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高中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2-06-23陈海发

读写算(下)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历史

陈海发

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在高中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陈海发

(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回民中学,甘肃临夏731800)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对发生的事件观察它们的原因、经过和影响作用。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才可能对史实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明确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价值,对历史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对新课程改革、新高考的应对,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研究价值;教学策略

时空观念素养要求学生掌握纪年(时)方式、历史分期、时代特征、古今地名、空间划分、区域特征、读图制表(地图、年表或时间轴)等。涉及部分历史地理学(或沿革地理),例如探讨地理环境对历史的影响、疆域政区的变迁等,也明确了把对人物、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应置于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的要求。

本文拟借助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提升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时空观念。

一、建立时空坐标,体会历史演变脉络

我国当前中学课程体系下,高中历史课程采用的是专题史板块而非通史板块,内容编排多以螺旋式结构为主,淡化了历史事件的时间性,不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也不利于学生时间观念的培养。所以,如何打破教材原有顺序,以大历史观重新整合历史事件与专题的时间性,是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讲授历史,阐明历史事件的发展变化,以及与其他事件的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提示历史事件发展的脉络,使学生在历史时间的纵向动态系统中认识和了解历史,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间观念的主要方法。”新课标颁布后,五大核心素养目标的导向性愈发明晰。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往往将时间的判断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建立时空坐标,建构时空情境,有助于学生体会历史演变脉络。

例如,人教版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近代欧洲思想史概况。而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中缺乏对欧洲中世纪(476年~1500年左右,中国史学家称之为“西欧封建社会”)的具体介绍,学生对这段历史知识存在盲区,学习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时往往缺乏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很难形成清晰的时间线索,难以理解人文精神、理性主义的定义。另一方面,近代欧洲在经济、政治、思想、科技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是有机融合的,学生容易产生记忆上的时间错乱。鉴于此,笔者在补充讲解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概况后,以人文精神的发展为主线,以古希腊先哲思想为开端,以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上占统治地位为铺垫,引导学生建立两个直观性的时空坐标(如表1)。坐标一:确立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历程中重大事件的时间尺度;坐标二:确立西方人文精神发展在西方近代化历程中的历史影响。这样,学生便会用文明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形成完整、立体的知识体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把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构建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为中心的中外历史发展体系的基本框架,梳理中外共时性重大历史事件。教师可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小组探究,用时间区间、阶段特征等形式,结合时间的背景和影响,在全球史观的视野下理解和探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对中国的影响。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论述自己对于历史发展事件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联系、全球联系的加强。进一步阐述明清之际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思想为什么没有能在历史上除旧布新。

二、编写大事年表,深化历史因果关联

“某个知识点在一个知识结构中的方位,以及这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需要强调的;对于每一个知识模块,重要的是揭示这个模块的知识结构,将这个模块结构中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示给学生。”严格按照史实规律和分期,编写大事年表(把以往发生过的较大事件根据某一主题按照年代排列起来的一种参考资料)。

表1

欧洲中国 总特征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明朝时期,国家统一,封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并在16、17世纪进一步拓展。封建经济继续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是发展依然很缓慢。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思想文化“重商主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人文主义”复兴和并发展到理性主义;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阶段。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实行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传统科技发达,未能产生近代科技。 对外西欧各国开始殖民扩张和掠夺;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探索海外殖民地的先驱者,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前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郑和下西洋;后期实行海禁政策,中国由积极开放逐渐走向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不断冲击着旧的封建统治。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并在清朝时期达到顶峰。

高三复习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体系凌乱,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单纯地记忆多场列强侵华战争、仁人志士救亡图存英勇事迹、国内外环境的风起云涌已经很难,更何谈建立起历史环境与重大史实之间的相互影响了。笔者引导学生将近代中国重大史实分为“内忧外患”及“救亡图存(民主实践)”两大线索,再依据时间,采用大事年表的方式记录整理(如表2)。

以大事年表为认识工具,学生不只抓住了“内忧外患”“救亡图存”两大线索,明确列强侵华的时间及重大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容易将相关史实进行纵向对比,对照史实前后发生的次序并思考其中的微妙联系。例如,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原因之一是天主教教徒在华扩张势力范围,与中国本土民间信仰产生文化和信仰方面的冲突;义和团以“灭洋”为口号,具有盲目排外的特征,从而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的罪恶行径。而清政府迫于列强施压加入剿灭义和团的行列,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之后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也就坚定了革命人士推翻清廷统治的决心。辛亥革命爆发后多个省份积极响应,随后纷纷宣布独立,华夏大地上延续上千年的帝制如巨峰瞬间轰然倒塌。

表2 百年中国1840-1949

三、运用时间轴,呈现历史事件发展脉络

教学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时,教师也可以用时间轴的形式梳理革命的基本进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袁世凯提交了清帝退位的诸项条件。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与宣统帝颁发诏书,宣布清帝退位。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而关于辛亥革命的背景(革命前十年),同样也可以使用时间轴的形式呈现出来。

四、巧用地图史料,拓宽历史思维视角

德国史学界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历史有两只眼睛,一只是年代学,一只是地理学。”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地理空间对学生思维观念的培养,限制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视角、广度和思维深度。故历史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及地图册,或者在课件中运用Flash(动画制作),巧用地图史料再现空间情境,实现对文字知识的有效补充,帮助学生形成鲜活生动的历史体验。

以日本侵华战争为例,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当时中国地图,考查中国与日本的相对方位,鼓励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入侵中国要把东北三省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与中国其他省份相比,东北三省的地理方位、山川资源、要塞位置等方面有何特别之处?

其次,要求学生依照时间顺序在地图上标出有代表性的日本侵华事件,以及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前赴后继的光辉事迹,包括长城抗战、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华北事变、太原会战、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百团大战、派遣远征军入缅作战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地理方位、山川形势、战略资源甚至风土人情之于军事作战的重要影响。日本军队先行占领东北三省,从东北三省掠夺了大量战略物资,再举兵南下,步步为营,不断蚕食和蹂躏我中华大地。而中国军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保留军事斗争的有生力量,抗战初始阶段不得不与敌人斡旋,甚至放弃一些战略要塞,与日军展开“拉锯战”,同时积极寻求战略防御与反攻的突破口,明智地提出“持久战”的方针。

再以《开辟新航路》为例,参考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4页“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如图1),让学生了解旧航路及欧洲在旧航路中的角色,以便和新航路做对比,新航路究竟“新”在哪些方面?这样,学生更能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背景)及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图1

接着,教师可让学生在课本的地图上标出“1493年的教皇子午线”和“1484年西、葡两国缔结的条约规定的界限”(如图2),(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简要介绍1493年教皇子午线的不合理之处)让学生思考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及具体表现。

图2

以上内容为笔者对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落实学生“时空观念”素养的一些浅显思考,还需经过教学实践继续考验。当然,“时空观念”素养的真正落地生根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反复引导学生自主地把事件与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的空间联系起来,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间和具体的坐标轴下进行审视,对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

[2]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6.

[3] 赵志汉.历史学科的时间观念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1992(11).

[4] 汪建红.论高中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基于高考试题的实际分析[J].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93.

G632

A

1002-7661(2022)12-0126-03

本文为甘肃省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课题。立项号:LX【2020】GH140。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历史
维生素的新观念
跨越时空的相遇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镜中的时空穿梭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健康观念治疗
新历史
时空之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