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研究
——基于对全国外语课程思政高职获奖案例的分析

2022-07-06张晶晶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案例思政

张晶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十四五”时期,“三教”改革仍然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课程思政是贯穿始终的主线之一。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课程思政作用至关重要。高职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中覆盖面广泛,西方文化涵盖丰富的课程,因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也愈发突出。讲好中国故事,研究好中国职业教育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职业教育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意义深刻。将思政教育融入高职英语课程是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都对英语课程思政提出了相应要求。英语课程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西方文化,需要直接面对国外意识形态和西方主流话语。如何实现公共英语课程价值引领,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正确认识和评价外来文化思想,是当今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1 问题的提出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1]为全面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使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发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1.1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课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阶段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学习完善四个方面。[2]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有高等职业学校1423所,在校生1280.7万人,校均规模7776人。[3]如此大规模大体量的高职学生基本都属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覆盖范围,因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影响力也非常广泛。从语言的角度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传播方式,[4]英语教育是中西方文化交汇,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情境,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也成为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导向,批判性审视西方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包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课程教学方案设计要服务学生的专业发展、未来职业需求和语言工具功能,满足学生跨文化沟通、交际、学习工作需求。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在实现英语语言听说读写技能传授的同时,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素养、思想政治价值观和文化批判、文化包容以及创新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完成公共外语课程思政服务学生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要求。

1.2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对于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必要性和思政素材等方面,对成功案例的挖掘力度不够,尚未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系统化实施路径,一线外语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清晰、方法不成体系、教学方案缺乏设计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英语教学中“课程思政”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教师随课程思政的认识、科学理论指导、体系化设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通过分析归纳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凝练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模式和方法,设计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解决当前英语课程思政实践中的困境与问题。通过全国范围内优秀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研究,探索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典型模式。通过案例研究主要关注如下三个具体科学性问题: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成功经验是什么;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目标与典型模式是怎样的;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关键要点有哪些。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案例分析

本部分应用多案例分析法对全国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进行剖析,梳理课程思政的做法、经验、逻辑和框架。

2.1 研究方法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选择基于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的多案例研究方法。[5]文章透过案例来分析现状并归纳规律,复制逻辑和比较分析思路的多案例研究能够增强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和稳健度。同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能够将经验与理论、具体与抽象联系起来,为典型模型和理论构建提供指导。本文基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案例,归纳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经验、框架、模型和实施要点;立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实际,为完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理论、方法提供参考;凝炼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的途径,实现英语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过渡,为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

研究的案例对象选自2021年全国外语课程思政大赛中7个特等奖获奖案例,案例来源单位包括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

2.2 案例分析

表1从思政主题、思政脉络和设计亮点对7个高职高专英语组特等奖案例进行了梳理。案例中课程思政方案包括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和教学评价与反思部分。在课程设计上,依据国家课程思政文件和英语课程教学标准进行,注意到了课程思政总目标和单元思政目标的关系。研究发现案例中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均采取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策略,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扩充了教材以外的学习材料;教师为了教学效果重组了教学材料,以达到课堂活动与思政节奏协调统一的目标;教学目标基本归纳为知识、技能、德育(价值观)三方面,教学过程主要按照知识、职业(专业)、思想意识三条主线展开。研究发现这些案例优势的同时,笔者也关注到了这些案例突出的不足之处:对所授课高职学生的专业关注较少,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尚未将思政设计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英语课程思政与相关专业课同向同行的意识尚未树立。

表1 课程思政案例梳理

2021年全国外语课程思政大赛高职高专组特等奖获奖作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When work is a pleasure, life is a joy”案例中,课程思政设计在横向格局扩大拓展,具体通过“工作与个人-工作与社会-工作与环境”的思路推进,从个人职业素养到服务社会再到人与环境,不断提升和拓展学生的观念与格局,升华思想境界,如图1所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What does the weather tell”教学设计中,三维教学目标包括“情感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其中情感德育目标为“能够理解天气与人,天气与社会以及天气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横向思政范围逐步拓展,同时应用任务驱动、兴趣探究延伸,成果导向型教学策略,通过呈现-达成-完善的课堂活动设计,在生态文明理念、素养和价值观上引领学生纵向内化、深化。

