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2022-05-30吴丽燕

师道·教研 2022年8期
关键词:导图习作作文

吴丽燕

在语文习作课中,思维导图是通过颜色、脉络的梳理等方法将其归类为图象,通过图片来扩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写作技能。在课堂上,它可以辅助教师进行习作教学,让学生有一种直观的感受,进而提升他们的思考和学习的水平。如果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锻炼其写作的思考能力,增强其信心,进而提升其写作的效果。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教学

作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小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在作文中遭遇“无话可说”和“逻辑混乱”等问题。而在传统的习作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方法往往是单一化,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其无法提高学生的习作学习效果。时间一长,教师就会丧失自信,教学工作也会愈加低效。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记得我给五年级学生上的一篇习作《介绍一种物品》时,一开始,同学们认为没有什么可以做介绍。后来,我使用了思维导图,详细地分析和铺陈了整个作文的过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喜欢的东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并在上面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习作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实现。因此,在小学语文习作课中运用思维导图,既能解决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又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还能有效地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从而达到让学生有自己想要说、想要写作的目标。

二、利用思维导图来解析问题,明确习作方向

柏拉图曾经说过,“思考是心灵的对话”。如今,很多学生可以在写作前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一旦提笔写作,就会觉得无处下笔。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在动笔之前的思考能力。而思维导图刚好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删除、添加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学生们就可以开始写文章了。写作思路清晰了,文章就会更有条理,更有逻辑性。这时候写作就很简单了,因为有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内容,一篇文章就可以很轻松地完成了。

三、利用思维导图来创设习作情景,以提高学生的學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在小学语文的传统教学中,“思”与“感”是最为欠缺的。在小学语文习作课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和思维导图,创设出符合小学生生活习惯的情景,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让传统的写作课充满生机。就拿部编版三年级的习作《我的植物朋友》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花的特点”来描绘思维导图,并将与“花”有关的“颜色”和“形状”等词语让学生标出来,使其在头脑中形成对应的思维导图,减少了对写作练习的紧张和焦虑,使其在习作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效果。

四、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积累学习材料

正所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选择合适的素材是语文习作的重要内容,合适的素材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写作水平,而恰当地运用好素材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积累的词语,积极地收集相关的词汇充实教材,从而促进学生在习作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生活素材应用于自己的作文中。例如,在教授“我最喜欢的一个人”这个小练笔时,我会让同学们用简单的文字来形容他们所喜欢的人,然后利用思维导图将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总结,最后把他们大概的思想和要点都写出来,学生也得到更多的机会去选择。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习作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将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总结。这样不仅丰富了主题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逻辑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对问题的解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可视化习作教学探索”(编号:2020ZQJK042)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导图习作作文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