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封校期间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疏导机制研究
——以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07赵晓东韩玉荣

山西青年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防控心理健康

宋 开 赵晓东 韩玉荣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109

新冠肺炎疫情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给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教育领域也不免受到极大的影响。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20年2月10日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工作若干事项的通知》指出:做好“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组织部署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因地制宜组织教师开展在线教学,明确授课内容、课程安排、授课组织形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青少年身心健康,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适量和教学时长的适当[2],以保证学校正常教学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互不耽误。随着疫情反弹及内蒙古地区确诊患者的再度出现,使得原本已经放松的疫情防控形势再度抓紧,为了避免因人员流动增加防疫难度,不少高校都积极采取封校措施,以保障学生的安全。但也因此导致学生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采取积极地心理健康疏导机制是非常关键的。

一、疫情封校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概况

疫情封校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有以下几类:

(一)焦虑、紧张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已经让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一定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在没有被“禁足”的情况下,他们尚可通过外出聚会、逛街、看电影等方式去释放身心压力,排除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因疫情原因封校后该途径被彻底堵死,可供排解压力的娱乐途径有限,再加上校内若出现密切接触者还将会引起一部分同学的恐慌,一定程度上将会增加他们的紧张、焦虑情绪。

(二)漠视、不关注

另有一部分同学总是异想天开,觉得疫情离自己很远,即便是身边出现了密切接触者也不以为意,仍然我行我素、侥幸行事,这样的心态对于疫情防控是极为不利的。

(三)极端问题的出现

因疫情原因封校使得部分学生心理状况本就不稳定,再加上各种信息获取、推送更为便捷,进一步引发学生对于学校是否会成为疫情地的担忧,使得学生产生逃离学校的想法。另外,由于教师出入校门相对于学生更为便捷,部分学生认为不公平,因此便会出现逃课、逃学、私自翻墙离校等行为,以此来对抗学校的封校措施,如若干预不及时将会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

(四)就业压力增加引发的心理问题

相对于毕业生而言,因受到疫情的影响,某些企业会出现停工、停产现象,这将缩减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进而减少员工招聘,使得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若因疫情加重而封校,会使很多学生不能参加现场招聘会,同样会使他们丧失获取工作的机会,时间一长学生便会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地就业,进而导致他们盲目的投递个人简历,但若是得不到回应,或者无法获取心仪单位的录用通知后心情便会更加的焦躁。当代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若就业竞争压力得不到排解,便会使他们出现恐慌、烦躁、自卑等心理,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校引起重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对学生多进行引导[3]。

二、封校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为调查因疫情原因封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笔者于2021年11月11日运用自编的《疫情封校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于本校学生进行无差别网络调查,以第一手数据分析当下封校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网络调查共回收问卷918份,去除无效问卷24份,得到有效问卷894份。894份问卷中女生答513份,占总体57.38%;参与调查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分别占总体的42.73%、22.60%、23.94% 和 10.74%。由此可见女生相较于男生对于疫情形式及封校管理更为在意,大一学生相比于其他年级学生也更为关注封校管理。究其原因是女生相比与男生更为心细,更关注周围环境变化;而大一学生刚刚离开家庭踏足陌生校园,对于校园环境比较敏感,所以会更加关注封校管理。

(一)疫情封校期间学生心理压力总体表现

从问卷题目(疫情封校期间我无缘无故感到疲乏,疫情封校期间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疫情封校期间稍有一点不顺心就会生气)的调查问题反馈结果综合来看,疫情封校还是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从疫情封校期间,哪些方面会让您感到有压力的反馈结果来看:无法外出、娱乐活动匮乏是疫情封校期间学生心理压力增加的主要来源。(见表1)

表1 疫情封校期间学生心理压力总体表现

(二)疫情封校期间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及自我调节

当受调查的学生被问道因疫情封校后心理健康问题对生活有影响吗,超过六成的同学回答受到了影响,且超过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疫情封校后的心理压力对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可见,由于疫情封校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已经足够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见表2)

表2 疫情封校后心理健康问题对生活的影响

在疫情封校期间,当同学们的心情持续低落时,觉得自己心理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时,不同的同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去积极改善心态。总体来看,在疫情封校期间心理有压力时,大部分同学都会积极地去调节,缓解心理压力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见表3)

