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现状及对策

2022-06-22阙青松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教师

阙青松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

整本书的阅读能让学生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文化,提高思想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根据农村学校三、五、六三个年级94 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目前农村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状况如下。

问题一:老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吗?

经常 偶尔 从来没有人数 40 41 13百分比 42.6% 43.6% 13.8%

问题二:你希望老师上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吗?

希望 无所谓人数 78 16百分比 83% 17%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老师“偶尔”和“从来没有”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加起来达到了57.5%,反映了当前农村小学缺少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同学们急切盼望老师进行阅读指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针对乡村小学,有哪些指导策略呢?

一、有的放矢——推荐好书确保质量

开卷并非都有益,有些粗俗、暴力、媚俗的书籍是戕害青少年的精神毒品。“读书好”的前提是“读好书”。在多如牛毛的书籍中,老师要为学生推荐好书,成为学生读书的引路人。老师在推荐书籍时要体现三种价值:文化价值、训练价值、实用价值,要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增加文化知识,促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学生年龄差异、接受教育的时间长短不同,适合阅读的课外书存在很大差异,因而老师要有的放矢。推荐书籍要有内容意识,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低段主要是童话、寓言、儿歌、童谣;中段多一些成语故事、科普读物、浅显的儿童小说;高年级主要是侦探故事、冒险故事、人物传记、科普小品文等。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的社会背景错综复杂,表现手法丰富灵活,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

二、滴水穿石——制订计划坚持阅读

小学语文课本以单篇呈现,文章短,字数少,情节简单。《小英雄雨来》是小学语文课本中最长的课文,字数也才三千二百多字。而整本书常常几万、几十万字,加上小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一本书没有一定的恒心,没有一定的计划约束是很难看完的。

教师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是一项重要任务。当学生拿到一本新书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书的页码、内容的难易,结合自己的阅读能力,制订一份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书的基本信息;二是大约多长时间阅读完,分配到每天大概阅读多少页,同时要做好读书笔记,摘抄一些好词佳句,最好还要有家长督促检查。有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了如下读书计划:

书名 《八十天环游地球》 作者:[法]凡尔纳 译者:陈伯雨、李嘉睿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 年8 月第一版页码:195 页计划 读完,大约每天读 页序号 日期 阅读页数 摘抄好词十个摘抄好句三句家长签字1 月 日 从 到 页2 月 日 从 到 页

经过连续十五天的阅读,特别是有家长的督促,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阅读任务,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逐渐把阅读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三、乐此不疲——推荐导读激发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是教师的首要任务。阅读之前,通过教师的引导、渲染,为整本书打开一扇门,学生窥见书中宝藏,点燃阅读的热情,产生阅读期待,从而主动阅读,这就成功了一半。

1.介绍作者,产生神往

每一本书的作者都有一部独特的人生史,或许还有不少的趣闻轶事。教师把这些内容告诉学生,使得他们对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作品产生向往之情,产生想读的欲望。教师可以这样吊起学生的“胃口”:“全世界老老少少都喜欢看一本书,作者黑柳彻子,也就是书中主人公——小豆豆,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来到巴学园学习。然而本性难移,她还是经常做出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但是,她长大后竟然成为日本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演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作者天翻地覆的变化的秘密就藏在《窗边的小豆豆》中。”这样介绍作者,一下子就激起学生对书的浓厚兴趣。

2.欣赏封面,趣味无穷

封面是精心设计并反复修改的,是一本书的脸面。封面主要有文字和图片。图片常常通过象征、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书中精彩的情节,具有明确、直观、富有冲击力的特点,是激发阅读兴趣不可多得的素材。

在执教《绿野仙踪》时,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趣味横生的封面:前头是多罗西,后面跟着稻草人、胆小狮子、铁皮人、逗人喜爱的小狗托托。通过观察这些神态各异、种类不同的动画形象,学生头脑中就会闪现一个个问号,阅读的主动性被激发了。在教学《鲁滨孙漂流记》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现全世界几百种不同语言、不同版本的封面,每一种封面都让人眼前一亮,学生心中对这本得到广泛传播、高度认可的书籍产生了兴趣,都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

