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截图背后的故事

2022-06-23闫维建

中学生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笤帚王某我会

闫维建

一天上午快放学时,我突然接到一位家长发来的一张截图和这样一段话:“闫老师,这是咱们班王某的爸爸发的信息,说要举报您。”

看罢我有些许不悦,虽说接班不足3个月,但对待每个孩子都掏心掏肺、尽职尽责,怎么到头来家长还要举报我?我强压住心中怒火,仔细看截图内容。

截图上是王某父亲的话:“各位家长上午好!关于咱们班段某的问题行为不知道您家孩子跟您反映没有?我女儿说段某在班里对着她的耳朵大声嚷。请问其他同学是否有过这种遭遇?现在班主任在袒护段某。

“我会调查此事,如果孩子没说谎,老师真的袒护这件事儿,我会追查到底。我会让班主任身败名裂,我会让张镇小学负责。”

作为家长,保护自己孩子完全可以理解,但为什么不主动和我交流呢?我想可能是我刚接班,加上疫情,与家长的交流大多停留在微信上。这事得尽快见面解决。我立即约王某的爸爸下午2:30见。见面寒暄过后进入正题:“今天约您来呢,主要是昨晚您家孩子妈妈与段妈妈好像沟通不太顺畅,我想知道是咋回事?”

“我闺女说段某小毛病不少,说话声音也大,这样会影响别的孩子听力。昨天我媳妇就是和段某的妈妈聊这事,后来段某妈妈打电话跟您说了,也把电话录音发给了我家孩子妈妈,并且跟我们道歉了。但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存在,所以今天要跟您聊聊。”

我点头说道:“我也同意您的看法,平时我也总提醒段某说话小点声,坐稳站直,别影响其他孩子。他现在有改进,但还得努力。现在我想先跟您聊聊段某这个状态的根本原因:幼儿园时段某妈妈骑自行车把他的脚别成了粉碎性骨折,休养好久才能下地走路;后来又把小腿摔骨折了,接着休学,错过了幼儿园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三年级刚转学到咱张镇小学。所以,孩子确实有问题,但也情有可原。但是再怎样,还是不要影响别的孩子,您说是不是?”“是呀!”王某爸爸还有点小气愤地说。

我一听,说到他心里去了,但他会觉得自己忍让是不公平的,是自己太老实。于是我想:还得让家长再消消气呀!得让他认同老师的想法,毕竟攻人先攻心。

于是我又说:“段某的某些做法错了就是错了,我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有责任帮他改正,这一点我也和他爸妈谈过了,家校合作一起帮助他逐渐培养起良好的习惯。在这个集体里,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大家齐心协力,这种关爱一定能成为使他改变的动力。您认为呢?”说着我看向他。“您说的是,既然在一个集体里,大家有责任帮助他,希望他能变得越来越好!”看到家长这么认同,我由衷地高兴,对他说:“我先代段某谢谢您,会把您的意思转告给段某和他的家长。”

见王爸爸脸色好看些,我赶紧追加:“我再给您举个小例子吧!前天早晨,轮到段某小组值日,一个孩子说我手都要冻僵了,段某听到后跑过去用笤帚棒啪啪打那个孩子的手。我把段某叫到身边问他原因,他告诉我,手冻僵了用笤帚打打就不僵了。您看,孩子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只是做法欠妥。于是我告诉他:‘不能用笤帚棒打,你可以用你的双手帮他快速地搓呀。’我边说边捧起他的小手快速搓了一会儿,然后我问他:‘暖和了吗?’他笑着说:‘暖和了!’接着我问他:‘那你这做法……’他小声说:‘我错了。’‘那现在该怎么办?’他看了看我,走到那位同学面前站定后说:‘对不起,我不应该用笤帚棒,以后我会注意的。’我又拉起他的小手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心地善良想帮助别人。但是以后想帮助别人时,先得想想什么方式合适,否则就好心办了坏事了。’他重重地点头。”

听了我的叙述,王爸爸也比较认同地点了点头。我趁热打铁说:“看来您也觉得咱们不会白白付出的,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的温暖。将来孩子转变了可是咱们大家的功劳。”听我这么说,王某的爸爸还有些不好意,直点头说:“需要我们做什么闫老师您尽管说,绝对没问题!”

听了家长的话,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笑着对王某的爸爸说:“那您回去再跟孩子的妈妈解释一下,咱们把误会解除。”“放心吧,闫老师,我回家说说,绝对没问题的!”……

送走王爸爸,我舒了一口气。同时,我也想到误会的产生还是源自于王某,说不定还有别的孩子也会对段某有所不满呢!于是在下午第三节課时,我又在班上把段某的情况和其他同学说了,同学们理解了段某,纷纷表示以后多包容他、帮助他,班上的气氛瞬间变得温暖而感人。

家长、学生、老师已经形成教育合力,让我们静待段某华丽转变。

举报是家长保护孩子的一项重要方式。但是大部分举报都不是真正的教育事故,而是沟通不良导致。

举报和维权是家长的权利,保护孩子更是父母的责任!但是建议家长先沟通后行动。沟通可逐步升级:班主任、年级主任或德育副校、学校正校长。沟通无效再扩大行动。这样也能让自己孩子学习如何处理问题,也避免因为误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行为。

家长直接录音转发的做法值得班主任警惕。现在技术发达,班主任需要做好自我保护,注意自己在面对家长时言辞一致。

帮助家长换位思考,促进对方的理解,是有意义的。但需注意家长本来的诉求是否被尊重。沟通时可考虑“先跟后引”:先承接家长的情绪,先赞美他的负责与愿意合作解决问题等。让家长感受到被理解才愿意交流。

用这种方式时,要小心,不要让家长感觉班主任是在用集体荣誉来进行道德绑架或施压。

教师此处讲授自己成功教育段同学的故事,让家长能够产生较强的信任感。是此次谈话成功的关键举措。家校合作中,班主任向家长呈现出的专业能力是家长合作的重要基础。“亲其师,信其道”也适用于家长对老师的态度。

这次谈话是出于班主任的需求——解除举报危机,所以谈话围绕着段同学。如果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可以在解除误会后,关注家长的内在需要,聊聊他的孩子在班级生活中的表现,让家长感受到班主任也关注着自己的孩子,可能效果更好。

警惕!这样的全班告知是否是段某希望的?可考虑“行为管理”班会等既能促进理解又不敏感的方式。

猜你喜欢

笤帚王某我会
代管人可以变卖失踪人的财产吗
天价笤帚的秘密
我会分辨
我会玩
一匹“宝马”引发的无间道
扶不扶
忽忽的故事
女遝碼稱貴賓廳帳戶可賺回傭騙客50萬被捕
使用笤帚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