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书院联盟发展研究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6-07李晓兵楚玉保

山西青年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共生书院院校

李晓兵 楚玉保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朝前不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已经成为常态。一流职业本科教育建设目标的提出,对于引导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强化立德树人的作用,实现职业本科教育学生培养质量具有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传统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21世纪高职院校的新发展。书院制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蓬勃发展,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能够在此平台互动交流[1],这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目前,书院制改革如火如荼,高职院校书院建设目前面临着实体化发展还是融合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推动高职院校书院联盟成为适应新环境的必然选择。

一、高职院校书院联盟的时代诉求

(一)推动高职院校书院联盟是适应一流职业本科建设的切入点

高职院校职业本科教育的一流建设和职业本科学生培养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学生的管理和培养能力做支撑,聚焦书院对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成为高职院校提升自治水平,学生提升三自水平的基础和关键。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能力的提升是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对书院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2]。

书院联盟是搭建书院共同发展平台的积极表现,借助高职院校书院发展共同体,书院能够有效地对自身管理能力进行自我审视,也能够学习其他书院的先进管理经验,提升活动成效,也能在书院探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发展。书院联盟实质上变成了各书院进行自我学习和经验交流的平台,对于更好地推动各书院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推动高职院校书院联盟是健全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建设的支撑点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到“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3]”。为全面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发展,发挥高校发挥每一面墙的育人功能,对此,各高职院校都积极推动大学生“一站式”学生社区,引导学生在社区内围绕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形成“教育—管理—服务”的生活学习一体圈。而书院目前就是依托公寓,设立在学生社区内,并且各书院联盟,更能集中国古代书院制之师傅育人方式和西方大学宿舍制之朋辈辅导方式于一身,其具备的学生管理和育人培养方式,能够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模式提供支撑点,利用书院文化熏陶学生社区,利用书院五育活动打造社区培养人才高低,利用书院导师制推进名师下沉社区,从而对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牢固立德树人根基。

(三)推动高职院校书院联盟是实现书院互动共生的落脚点

在高职院校书院五育育人系统之中,书院作为管理主体并不是孤立和封闭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和互惠互利的。目前,高职院校书院建设中呈现着一种单元发展、互相隔离的状态,并不利于书院更好地履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职责。以创建高职院校书院联盟为手段,能够有效地搭建起高职院校书院互动共生的载体,改变书院孤立和封闭发展的现状,打通书院各要素互动共生发展的内在通道,实现各书院学生、导师和功能房的互联、互通和互动,为高职院校书院的学生五育培养活动、制度规划、管理模式的联动性提供有力的保障,协助各书院往更加有韵味的文化、更加有效率的管理、更加有水平的育人方式发展。

二、高职院校书院共同发展概况——以深职院为例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所全日制专科院校,自2013年起,由学工部牵头开展书院制建设,并进行一站式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深职院改变传统的院系学生管理模式,将学生统一居住的楼栋区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单位,把相近或相邻的楼栋命名为具有专业特点的“书院”。2019年10月,深职院被教育部遴选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10所高校首批试点之一。2013年,以电信学院为依托的嵩理书院和以医护学院为依托的杏林书院率先成立,经过2~3年的探索,为全面落实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工作,将全校师生纳入书院。经过多年实践期,截至目前,深职院已先后成立十大书院(如表1),其中4个书院于2020年成立,成立时间短,可见学校书院仍需加快发展步伐。

表1 深职院十大书院

深职院在探索书院建设的8年中,秉持“寓教育于生活”的教育理念,积累丰富经验,包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布局,优化书院资源配置;形成以学工牵头、双院协同、学生组织自治的书院管理工作体系[4];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高地;完善人员配置,利用导师制、朋辈引领的师生互动式的指导方式;搭建第二、三课堂载体,推进五育并举的书院实践、文化、资助、心理的学生活动[5]。十大学院目前都确立起书院文化、组织框架和导师制等,但由于筹备时长、占地面积和设立时间等不同,各书院在共同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有些书院占地面积小,生活设施不完备;书院与学院在职责划分、教育功能和学生管理上难协同;书院学生活动尽管百花齐放,但是内容雷同,参与者单一[6]。