表3 封校期间学生心理压力自我调节

(三)封校期间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疏导情况

疫情期间不同学生对心理健康咨询持不同的态度,72.37%的同学认为很正常,0.78%的同学认为很丢人,19.24%的同学没有感觉,另有7.61%的同学觉得没有咨询的必要。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对于心理健康咨询还是很认可的,且同学们可接受不同类型的心理疏导,25.39%的同学愿意接受线上心理咨询,16.39%的同学愿意去心理中心咨询,19.49%的同学需要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17.07%的同学想要参加线上心理讲座,还有21.66的同学则愿意接受心理视频资源推送。

三、疫情封校期间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

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疫情封校期间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合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如下措施对学生因疫情封校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一)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疫情的突然加重、学校的封校措施不同程度的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那么此时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就有责任和义务给学生进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讲解,例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学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规章制度等,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校采取封校措施的目的和意义。积极教育并引导学生主动、如实报告必要的外出活动轨迹和日常体温监测等信息。针对学生瞒报、谎报等情况首先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瞒报谎报的后果之后再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处理,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4]。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教育并引导学生珍爱生命、重视身体健康,特别是在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中,要把白衣天使、解放军、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的大爱、大牺牲、大奉献,作为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正确认识生命本质的生动教材[5]。

(二)加强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疫情封校后学生们心理压力来源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娱乐活动的匮乏。就目前而言,封校之后学生娱乐活动主要就是宅在宿舍里面打游戏、刷短视频、看电影等,很少有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操场锻炼或者自行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早在2020年5月,《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积极有序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对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免疫力、疏导心理焦虑,实现体育与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卫生习惯,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求学生每天要锻炼一小时[6]。因此,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性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转移学生注意力、缓解其焦虑情绪、释放其自身压力,同时也是对《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的一种贯彻落实。

(三)建立多级联动反馈机制

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建立好班级心育委员、班主任、学生办公室主任、院系党总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院校领导这五层联动反馈机制。班级心育委员去了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情绪波动状况,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班主任;班主任根据心育委员报告情况积极开展调查工作,针对问题学生及时开展思想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并及时反馈到学办主任处;学办主任结合班主任心理辅导情况适时联系心理健康中心的专职教师对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干预,同时建立这些“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疏导的台账,对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或心理健康干预效果作用不明显的学生要及时报告院系党总支书记;党总支书记总体把控全院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学生责成学办主任或班主任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要时可让学生休学治疗,最终将相关情况及时汇报分管学生工作院校领导;院领导整体把控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对问题学生的处置心中有数,同时积极指导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实行多级联动反馈机制,信息及时沟通、反馈,压实各方责任,可保障学生在校期间不出现大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准判疫情、及时解除封校

在我们本次的调查问卷中设置了“长期封校不出门您的感受是什么”这一问题,学生的反馈结果显示13.1%的同学觉得很无聊不知道如何有效的打发时间,30.8%的同学每天过得很充实时间安排合理,4.9%的同学感觉烦躁憋闷,51.2%的同学则期待学校能赶紧解除封闭。由此可见,学生们对于解除封校状态的需求是十分的迫切。因此,结合国内、区内疫情防控形势准确判断疫情发展趋势,在不违背教育部门对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的情况下,及时解除封校状态对于缓解封校期间学生焦虑、紧张情绪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五)加强入学心理健康筛查反馈跟踪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入学后由学生工作处、团委心理健康中心针对全体大一新生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开展一次集中性的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对问题学生进行建档并反馈到对应的系开展心理健康干预工作。通过各系反馈的干预结果再次甄别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级,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总台账,长期跟踪反馈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心理健康等级。同时每年针对全校学生开展春秋两次心理健康筛查工作,及时更新问题学生台账信息,掌控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六)开展多种形式心理健康疏导

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学生释放压力、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的作用非常巨大。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每年5月份都是心理文化月,开展了“你笑起来真美”微笑展大赛、“用我的声音展现我的魅力”心理配音大赛、“心”树洞、心灵长廊讲解、“走向心灵”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除此之外,在平时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部)、团委还会举行心育委员精英训练营素质拓展活动、线上心理健康课堂、线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春雨讲堂”等活动。在本次疫情封校期间举办的线上“大家‘疫’起来解压”防疫心理专题讲座给同学们带来实用的解压方法,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由疫情封校给同学们带来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被父母亲戚宠溺且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砺,心理承受能力很有限,封校对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采取合适的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同时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方面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防控心理健康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在防控“火线”践行初心使命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