运动功能四个方面的治疗效果可知,联合组综合疗效优于康复组,提示麦粒灸治疗更有助于帮助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肢体运动功能,通过穴位辅助疗法促进患肢经络畅通,改善下肢僵硬状态,促进运动神经恢复。

综上,麦粒灸结合Bobath康复技术可有效提高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效果,缓解肢体痉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患肢运动功能,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麦粒患肢痉挛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蚂蚁和麦粒
乳腺癌术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效果观察
从麦粒到面包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