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的研究

2016-05-04张莉莉余乐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患肢体温血压

张莉莉 余乐华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测量的差异性, 从而选择更好的针对偏瘫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方式, 提高测量的精准性和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方法 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 在相同条件下检测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差异, 并比较。结果 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与血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测量的差异性, 从而更好的选择测量生命体征的方式, 提高测量的精准性和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血压;体温;健肢;患肢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85

偏瘫患者因患侧肢体肌张力高, 血压和体温测量有一定的难度, 一般以测量健侧值作为常规, 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 常常有一些情况为测量带来不便, 如静脉留置针的置入, 一般因患肢血液循环较差, 肌张力偏高, 肢体感觉缺失或丧失, 在日常的操作中, 医护人员一般都会选择健侧肢体, 可是, 如果同样选择在健侧肢体测量血压, 因为测血压时血压计袖带充气过满, 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而堵塞管腔, 使得留置针出现堵管从而降低留置针的使用寿命。体温的测量同样也受到患肢不良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健侧不方便的情况下, 患肢测量的体温和血压值是否也具有临床意义[1]。作者通过对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健肢、患肢体温和血压对照观察, 对其差异性进行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15年1~4月收治的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 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61.0±4.7)岁;其中男30例, 女20例。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 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 肢体偏瘫程度轻瘫28例, 不完全性瘫痪18例, 全瘫4例。病程<6个月, 且病情稳定。

1. 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汞柱式血压计, 均检测合格。采样时间选为清晨患者起床前、卧位、未进食、进药、活动、排便, 且情绪稳定。遵循“四定”原则[2], 即定时间、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测量患者健侧与患侧肱动脉的血压, 时间差<10 min。体温测量遵循同等条件, 两侧腋窝同时测量, 体温计为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水银体温计, 为腋表, 均经矫正、 检测合格。先将体温计甩至35℃, 并置于腋窝深处, 紧贴皮肤夹紧, 患侧肢体可由护士在旁扶持测量, 测量时间为10 min, 分别记录两组血压和体温的数值。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50例患者健肢、患肢血压与体温值的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健肢与患肢收缩压、舒张压、体温的平均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 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 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3]。在我国, 脑梗死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并成为重要的严重致残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统计, 我国每年有200万以下的脑梗死新发病例, 其中病死率达到100/10万人, 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4, 5]。

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 因患肢肌张力高, 进行操作时, 可能会引起患者疼痛不适, 甚至情绪高度紧张, 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安抚工作, 而体温的测量同样如此, 并可能因肢体僵硬而出现体温表滑落的现象, 故通常还是选择健肢测量, 既可以减轻患者痛苦, 亦可以减少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而事实上, 偏瘫患者血压与体温的测量, 患侧与健侧均具有临床意义。近年来, 许多研究均发现左右上臂血压有差异, 而且这种差异与用左手或用右手无关。研究表明正常血压人群左右上臂收缩压相差>5 mm Hg占21.4%, ≥10 mm Hg占7.1%, 舒张压相差≥5 mm Hg占11.7%, 未发现舒张压相差≥10 mm Hg。高血压患者左右上臂收缩压差别≥5 mm Hg占31%, ≥10 mm Hg占10%。左右上臂血压的某一侧高于对侧的比例相当(均约50%)。在健肢不方便, 即同时进行多种医疗活动时, 可行患肢测量, 参考该临床数值, 以达到病情观察的目的。

综上所述, 针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患肢与健肢体温、血压测量的差异性, 从而更好的选择测量生命体征的方式, 提高测量的精准性和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晓辉, 曹樱花, 宋玉慧.不同侧上臂监测对老年偏瘫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27):3247-3248.

[2] 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6-153.

[3] 张丽伟, 钟林华.针对性护理对卒中患者抑郁及功能残疾状况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7):785.

[4] 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612.

[5] 李湘兰.脑出血与脑梗死急性期血压护理干预 .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21):71-72.

[收稿日期:2015-12-31]

猜你喜欢

患肢体温血压
警惕异常的血压晨峰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小动作缓解肩周炎疼痛
我自己治好了肩周炎
最怕啥
乳腺癌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肢功能锻炼康复的影响
天冷了要换好一点的降压药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