图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程思政图示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程思政案例“Health”中,重组教学材料顺序,适应课程思政实际需求:在英语听说教学活动阶段,主要培养对“the importance of health(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在阅读、语法和写作教学活动阶段,主要培养学生“the ways of keeping fit(保持健康的方法)”能力;在语言应用教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dealing with health problems(处理健康问题)”能力,如图2所示。思政脉络与教学活动匹配开展,学生思想认识经历从认识理解到学习方法再到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力逐步提升。

图2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程思政图示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程思政案例“Human Beings&Nature”中,课程思政焦点“respect nature-understand nature-protect nature”逐层递进,逐步深化的课程思政目标和教学活动实施,从“崇尚自然”到“理解自然”再到“保护自然”,如图3所示,递进式引领学生从思想到行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互动做出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图3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图示

案例中除了清晰的课堂教学活动与思政要点匹配,协同开展,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都遵循了相关教学理论和应用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程思政案例“What a fine day”中应用了布鲁姆教学目标理论;按照布鲁姆目标分类进行教学活动安排:记忆—词汇构建;拼图阅读(Jigsaw reading);应用—角色扮演讨论(Role-play discussion);分析—项目汇报/头脑地图(Mind map of project report);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Seminar on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创新—以创新方式将信息汇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英语课程思政案例中运用了学生为主体,教师引领的“任务驱动”式教学策略,通过完成经过设计和重组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语言知识学习和思想认识提升的目标。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What a fine day”案例中,按照教学活动的开展依次实现对应的思政目标,框架明晰;重组教学材料,适应实际需要;既有各活动阶段思政主题,也有整体宏观思政主题,实现了思政主题的微观与宏观协同推进。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案例中引进先进国际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全人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意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与课程思政目标相融合,通过科学方法,助力课程思政效果达成。

3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典型模型与要点

本部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演绎、总结和归纳 , 进而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得出具有规律性的描述和科学性的解释,形成英语课程思政典型模式,作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纽带,指导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工作不断深化。在2020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导下,结合高职学生职业性特征与院校实际,科学认识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目标”和单元教学“思政目标”及其逻辑关系,梳理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实施、思政元素、教师作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整体方案设计应在教育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开展,坚持立德树人,将英语教学的语言文化传授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机结合,将课堂教学活动与任务按照布鲁姆教学目标层次进行科学重组和排列,以适应学生认知深化与提升,知识习得,素养形成和价值观内化,以及在相关活动、校园学习生活和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实现价值观导向下的行动实践。

依据布鲁姆教学目标理论把所有知识点的掌握分为6个层级:记忆,能从长时记忆中找到和识别接收到的信息;理解,得到信息后,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其中的意义;应用,能在给定的情景中执行或使用信息;分析,将信息分解,确定各部分间、各部分与总体间的关系;评价,能以得到的信息为准则作出判断;创造,能基于得到的信息重新组织成新的模型或结构。课程思政方案立足高职院校英语课程内容,基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习得的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即英语语言能力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为目标,以学生为本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课程思政育人点、设计课堂活动、设计课程思政实践环节、科学设计课后任务以及科学评价课程思政成效评价方案与技术手段,形成课程思政的典型模型,如图4所示。在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教学活动设计中,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以OBE策略为实施技术路线,关注学生学习效果,习得产出和素养提升成效。课程思政目标与过程关注“全人教育”,促进学生认知素质、情感素质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遵循学生成长的科学规律,实现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宗旨。

图4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典型模型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政意识、能力、素养。思政要素框架内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要与时俱进,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外语教学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路径,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理念是“协同育人”,目标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6]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改革不仅要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应该帮助学生用批判性眼光看待西方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7]本研究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成果与教学成果相结”,牢牢根植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在问题边界不够清晰的条件下,重点以案例研究方法探索英语课程思政模式,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立足课程内容实际,总结课程思政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融合典型做法,供同类院校教师参考。研究通过典型案例的整理,促进高职院校英语课程标准完善,进一步明确英语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通过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和教学效果,促进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和优化。目前全国有1400多所高职院校,高职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具有覆盖面广、跨度大、学时长等特点,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空间。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案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