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抗无力感最有效的方式

2022-06-23付洋

中学生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洋姐舍友友谊

付洋

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现在有点儿迷茫。在学校里经常睡不着,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有几次到凌晨两三点都没有睡着,感觉自己快坚持不下去了,感觉没有人懂我,好难受,我怎么办呢?

洋姐说:跨越中考奔向高考,一名学生经历这十二年的苦读就是为了升入高等院校,接受大学教育。高三是学习的目的性最强的一年,可以说高三是最不会迷茫的时候,因为它就该全力以赴备战高考,心无旁骛。

当然本该如此不意味着一定如此。一些同学在高三期间拎不清状况,还把自己拽进新的感情,或者在友情中纠缠不清。希望不是“情”字让你无法入眠,如果是的话,就不要把重点放在心里好受还是难受上了,快刀斩乱麻地割情舍谊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若为爱情所困,两个人约好高考之后再说;若为友谊所绊,退出现有朋友圈,独来独往不会影响成绩!

但我觉得让你睡不着觉的,可能还真不是情谊问题,而是一种对你来说并不熟悉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甚至有可能是第一次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你没有对付它的经验,所以不睡觉地绞尽脑汁,依然拿它没有办法。

小学生谈理想的时候,答案中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科学家、金融家、宇航员、商人和医生?难道真的是因为回答躺平、啃老、不工作会被老师批评吗?我相信绝大多数小学生是带着非常真挚的希冀看向未来的,他们笃定只要自己努力就有机会实现理想。那么,这种笃定的心态来源于何处呢?只需要一次满分或者一个理想的分数。而对于一名小学生来说,通过努力加认真取得一个理想的分数,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

对你其实也一样,如果现在的某一次测验你考出了一个理想的分数,你对高考的信心一定大增。然而,高三与小学的区别在于,小学由于所学内容有限,“努力”在短期内便可以见成效,而高三的知识是前十几年知识的总和,努力的结果绝无可能在短期内显现。

有所求,却求而不得,感觉自己所处的位置距离要到达的目的地有些遥远,这段距离让你产生了无力感。未来你会发现求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但无力感觉却不会成为人生常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越来越多地遇到各种难题,它们都不会再像小学期末卷子上的题一样简单,努努力就能出成绩了。大脑在不断与无力感打交道的过程中,会发展出许多机制,有时是自欺,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时是认怂,比如不参与(退出)竞争;有时是破釜沉舟——反正已经掉水里了,不如使劲扑腾,也许就到对岸了呢,也许顺势学会游泳了呢!

无论你的大脑进入哪种机制,你都不会再睡不着觉。你要么睡得心安理得,要么贪黑起早地争分夺秒。我毫不怀疑,当你说“我坚持不下去了”的时候,你的潜台词并不是要放弃。你是稍微努力了之后,没有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于是心里生出了疲惫感,你所谓的懂你的那个人就是你渴望的一个可以休憩的港湾的象征。只是经验告诉我们,驯服无力感最有效的方式是行动,从来不是什么朋友。不计较结果的努力,不仅能够改善你的睡眠质量和精神状态,还是成熟的一个标志。

我是一名高二在校学生,平常也就星期天下午可以休息,我在这段时间会上超市买些生活用品,也会买一些零食什么的分舍友一些,您说人际关系不就是礼尚往来吗?为什么我付出了可收获来的都是袖手旁观和无情?我在学校也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啊,为什么他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我?

我在这所高中没有几个玩得熟的,有一个是初中同桌A,我们之前是一起的,分了班以后,另一个同学(也是初中同学我们叫她B吧)也来跟她玩,再后来她们俩就玩得很好了,形影不离那种。A知道我现在看到B就很讨厌,她抢了我的朋友,我和A讲过很多话,心里的琐事也和她分享。有一次,我和她们两个一起去食堂吃饭,B就一直内涵我说“三个人的友谊好拥挤”。回到宿舍后我很生气,就和舍友说“B是什么人啊”等一些很生气的话。没想到其中有一个舍友把我们说的这些话传了出去,B反过来找我问是不是我在后面说她坏话了,我面无表情地说,她自己做过什么事她自己不明白吗?

之后我们就闹掰了,我问A她的态度是什么,她说跟我一起玩很有压力,因为我总是在埋头学习(是,我知道我比她的成绩好),我尊重A的态度,我向B道了歉,可我还是很讨厌她,直到现在。

我很想换学校生活,为什么别人的高中生活很顺利而我的却磕磕绊绊,总是被这些影响,我对别人也很好啊!经过那件事之后我感觉自己好孤单,没有人懂我,没人跟我一起玩,班里都是成对的,别人看见我都说我是那种不识人间烟火的人,那是他们不了解真实的我,我该怎么办啊洋姐?

洋姐说:小孩子粉嘟嘟软乎乎的,又萌又天真,绝对没有坏心眼儿。如果他喜欢你就会把他最喜欢的玩具与你分享,还会把好吃的留给你吃。他愿意跟你讲话,缠着你陪他玩儿。可是又有几个成年人真的愿意跟小孩子长时间地在一起玩呢?你愿意吗?哪怕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远远成熟于他的实际年龄,礼貌又懂事,乖巧又有趣,如果不是出于必需,我们也不愿意一直陪在他身边,这会让我们感到烦躁和疲倦。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是需要被照顾的,需要你付出精力去关注,还需要你谦让着他。在他面前,你似乎天然就有一份责任。

那么同理,在友谊当中,如果你扮演的是一个孩子的角色,就会出现人家不愿意与你礼尚往来的状况。你所感到的袖手旁观和无情,事实上是大家对你的躲避,就像我们都不大愿意照顾孩子一样。好的友谊是一种开放的人际关系,通过好朋友A再交到一个好朋友B,你的关系网变大了,本应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儿,而你却觉得B因此抢走了A,你把B当成了一个“入侵者”,是不是像极了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这种行为自然是会吓跑A的。

A能感受到你和她之间的友谊不是特别健康,所以A就向B靠拢了。你可能不服气,因为你觉得B要求的友谊也是闭合的,因为她说过三个人的友谊好拥挤。而我觉得她这句话的意图可能仅仅是为了针对你对她的敌意。B若对A的占有心理强于你对A的,A肯定不会觉得与她在一起压力更小。

别人真的都成双成对吗?别人的高中生活真的没有磕绊吗?你不能意识到自己是带着这种不成熟的负气式的偏见在看问题,即使换个学校,你也不会改变受伤害的状况,因为这个伤害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

編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洋姐舍友友谊
以城为“媒”话友谊
生活的快乐源泉——“奇葩”舍友
无债一身轻
友谊的重量
珍贵的友谊
走过毕业撕书季
不要压抑你的天性,快到我的碗里来
找个能陪你聊天的人很重要
新技能
真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