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环保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22-06-07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长平曹帅黄超杨梦康

区域治理 2022年24期
关键词:河北省企业发展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张长平,曹帅,黄超,杨梦康

一、前言

环保产业是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和环境协调的重要基础之一,21世纪,全球环保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上升,并逐渐形成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及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保护正面临多方面压力。环保产业的兴起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我国当前发展需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环保产业已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中央和地方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对环保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图1为2019年环保各领域企业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1],从图1可以看出,2019年被调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4%,明显高于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图1 被调查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019年)

图2为环保产业贡献率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情况[1]。从图中可以看出,环保产业营业收入与GDP的比值逐渐升高。环保产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从2004年到2019年上升了2.8%,环保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从开始的0.03%增长到了0.2%[1]。

河北省的环保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是全国发展环保产业较早的省份之一。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产业集中度低;三是综合竞争力弱;四是规模效益差等,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2020年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出台,河北省环保行业也将发展重点转移到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为河北省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二、河北省环境现状

雾霾污染在近几年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为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而没有加以重视的环境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慢慢显现出来,反而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京津冀地区是全国雾霾最严重的地区,严重雾霾期间,京津冀地区的二氧化氮浓度高于经典情景下的50倍以上[2]。基于这种问题,京津冀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河北省在2014年已经开始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因此在节能环保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但大体上还存在例如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产业超前性较差等方面的问题。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农村人数占总人数的77%。统计数据显示全省总人口为7,1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570万人,年生活用能消耗量为2492万吨标准煤。农宅冬季采暖消耗的不同种类能源数量为:煤炭1386.6万吨、薪柴213.8万吨、秸秆345.4万吨,冬季3个月的采暖占生活总用能比例为51.6%[3],由于供暖燃煤锅炉的效率低,燃煤质量低劣,使其用能的效率大大低于城市的供暖,造成的大气污染也相当严重,农村散煤污染是河北省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表1为京津冀京津冀雾霾污染物的主要组成。从表1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环保产业应该将重点放在引起雾霾污染物重要来源领域,如:化石能源密集行业(电力和钢铁等)、城镇工业制造业、农村民用散煤和秸秆的高效利用等。

三、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河北省农村地区、典型工业城镇和重点能耗领域的调查研究,河北省的环保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图2 环保产业贡献率及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效果

(1)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河北省环保产业在技术能力上与国内同行相比处于总体并行、局部领跑的态势,但在技术供给上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究其原因,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数理论与核心技术都缺乏原创性,环保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比较依赖技术领先的国家,关键设备和核心产品仍亟待提高,创新成果特别是支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应用基础研究不够。二是环保产业创新的超前性较差。多数环保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技术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且研发重点没有放在技术创新上,缺乏对产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以至于难以在竞争中取得对先进环保产业中的技术优势。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是影响企业研发积极性和创新超前性的重要因素。三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难。大量科技成果形成于科研机构,由于体制机制及配套政策等原因,难以在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鼓励创新的政策的缺少以及技术创新链的不完整性也对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投资回报机制不健全

环境保护项目普遍带有公益性特征,盈利能力不强,不同项目的投资回报机制和盈利渠道差异较大,往往不能依靠最终用户买单,部分项目对政府投资、付费和补贴依赖度较高,政府有限的财力制约了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缺乏环保投入切入点和投资回报信心,企业受利益驱动,不愿投资建设污染治理项目,致使一方面大量企业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政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不堪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费用的重负。造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发展滞后,运行和管理不善。一些领域如燃煤电力环保设施的运营对财政补贴高度依赖,随着我国补贴政策取向的变化,相关企业将面临盈利模式重大调整的难题。

(3)与省内优势领域相结合的环保激励政策缺失

河北省少煤少油少气,新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截至2021年5月底,河北省内发电装机容量9234万千瓦,其中:火电4291万千瓦,占比46.5%;水电150万千瓦,占比1.6%;风电2335万千瓦,占比25.3%;光伏2158万千瓦,占比23.4%。陆上风电技术可开发量约6300万千瓦,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技术可开发量约12200万千瓦。截至2020年底,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达4465万千瓦[4],占全社会装机44.6%,光伏、风电装机规模分别居全国第二、三位。

作为全国植树造林大省,河北省林业资源丰富,林业碳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特别是在河北省的张承坝上地区、太行山燕山、雄安新区等地域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效果尤为显著,每年完成造林绿化都在500万亩以上[5]。河北省也是环渤海的重要省份,全省大陆海岸线长487公里,管辖海域7227.76平方公里,海洋碳汇方面的工作主要涉及海草床碳汇。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共修复岸线17.3公里、滨海湿地1243公顷,促进了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和海洋碳汇能力提升。

虽然河北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森林碳汇方面走在国内的前列,但是至今,河北省在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碳汇方面,缺乏相对应的环保鼓励政策。

(4)面向公众的环保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全民的环保教育是河北省发展环保产业的重要一环,现在面向中小学开设的相关环保课程较少,小乡镇和偏远农村地区缺乏宣传环保知识的机制,应该允许环保组织进校园、进乡村,使广大的民众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有效减少当地民众和企业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出量和最终的处理量,使得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四、河北省环保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国情以及河北省当前的发展现状及其环保政策与优势条件,为河北省环保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地方环保产业的政策法规

环保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当地环保产业的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环保产业来说尤为重要,完善的政策法规对于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推动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作用[6]。河北省应在符合国家环保企业总体发展政策的同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省发展情况的政策法规。加强对企业的执法与监管力度,对好与坏的企业做到赏罚分明,淘汰污染高、产能低的落后企业,并使更多优质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重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

河北省政府应强化政府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当中的引导作用,强化绿色发展市场保障,在环保起步阶段给予一定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以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但引导并不是主导,在市场机制建立起来后,河北省政府便要退出,进而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样既有利于政府与企业的发展,也能避免很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政府还要充分发挥环保产业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充分释放市场发展活力。

(3)增强环保技术研发

环保技术的研发对于环保产业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河北省政府应加大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加强企业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企业自主研发的能力。同时,围绕河北省环保重点、热点问题展开针对性研究,着重加强对重点领域及关键技术的突破,以此来带动其他领域的发展。

(4)发展河北省特色环保产业

在发展环保产业时,要结合本省优势,发展利于自身成长的环保产业类型。河北省拥有诸多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还拥有冬奥会场馆冰雪文化优势。因此,河北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先发展冰雪旅游、森林康养等既能体现河北省优势,又能实现经济增长的特色环保产业。

(5)积极投入碳市场,鼓励环保产业的碳金融创新

在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背景下,河北省的环保产业也要积极投入全省的碳减排。碳金融是我国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碳市场自从启动以来,交易量稳步增长,交易市场运行平稳,我国碳市场无疑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碳排放权在以后将会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而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规定,企业碳配额的5%,可以用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而CCER来源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碳汇项目。河北省环保产业可以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和碳汇项目开发CCER减排量,在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另外,河北省环保领域也可以在碳融资和碳支持等碳金融领域做一些创新,为河北省环保产业争取额外的资金支持,促进环保领域健康快速地发展。

(6)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环保意识是引导人们环保行为的内在原因,公众的环保意识水平将直接影响环保产业的发展,省政府首先应健全环保宣教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各中小学及高等院校的环保教育工作。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宣教模式,结合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采用不同形式的宣教活动来吸引公众参与。政府还应对群众进行引导,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全民参与到宣教活动中来,这对环保宣教工作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河北省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七中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幼儿园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