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的省域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2022-05-30孙婉云

商场现代化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区块链吉林省

摘 要:随着数字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依托数字科学实现数字经济崛起成为地方发展转型的关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数字技术,为明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进行论述。研究结果显示:“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字经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效能的提升,对于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推进新发展理念下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路径则体现在:弥补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区域协同;创新产业新形态,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提升人才素质;推动政策及法律完善,提升数字经济氛围四方面。对于吉林省而言,随着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渐趋成熟,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理念将逐步形成,继而促进稳定的数字经济格局建立。

关键词: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吉林省

引言:数字经济是数字智能时代的重要经济形式,新发展阶段下,面临传统产业升级、传统经济形式效能优化的历史节点期,以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高质量融合为主线,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传统产业的发展赋能的同时培育新兴业态,继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十四五”时期国家的重要任务。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有力抓手,但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因而对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关系和实现途径的把握不到位,这也是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阻碍。吉林省作为重要的工业省份,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占比较高,在党的十八大后,省内加快推进“数字吉林”建设,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数字产业的发展制定了诸如《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扶持省内科学技术创新中心和相关企业,为国内大型数字科技企业在本地落户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环境并取得了相应成效。步入“十四五”,吉林省数字经济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创新技术对实体经济的全面支持和提升缺乏可行路径。在此背景下,本文将着重分析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科学技术对数字经济的促进机理,总结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实现省域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提供可行路径,对于提高数字经济水平,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经济的特征

作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兴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关键特征可以概括为如下三点:

第一,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虚拟化特征显著。全球数字化浪潮影响下,数据信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商业生产经营乃至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资源,数据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其伴随着人类社会各类活动的进行而不断产生,主要类型包括行为数据、交易数据、来往数据,虽然记述着人类社会的生产、销售、流通、消费、投资等各种经济活动,但其主要存储形式是各类智能终端和软件平台,这也决定了数据经济的虚拟化。

第二,生产关系互联网化。数字科学技术带来了互联网思维方式,互联网是数字经济的载体,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采集、分析、利用是数字经济运行的基础。互联网强调信息共享和无界联通,反映在数字经济上便是生产关系的重构。

第三,生产力大幅提升。相比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生产力而言,数字经济生产力获得了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数字科技对数据处理能力的大规模提升,通过数字技术+算法驱动可以在各领域实现数字仿真、构建知识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实现跨界创新的同时减少了生产成本,实现生产力大幅提升。

二、“区块链+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的促进机理

1.区块链与人工智能概述

區块链和人工智能被称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时代,其中区块链是由中本聪最先提出的用于储存信息的分布式条块,也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最初用在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交易中。人工智能则是基于机器人深度学习带来的有关知识与信息的集合。区块链强调协同与合作精神,而人工智能则依赖于数据社会化带来发展的契机,人工智能可以在公有链之中进行大数据“孵化”;不同互联网公司依照自身的需求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来运行其人工智能,这也为“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契机,二者的结合也使得数字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多可能性。

2.“区块链+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的促进机理分析

(1) 数字产业化

“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数字产业化形成,即以信息通信产业(包括电信业、软件业等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为核心的产业形态)发展,继而推动数字经济形成。比如,区块链应用中的分布式网络、非对称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及去中心化等能够在数字货币、供应链协调、质量追溯、电子政务、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实现全面应用,通过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机制实现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全面数字化、机器化,继而形成更加全面的数字产业链,支撑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

(2) 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 即运用数字理念和方法对传统产业进行创新改造,实现生产规模和效率的提升,由此新增的价值产出形成数字经济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转型;二是加大对传统技术的渗透率,不断催生新业态。比如在服务业领域,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实现智慧旅游、智慧康养,提高产业经济附加值,在流通和消费领域,则实现智慧物流、数字金融、互联网平台经济以及共享经济,实现了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经济形式进入传统产业并实现对落后生产资源的迭代与替换。

(3) 数字化治理

“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治理模式的创新,通过发挥其技术的渗透作用,扩大在政府机构、行政事业单位等经济社会各领域综合部门等应用,通过政府管理与社会治理完善治理能力的提升,拓宽数字经济参与产业发展的新途径。现阶段,使用AI机器人运用区块链的治理架构,为数字政府治理提供包括分布式的数据确权认定、完整性保护、隐私保护和共享共治等基础数据,最终形成在司法存证、身份识别、业务协同办理等领域的创新,提高数技术与治理经济的结合,创新数字经济组成,同样是实现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且不充分

通过对数字科学技术应用及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现阶段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关联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平衡呢、不充分的问题。一方面,省内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城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尚有较大差距。如在5G商用方面,基站建设仍未全面覆盖各个乡村,在构建大数据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短板。另一方面,数字信息引领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更新程度不足,高速宽带网络等传统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陈旧,改造升级滞后,而在工业互联网及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存在建设不充分的问题,如2021年全省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较上年增长45%,网民用户总数与单个流量需求双增的背景下能够提升网络运行速度达到10M/s以上,但大部分居民的实际网速仅为1.5M/s,表现出支持信息通信的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的问题。