3.浏览目录,了解梗概

目录是书中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浏览目录能初步了解书的全貌,了解各章节之间的有机联系,体会书中的行文脉络。不少目录语言精美、扣人心弦,非常吸引孩子眼球。比如《窗边的小豆豆》的目录:《好好嚼啊》《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然后呢……》,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激发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观察插图、介绍书评、观看素材,等等。

四、逢山开路——指导推进提高效率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能顺利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可能是缺少耐心,也可能是觉得没有意思,还有可能是碰到许多阅读障碍等原因,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这就需要教师上好推进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针对学生的不同困难,提供学习的拐杖,推进学生的阅读。

1.在解疑中推进

许多书籍人物错综复杂,如《三国演义》,人物就有几百个;有些年代久远,比如《山海经》;有些是外国文艺作品,写作的方式、语言的风格、生活的习俗和我们相差甚远。小学生的阅历浅、知识储备少,很容易看不懂,不愿看。这时候,教师就要了解阻碍学生阅读的困难是什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一起把阅读“拦路虎”赶走。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代表作,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本书不厚,但学生不断埋怨:许多地方看不懂。我没有指责他们,而是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写出来。不看不知道,全班学生加起来竟然写了72 个。看到问题,我才知道原因:山区的孩子很多没见过大海,即使有些见过大海,也没见过海钓的工具,不了解海钓的方法。面对这些问题,我是这么处理的:

第一步,把问题分成三类:关于小说内容的,关于小说主题的,关于写作方法的。

第二步,每一类精选三四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第三步,巧用方法解决精选问题,如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资料、联系学过的课文等。如:

(1)如何捕鱼。书中最精彩的描写就是老人在海里如何捕鱼。最精彩的对山区的孩子来说偏偏是最难的。于是,我通过查字典、播放视频、观察插图等方式帮助孩子扫除障碍。有些确实还不理解的,就先让孩子们跳读,放在一边。

(2)表达特色。这本书跳跃性强,老人捕鱼、回忆棒球比赛、老人内心独白等交织在一起,让学生不知所云,头昏脑涨。于是,我和学生一起翻开课文《凡卡》,感受他们表达的异曲同工之妙,学生恍然大悟。

(3)环境描写。文章的环境描写也是一大特色,作者用画家一样的笔触细致描写了海上奇妙的景象。我结合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唯一的听众》等,让学生感受环境描写的好处。

在收集、归纳、精选、解决这几个环节中,教师发挥了主导性,帮助学生顺利阅读。

2.在深化中推进

有些书籍看似浅显,很快就看完了。面对学生的浅尝辄止,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化认识,真正感受书中的魅力,才会觉得越读越有趣,越读越有收获。

《趣味动物学》这本书,因为没有故事情节,大部分学生阅读的兴致不高,只是当作介绍动物知识的书籍来对待。有一位教师围绕动物的“趣”设计了这样的推进课。

(1)外形有趣。你认识吗?(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辨认)

(2)习性有趣。(视频:猴子捉虱子)你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吗?(P25)阅读了书本,你还知道了动物的哪些有趣的知识?说来听听。

(3)语言有趣。(出示句子)请你读读下面这些句子,从中感受文章语言的幽默。

鸟类大多数是雄性外形比雌性漂亮……平平淡淡才是真。(P51)

鱼,也是会淹死的!(P90)

体重对于女生而言多半是个敏感话题……这可真算得上是所谓的“一根肠子通到底”。(P99)

(4)文化有趣。许多动物,因为习性特殊,被人类赋予某种象征寓意。先从书中找出天鹅有什么象征寓意,然后做练习:鸽子(和平使者 ),春蚕(无私奉献),黄牛(任劳任怨)

(5)启示有趣。动物还是我们人类的老师,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蜂鸟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直升机……(出示对应图片)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人类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接着介绍艺术家从动物身上得到了很多启示,如舞蹈家杨丽萍从孔雀身上看到了美,创作了舞蹈《孔雀舞》。(欣赏舞蹈《孔雀舞》)

通过这样的推进,学生都津津有味地认真读起书来。

农村小学要加强整本书的阅读指导,除重视好书推荐和阅读计划的制订外,还要因书而异,因生而异,因目标而异,适时生成,走向丰盈,上好导读和推进课,让整本书阅读取得更好成效,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教师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论语》整本书阅读
最美教师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