因此,如何促进各大书院扬长避短,从而共同发展?如嵩理书院、水木书院、日新书院同属一校区,可加强合作,联动打造中华文化通识课程,共享课程、导师和空间资源,从而达到优势互补,互动共生。依托各校区成立校区书院工作室,从而联动组成书院联盟,是高职院校书院突破局限发展的必经之路。

三、高职院校书院联盟发展的现实困境

从共生理论视角下对高职院校书院联盟发展的实践发展进行审视发现,其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现实困境。

(一)共生单元中互动主体意识有待增强

在书院联盟中,每个书院主体都是一个独立的共生单元,而共生单元中还涵盖基础设备、人员和信息要素等。然而目前作为共生单元的书院主体参与本院校书院合体发展的意识有待提高。部分书院未真正意识到书院联盟发展对推动学生三自发展、适应高职院校职业本科发展要求和稳定实现一站式学生社区新型管理模式的重要价值。各书院互动主体意识的淡薄,难以让各书院在联盟发展的愿景上形成一致性认识,进而在共同目标的感召下采取共同的行动,从而落实高职院校书院发展共同发展。

(二)共生关系中互动协同模式有待完善

共生关系是基于共生单元间的相互支持、合作共生、共同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关系,实现共生单元共同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涵盖稳定共生关系的建立。共生关系中互动模式的形态影响和决定着高职院校书院联盟发展的实际运作状态和效果。从书院之间的联动来看,联盟存在着“各自为营,互不相关”的现象。尽管个别书院进行协同互动只是一种分散性的互动,即高职院校之间的书院协同发展只局限在部分人员、学生活动等共生单元之间,未能真正形成以通识课程和导师制为中心的实质性互动协同模式。这种单一化的互动模式,未能真正地推动书院内涵式发展[7]。

(三)共生环境中协同平台有待优化

在高职院校书院联盟发展中,高职院校重视统合协同发展。而目前联盟还未有国家和学校的具体政策保障,也无社会的其他支持,同时各书院因各自依托的学院而形成的文化不尽相同,从而使其共生环境不够理想,外部环境保障乏力。

四、高职院校书院联盟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合作共生的发展意识,加强共生单元的自身建设

坚持共生发展理念,互动协助。高职院校书院共同发展离不开各书院共生元素的共生发展,而各要素的联动也离不开一站式社区这个平台,彼此应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发展理念,各书院应发挥潜在优势,互联互通,产生1+1+1>3的效果。而共生发展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方式,通过共同发展把自身优势与其他单元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最大效能,共同提高书院核心竞争力,实现多赢。

(二)推进互惠共生机制,完善共生发展模式

共生机制需共生单元多方的系列切实可行的配套管理方案和互相激励共赢机制,才能更好地实行对称性发展。一是健全联盟组织机制。灵活高效的组织机制是保证项目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各书院应进一步明确职能,设立联盟管理制度,对接相关工作,与机构和负责人保持内外紧密联系,使在联盟会议中出现的合作意向有具体可行的合作机制,做到层层有人重视和管理,推动组织规范化和有序化;二是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书院借助联盟平台建立成果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要对其所需的硬软件设施实现共建共享。例如,功能房、通识课程、导师和经费等。在成熟的成果共享机制下,书院之间的能量分配会呈对称性提高趋势,共同发展意识不断加强,共生作用明显,最终走向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

(三)共育协同发展平台,优化共生环境

通过加强规划、项目、平台建设,优化高职院校书院共同发展环境。一是规划建设。首先做好制度建设,提供支持政策,充分考虑到其法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促进书院共同发展制度化。高职院校做好对书院建设方面的规划建设,分阶段制定详细的共同发展计划。例如,3年、5年或者10年计划等,通过这些短中长期的合作规划能够为书院共同发展制定合作方案提供方向和新的合作动力。二是项目建设。项目实施是维持书院共同发展的保障,打造涉及各书院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三是平台建设,书院联盟、书院学会、书院年会等平台的建设,对于增强高职院校书院发展动力起到重要作用,有利于优化共生环境,增强高职院校书院共同发展的凝聚力。可开发资源信息共享协同平台,逐步形成便利的信息渠道,推动各大书院的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优化功能房、课程、导师等资源配置,从而提升书院建设成果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共生书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朵云书院黄岩店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