2.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

受区位因素、数据资产开发水平和数字资源应用水平的多方面影响,吉林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滞后,表现在统一协调的技术平台和信息系统应用不足,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工商业数据链路尚未形成完备机制,各部门间数据资源的应用壁垒较大,导致数据驱动的产业发展仅停留在有限方面,如产品营销、风险控制等,这与现代数字经济应用数据分析推动规模化生产并实现价值增值的要求相去甚远。此外,在产业链业务协同方面,由于不同企业数字鸿沟现象明显导致自身价值难以完全实现,虽然部分龙头企业现已具备现代数字产业生态集群运作,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数字生态意识,数字化转型意愿不足,导致数字技术的全面推进受到阻碍。

3.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人才缺乏

进入到互联网4.0时代后,核心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掣肘。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最新一代数字应用缺乏本地实践和推广,在生产中普遍使用国际通用标准,缺乏本土化开发和创新。人才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融合了多种新兴领域与新兴技术,对综合性及专业性人才需求较大,吉林省作为东北人口流出省份之一,在现代ICT人才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能够满足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要求的专业性人才缺乏,这也是本地数字科学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滞后的重要原因。

4.法律法规与体制机制仍待完善

现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强调数据开放共享,而受到传统政府治理观念的影响,部分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利益本位思想,倾向于将数据当作本地资源或部门私有,信息数据跨部门、跨区域流动的水平较低,特别是工商业部门不同企业采取的业务框架和系统不同,出现数据孤岛的现象导致政府和市场间缺乏信任机制,数据资源开发与利用面临双方权责边界模糊、数据安全治理和数据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多重问题的困扰。虽然现阶段吉林省公布了《吉林省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管理办法》但仅局限于公共数据资源整合及共享应用层面,对于社会层面的市场及产业发展而言缺乏明确的治理法规与体制机制,这也是导致新型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经济形式全面创新出现问题与不足的关键。

四、“区块链+人工智能”下的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1.弥补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区域协同

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都是互联网4.0时代的重要技术创新,二者在技术层面的显著特性对于弥补传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吉林地区实现优势逆袭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依托分布式共识技术,具有价值唯一性特点,能够基于使用场景构建合理的产业经济发展体系。比如以农业机器人为先导,将区块链技术融入第一产业,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构建全流程可控的数字化农业产业链,凭借区块链技术底层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分布式共享特性,在有限的基础设施投入下便可以实现更广阔的数字应用,由此可以推动传统观念农业的数字化转型。而在第二产业方面,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本较高,不同企业受到资金实力差异的影响而无法全面实现互联,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成本低、作用范围广的特点,比如加强密钥管理可以完善工业互联网组织,加强在工业监控及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处于区块链体系中的产品可以实现敏捷管理,减少传统基础设施的投入,实现数字经济成效扩张。

2.创新产业新形态,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水平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足的关键在于数字资源和数据资产的应用缺乏,而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背景下,数据资源的收集、整合与共享将形成新机制,对于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应用将实现对数据所有权的确权,继而解决物理世界物品唯一性和数字世界中复制边际成本为零的矛盾,形成现实世界产品到数字世界的映射问题,基于此可以实现价值的顺利转移。在实践中,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整合带来数字资产可信流转的新业态如元宇宙(游戏社交、旅游购物中的虚拟IP产業)以及NFT非同质化通证技术,在创新传统文化交易与数字交易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在区块链为主导的现代数据资源应用及共享机制下,传统产业的数据集成水平得以提升,以数据为核心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可能,继而为实现数字经济奠定稳定基础。

3.强化数字技术创新,提升人才素质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作为数字互联网时代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技术,能够倒逼产业进步和技术发展,同时催生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省域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传统侧重于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学科型人才培养方式无法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更无法适应多变的产业市场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产业形态下职能型人才向技能型人才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价值。比如通过促进校企合作,形成囊括“基础课程+综合应用+提高设计+自主创新”于一体的创新课程体系。比如“云大物智”相关专业可设置现代互联网基础知识课、大数据物联网案例实践课、程序设计开发课和自主开发课,形成背靠成熟产业(企业),利用基础理论和实验观摩经验,充分发挥自主创造能力深化专业知识应用的学科能力,学生在学习并获得技术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可以转而促进本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4.推动政策及法律完善,提升数字经济氛围

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相应形成,现阶段国家层面已有针对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的相关制度,但吉林省尚未出台全面政策予以支持。随着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完善化,适应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以及防止数据资产滥用的法律法规将逐步制定完善,对于在现实层面推动数字经济产业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数字经济体系在省域内的转型升级形成稳定保障,是数字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竞争优势建立的关键和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宋旭光,何佳佳,左马华青.数字产业化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机制与路径[J].改革,2022(06):76-90.

[2]高玲.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探索[J].技术与市场,2022,29(05):191-192.

[3]翟斌.数字经济背景下无锡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2(07):18-20.

[4]陆岷峰.新格局下强化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22(01):82-91.

[5]廖锐.区块链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15):19-21.

[6]张致远,陈宝利.基于“区块链+大数据”视角下的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02): 48-54.

[7]罗以洪.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ICT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9(12):122-132.

[8]汤蕴懿,李方卓,梁伟豪.数字经济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理论逻辑、政策过程及推进路径[J/OL].上海商学院学报:1-14[2022-07-08].

作者简介:孙婉云(1994- ),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区块链吉林省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
“区块链”的苟且、诗和远方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